輕鬆搞定“奇葩”案件的壯家美女法官

“我們這位女法官能力很強,一下當居委會大媽,一下當心理諮詢師,一下又變成潑婦,上次開庭我都怕她跟當事人吵起來……”當著韋秋桂法官的面,廣西柳州市柳城縣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柳城法院”)太平人民法庭庭長蘭韋兵法官打趣地對記者說。聽到這些,韋秋桂法官一點也不惱,只是不好意思地笑了。蘭韋兵的話雖有點調侃意味,卻也道出了韋秋桂工作的日常。

韋秋桂是柳城法院民事審判一庭的審判員,也是一位壯漢雙語法官,主要負責除商事、家事之外的民事訴訟案件,比如排除妨害糾紛、民間借貸糾紛、侵權責任糾紛、財產損壞賠償糾紛等,雖不是什麼大案要案,但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要與形形色色的當事人打交道,想達到定紛止爭的目的,就要在辦案的過程中扮演各種角色,有時要像居委會大媽那樣給原被告雙方說和、調解,有時要像心理諮詢師那樣對當事人進行心理疏導,對一些無理取鬧的當事人,還要拿出法官的威嚴。


輕鬆搞定“奇葩”案件的壯家美女法官

韋秋桂在柳城縣大埔鎮正殿村民委雷碑屯向當事人瞭解情況

一次火藥味十足的現場勘察


近日,記者跟隨韋秋桂及書記員龔著英、法警韋雲恆赴柳城縣大埔鎮正殿村民委雷碑屯處理一起土地糾紛。原告訴請法院判決被告歸還土地。

為調查該地塊的位置、面積等情況、瞭解雙方矛盾的根源,韋秋桂一行來到雙方存在爭議的地塊進行勘察,並嘗試進行調解。


輕鬆搞定“奇葩”案件的壯家美女法官

韋秋桂在柳城縣大埔鎮正殿村民委雷碑屯勘察現場


當天下午,室外溫度逼近40度,雙方各執一詞、劍拔弩張,韋秋桂他們一邊頭頂烈日測量土地、拍攝照片,一邊還要平息雙方當事人心中的怒火、向村支書等相關各方瞭解情況。

被告人韋老漢情緒激動,不停地向韋秋桂訴苦、喊冤,原告見狀也激動起來,現場火藥味十足。

在交流的過程中,韋秋桂發現韋老漢會講壯語,便用壯語耐心地向他解釋此行的目的,安撫他的情緒,同時表示,一定會公平公正地處理此事。她發現韋老漢的愛人是個通情達理之人,便試著通過她做調解工作。


輕鬆搞定“奇葩”案件的壯家美女法官

韋秋桂在柳城縣大埔鎮正殿村民委雷碑屯做調解


1個多小時後,現場勘察和調解告一段落,韋秋桂一行啟程返回柳城法院。回到辦公室的他們顧不得換去被汗水浸透的溼衣,洗了把臉就又投入工作,他們要繪製土地平面圖、補充勘察筆錄,如果該案無法調解,開庭時這些資料將作為證據在庭上出示。

也許是韋秋桂苦口婆心的勸解起了作用,當晚,她接到韋老漢愛人的電話,對方表示已把爭議土地上的芭蕉樹清除,土地將歸還原告。拿回土地的原告則到法院撤訴。這起土地糾紛就這樣得到了解決。


一項不可或缺的職業技能


像上述案件這樣火藥味十足的調解現場一般人敬而遠之,但這是韋秋桂工作中經常面對的場景。面對水火不容、針鋒相對的雙方當事人,法官要保持冷靜和理性,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抽絲剝繭、明辨是非,找到調解的切入點,這既費腦力又費精力。

“特別是在農村,如果語言不通,難度係數更上一個層次。”韋秋桂深有感觸地說,在柳城法院,涉及農村的案件佔總案件數的一半以上,其中需要使用壯語、桂柳話等本地語言的佔大部分。

“老百姓對法律的認知和理解有限,在不能理解、甚至聽不懂你在說什麼的時候,他不信任你,人在不信任之下就會啟動自身防禦系統,對什麼都抗拒不配合,這會讓法律程序無法完成、當事人的訴請無法得到表達、事實無法查明,即便最後案子結了,也很難達到定紛止爭的效果,還可能引發其他矛盾。”因此,說群眾聽得懂的話,在韋秋桂看來是化解矛盾的基礎,也是一項必備的職業技能。

韋秋桂來自柳城縣農村,從小講壯話的她不僅不忌諱自己說普通話有點“夾壯”這件事,還讓讀幼兒園的女兒學說壯語。

“因為這就是我們的根啊,壯家妹哪有不會說壯話的道理。”韋秋桂說,“個人認為我們那時(夾壯)更多的是學校教育的原因,因為教育的標準不夠高,現在學校教育都已經很規範了,以後她學說普通話應該不會有障礙。”她認為,語言是一種文化的載體,也是一個民族的魅力所在,學說普通話是大勢所趨,但保護民族語言也很重要。

這種對母語的感情源於她在外省求學、工作的經歷。她大學時在湖南唸書,大學畢業後先後在廣州、北京工作了6年。在異鄉,同學、同事對壯族文化、語言的好奇,讓她產生了民族的自豪感,也體會到鄉音瞬間拉近人們距離的神奇效應,“少數民族群眾的情感,有時候還真的可以濃縮在一句方言裡”。

基於這樣的體會,在日常的審判工作中,她十分注重本地語言在工作實踐中的運用,也會留意柳城各個鄉鎮的語言、文化、風俗和禁忌。

去年12月,她和院裡的另外4位同事被自治區高院評為“壯漢雙語法官”。她為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而欣慰,更為我區對壯漢雙語法官培養工作的重視而高興。

“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韋秋桂說,“以後我們就有努力的目標和方向了。”她希望有關部門對法律術語、法律流程的壯語表達進行規範,建立健全壯漢雙語法官的培養和培訓機制。


一個投入大量精力的小案子


2011年11月進入柳城縣人民法院工作以來,韋秋桂先後在民二庭、立案庭、民一庭從事審判工作,2016年1月入選員額法官。

近3年來,她收案562件,結案466件。她承辦的案件不一定是最多的,但院裡的很多“奇葩”案件、疑難雜案最後都是她解決的。

“一個是非常重感情,一個是(辦案)非常有自己的一套,”和韋秋桂共事多年的法官助理梁小愛說,法官往往有許多相同的氣質,而這兩點是她最與眾不同的。

比如她處理的一個民間借貸糾紛就讓梁小愛印象深刻。該案的原告是一名女子,和被告曾是婚外戀關係,其訴請法院判決被告歸還5000元借款。

對於這種案情比較簡單、標的不大的案件,在無法調解的情況下法官一般按程序進行開庭,如果證據不足,就駁回起訴,證據充足,就支持原告訴求。

韋秋桂卻不按常理出牌,在深入瞭解案情後,她發現原告深深陷在與被告的感情糾葛之中無法自拔,其舉證的證據則不夠全面,於是她通過電話、短信、微信與原告進行溝通,又約原告到辦公室聊了好幾次,終於使原告放下執念,在撤訴的同時從這段關係中走了出來。

“案子從法律上來說沒有解決,但韋法官幫原告解開了心結。”梁小愛說,“她能體會到這個女孩子的不容易。”

雖是小案子,但為了幫助當事人,韋秋桂不惜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對於一些很“難搞”甚至胡攪蠻纏的當事人,她也有自己的應對之策。

輕鬆搞定“奇葩”案件的壯家美女法官

韋秋桂在鄧翠英訴鄧澤房案中庭審


“有些人自以為懂點法,老鑽法律的空子,而且他們可能也在其他法官那裡嚐到了點甜頭,遇到這種人我們也會按程序走,但韋法官會有辦法給他點教訓。”梁小愛說。

因為辦案“走心”,不少別人覺得難辦的案子,到她手裡大多都能順利解決。因為特別能體諒人,她帶的團隊凝聚力特別強(注:柳城法院以一名法官、一名法官助理和一名書記員為一個審判團隊),法官助理梁小愛、書記員龔著英都在工作中快速成長。

從辦案現場和同事口碑中,記者看到一個情商高、能力強、愛憎分明、剛柔並濟的女法官,而從她的朋友圈裡,記者則看到一個普通80後的喜怒哀樂。

同事執行給力,她會在朋友圈豎起大拇指:“一樣的現場,一樣的場景,不一樣的爭議,不一樣的法官,但都是為了同一個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徹底解決糾紛,為執行法官點贊!”

外出調查不忘曬曬美照:“活脫脫把美女曬成黑妹,太陽那麼辣”,配了張戴草帽圖,確實挺美;案卷堆得像小山,她吐槽:“這砸下來算誰的?算工傷沒”;工作排得滿滿當當,她忙裡偷閒賞彩霞,“早上開到一點,下午開到七點。看,夕陽無限好,晚霞滿天飄,嗯,真沁人心脾。”

在給被告送訴狀的過程中遇到阻撓,她還會開啟現場普法模式——“普法,普法,普法……如果你不幸成為被告,建議你一定要想方設法給法官聯繫到你,以便我們能將這些材料送達給你,你才可以提出你的抗辯,維護你合法權益。如果你一直避而不見,我們依照法定程序各種方式找不到你,那會最終以公告的方式送達,你將錯失開庭,也喪失提出你的辯解的權益。最後判決生效之後的履行階段,你可能將榮幸成為老賴。”

無論面對順境或逆境、開心或沮喪,她的言語和行動中總透露出對生活的激情和希望。(來源:廣西民族報/記者 韋穎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