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的銅陵龍潭肖村

▲圖:銅陵龍潭肖村

由於地處深山,古村落風貌獨特,保持較為完整,隨處可見的徽派建築影子,古色古香,也是該銅陵為數不多、整體保持較好、最值得保護的古村落之一。

來到龍潭肖村,一進入村落中間,映入眼簾的是被村民稱之為龍潭的水塘,兩畝左右,被四周房屋圍繞,各個時期的古民居圍繞著龍潭,依山而建。

村後有一處龍泉,與龍潭遙相呼應,泉水清涼甘甜,終年潺潺不息。四周的大山樹木茂盛,雲霧繚繞。

據銅陵縣誌和龍潭肖氏宗譜等資料記載,1465年,明朝憲宗年間,江西吉水地區鬧災荒,一位名叫肖鼎戴的年輕人帶著新婚妻子逃荒至此,發現這裡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個落腳的好地方,於是搭窩棚、種糧食,在此安家落戶,繁衍後代,逐漸形成一個有200多戶近千人口的村落。

▲圖:銅陵縣龍潭肖村

這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村莊,沿途周圍處處是裸露著的形態各異的岩石,村裡幾乎看不見田地和莊稼,由於地處山區,盛產竹木,一直以來這裡的村民都是享受林區糧食供應政策。

龍潭肖村由於地處偏遠,現在各朝代的古民居、道路、河流、古樹和整體風貌等都保存較為完整,是銅陵市為數不多、整體保存較好、最值得保護的古村落之一。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五團舊址就坐落在龍潭肖村,五團舊址建於民國初期,坐北朝南,呈“回”字型,依入口順序有下堂、天井及東西兩廊、上堂,佔地面積145.6平方米,建築面積241.84平方米。

▲圖:龍潭肖村新四軍五團舊址

1938年12月,新四軍第三支隊在副司令譚振林的率領下,奉命開赴銅(陵)繁(昌)抗日前線,三支隊老五團進駐銅陵,團部駐龍潭肖村,團部居住於此,該團所屬的一二三營房分別駐鳳凰山、金山衝、水龍山和三條衝一帶。

雖然目前外界對龍潭肖村瞭解不多,幾位近郊遊的市民,他們對這裡的人文和自然景觀讚不絕口,呼籲有關部門在保護好龍潭肖村古村落風貌的同時,加強旅遊宣傳,讓龍潭肖村走出“深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