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你敢這樣停車嗎?

每逢過節,很多人都會抱怨,沒有車位。這車實在是太難停了。

其實那是你不知道巴黎人民是如何停車的,用見縫插針來說一點不為過,

開車的人都知道,泊車難度最大的是路邊側方位停車。如果前後兩車之間的距離,只比你的車身多出一本雜誌的長度,不,一本書的長度,99%的人會放棄——但在巴黎,見到這種車位,一定會有人一臉驚喜地把自己的車塞進去。

不要再抱怨停車難了,在巴黎;沒有好的停車技術,你還是不要開車了。


春節期間,你敢這樣停車嗎?

車真的是開進去的嗎?

不不,它一定是“飛”進去的!

所以還是強烈建議遊客不要自駕出遊,在巴黎仍以搭乘公交工具為宜。”

巴黎旅遊局官網上,告誡大家開車慎入巴黎。在巴黎停車,既難且貴,有統計說,在巴黎找到一個車位的平均時間為20多分鐘。找到一個車位這麼費勁,難道因為車位小就不停車,接著再花幾十分鐘尋找下一個?

就是硬塞,巴黎人也要把車塞到車位裡。

看到巴黎街邊停的那些車,外地人無不感到困惑:他們是怎麼停進去的?

車與車之間的空隙,常常只有拳頭大小,在我們的經驗中,根本不可以把車開進去,除非像周星馳電影《功夫》裡那樣,用大力神掌平推進去。開出來也不可能,除非你把別的車硬頂開。


春節期間,你敢這樣停車嗎?

不光是巴黎的核心區,在大巴黎地區外圍的居民區,路邊上停的車也常常是首尾相接,看上去簡直密不透風,讓人驚歎不已。

何必挨這麼近?巴黎人這是在炫車技嗎?

當然不是,巴黎的車位實在是太緊張了,停近一些,無非是想多擠出一些車位。

看上去,巴黎人的停車水平簡直神乎其技,登上央視的《挑戰不可能》也不算過分。要不是觀摩過他們的泊車現場,再仔細看看他們的車,還真不好理解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操作。


春節期間,你敢這樣停車嗎?

一般而言,車位的長度超過車身長度1米半以上,普通人才敢側位停車;技術好些的,1米也沒問題。普通的自動泊車系統,也要留出1米多的空間,最先進的自動泊車系統,能做到60釐米左右——無論怎麼看,前後各一個拳頭甚至更小的距離,是不可能停進去的。

春節期間,你敢這樣停車嗎?

巴黎人的泊車水平確實是高,高就高在,他們不但敢往狹小的車位裡停,還不會對車造成大的損傷——對,沒有大的損傷。

側位停車,大家的套路都差不多,無非是找好角度把車倒進去。巴黎人顯然對倒車角度的精確性把握得不錯,否則,那麼小的車位根本不可能進去;巴黎人停車也有足夠的耐心,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四次;光有耐心也不行,實在進不去,就把後邊的車輕輕往後頂,再把前邊的車輕輕往前拱。


春節期間,你敢這樣停車嗎?

是不是覺得實在是“高”

春節期間,你敢這樣停車嗎?

有沒有顛覆你的泊車思維

保險扛可不是裝飾,就是用來蹭的

細看巴黎街頭的車,前後保險槓上帶傷的比比皆是,尤其是老些的車,漆面刮擦不算事兒,開裂破損也不稀罕。

春節期間,你敢這樣停車嗎?

可以用傷痕累累造句

看著這些傷痕累累的保險槓,你會對法系車的一些設計恍然大悟。比如我們熟悉的標緻307,前後保險槓上都有凸起的、粗大的黑色塑料飾條,原來以為是一種設計風格,到巴黎才知道這就是“防撞條”,專門應付刮擦磕碰的。


春節期間,你敢這樣停車嗎?

汽車的保險槓,本來就是“汽車前後端保護裝置”,主要作用是在發生輕度碰撞時,保護車燈、翼子板、散熱器等部件不受損傷。從這個角度看,巴黎人掌握了汽車保險槓的正確使用方法,充分發揮了它們的作用


春節期間,你敢這樣停車嗎?

現在車上的前後保險槓,除了基本的防護功能外,還集成了不少其它功能。最簡單的,前後泊車雷達已經很普及,如果再去“前拱後頂”,容易把雷達搞壞。前保險槓的設計潮流是越搞面積越大、越搞越一體化,跟進氣格柵等集成到一起,汽車的整個前臉幾乎全是保險槓,攝像頭、自適應巡航的雷達等先進裝備也全裝在前保險槓裡。這種前槓,又嬌氣又昂貴,誰捨得用它去“拱”前邊的車?


春節期間,你敢這樣停車嗎?

所以在中國你要像在巴黎一樣停車,可能分分鐘車主就出現在了你的面前。可能有寶寶說蹭來蹭去太影響車的外觀了!其實小編覺得,車嘛,還是實用性更重要!

那麼問題來了,春節期間你敢這樣停車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