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西醫為什麼非要分出你死我活?

疫情當頭,中西醫之爭又火起來了,許許多多的“中醫黑”突然冒了出來,他們惡意攻擊中醫,中醫生,中藥治療。疫情前線中西醫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後方中醫“一無是處”,

今天筆者從駁斥中醫黑、中醫為什麼被“黑”和中醫有未來嗎三個方面來簡單分析

(一)縱觀網絡上面中醫黑的言論,不外乎以下幾種:

1.中醫不是科學,因為我們無法去證實它真的有效。

駁:無法證實有效無效的就不叫科學了嗎?眾所周知,物理是科學,數學是科學,那物理公理、數學公理是不是科學呢?由公理推出的一系列結論算不算科學呢?什麼叫公理,公理就是依據人類理性的不證自明的基本事實,經過人類長期反覆實踐的考驗,不需要再加證明的基本命題。也就是說,公理的得到同樣是根據既成事實,歷史經驗所總結出來的理論,同樣得不到證實。所以以能不能證實來推翻中醫是武斷的。當然,我並不是說公理是科學,中醫就是科學了,我僅僅批駁的是這種言論的邏輯錯誤。

2.中醫就是“易經”“五行相剋“八卦學說”,這些都是歪門邪說。

駁:說這個話的人明顯把現代中醫和古中醫混為一談。古代中醫主要是在《易經》等哲學系統指導下的,運用“天人合一”、“陰陽五行”“八卦理論”“天干地支”等學說的辯證學科,但

現代中醫早早就刪除了“天人合一”“易經理論”“八卦理論”等傳統哲學,摒棄了傳統的指導思想,將現代哲學和科學思想作為了指導思想。同時,現代中醫不再把傳統的“望聞問切”作為診斷的唯一手段,相反更多結合現代醫療器械進行治療。現代醫學也不再將經驗奉為圭臬,相反,更多的從病理藥理進行研究。因此,說這個話的人,明顯將古代中醫的一些不科學的地方強加到現代中醫,將自己接觸的一些所謂“偏方”認為是現代中醫,將一些所謂“大師”認定為現代中醫人。

中醫西醫為什麼非要分出你死我活?

3.中醫就等於“偏方”。中醫就等於“藥湯”。

駁:在現在很多農村地區。依然流行著很多“偏方”,很多人一想到中醫就以為是又黑又苦的藥湯。其實並不是,現代中醫藥物不僅僅有湯藥,還有外敷藥、中成藥等等。你能想象到中藥還可以做成藥丸,藥片,膠囊和口服液等等嗎?今天我們來說一下中成藥,中成藥就是在現代中醫理論下,將藥方按照精確的比例,通過現代製作工藝加工而成的,同時中成藥還有和西藥一樣的精確用量,明確療效,應用禁忌和注意事項。在2004版醫保目錄中,中成藥(含民族藥)823個,佔醫保目錄藥品總數44.5%,現在在2019版的醫保目錄中,中成藥中成藥(含民族藥)增加至1321個,佔醫保目錄藥品總數接近50%,中成藥比重越來越大,現在基本與西藥平分秋色。也就是說,市面上你能買到的一半藥物都是中成藥。同時,對於傳統偏方,現代中醫早就將其作為糟粕進行的剔除,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科學系統的用藥體系和規範。

中醫西醫為什麼非要分出你死我活?

4.人家美國日本沒有中醫,照樣人均壽命比中國高。

駁:這句話明顯的偷換概念,人均壽命不僅僅看你吃什麼藥,還和經濟水平、文化水平、醫療體系等有關。這裡的醫療體系並不是說你吃什麼藥。

(二)中醫為什麼被黑?

除了部分人的認知偏差以外,中醫體系本身存在問題。我個人認為後者是關鍵。

1.中醫在研究方法和體系上其實已經落後於西醫。

西醫現在研究深度已經到達了細胞分子等方面,而中醫還停留在病理表象和藥物本身,西醫可以明確告訴你什麼成分可以治病,現在中醫還無法回答。西醫經過百年發展,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體系,而中醫的體系並沒有西醫那樣的完整和細緻。中醫可以做細胞分子研究嗎?可以。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屠呦呦,可以說是從物質分子層面研究中藥的代表人物。她早年就使用半邊蓮治療血吸蟲病。在開發抗瘧藥物的過程中,研究了超過2000種的中藥,發現了其中的640種可能有抗瘧效果。同時用小鼠模型評估了從大約200種中藥裡獲得的380種提取物。團隊翻閱了大量的文獻。唯一一篇關於使用青蒿減輕瘧疾症狀的文獻出自於葛洪的《肘後備急方》。文中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這句話給了靈感。傳統的提取方法裡的加熱步驟可能會破壞藥物的活性成分。在較低的溫度中提取可能有助於保持抗瘧活性。果然,在使用較低溫提取方法之後,提取物的活性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時,屠呦呦團隊把提取物分離為酸性和中性的兩部分。終於,在1971年10月,獲得了中性無毒的提取物。這份提取物對伯氏瘧原蟲感染小鼠和食蟹猴瘧原蟲感染的猴子有著100%的療效。這個結果標誌著青蒿素髮現上的突破。

中醫西醫為什麼非要分出你死我活?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屠呦呦團隊開發青蒿素的過程,是真正以中醫為指導,結合西醫的研究手段,對有效成分的研究達到了具體物質和分子的層面,讓我們真正知道青蒿素這一種物質是能治病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中醫並不是不能進行細胞分子等層面的研究,我相信,中醫藥延續幾千年能夠治病,並不是完完全全靠人體免疫力“自愈”,其中是真正存在具體的物質和機理能夠達到這個效果。中藥哪種成分能夠治什麼病,哪些藥物都含這個成分,這種藥治病的現代機理是什麼,這對於我們開發新藥有什麼幫助,理清楚老祖宗的智慧的本質,我認為,中醫應該要回答這些問題。個人認為,這一方面的研究對於回應公眾疑慮,促進中醫學向現代醫學發展有重要意義。

2.中醫本身存在人才青黃不接,資金不足,市場監管不力,政策扶持不足的問題。

媒體經常爆出某“大師”用某種“偏方”治病救人,經常有人鼓吹“某種藥”可以“延年益壽、包治百病”,甚至部分藥廠也存在誇大藥效的嫌疑,這些現象,極大的衰減了公眾對於中醫的信心和期待。標準的混亂和不完善也助長了中醫的亂象。面對著西藥的衝擊,中藥還是以守成的保守姿態進行應對。同時面對著一些突發情況的無力,中醫的尷尬地位越發凸顯。面對著公眾質疑,中醫也很少拿出切實數據來應對。不知變革的中醫越發被排斥在現代醫學之外,或許中醫本身也應該找找原因。

(三)中醫有未來嗎?

當然有,中醫既屬於傳統醫學,但也屬於傳統文化。百年前,漢字的存廢之爭比今天的中醫更加激烈,但是經過我們白話文的普及、簡體字的推廣等手段,漢字非但沒有滅絕,反而發揚光大。同時唐詩宋詞書法的火熱,讓如今的漢字以其豐富的意象表達方式成為當之無愧的文化瑰寶。如今的漢字也與時俱進,新詞新意層出不窮,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我相信,中醫並不是歪門邪說,只是我們沒有去找準方向,用心研究,其實中醫西醫作為兩個不同的理論體系,本身各有優劣,都不是十全十美,如果他們能夠治病,副作用低,我們就認為是好藥,何必整個你死我活呢?中西醫結合,既能享受到西醫的精準刀法,又能享受到中醫的宏觀調控,何樂而不為呢?有這個精力,還不如去想象中醫如何更好地發展。

中醫的尷尬地位,何嘗不是我國現代醫學落後的一個真實寫照呢?那些噴中醫的,其實更應該去噴我國的現代醫學的不發達。中國現代醫學的落後有的時候支撐不起中醫的細緻研究,這才是本質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