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強化“四不摘”監督 鞏固脫貧成果

“家裡脫貧摘帽了,對口幫扶的幹部還時常來家裡嗎?”

“來啊,還和以前一樣,村扶貧指揮站的全體幹部晚上經常召開群眾會討論產業發展的問題,白天他們還經常到田間作技術指導。”

近日,廣西靖西市紀委監委督查組到祿峒鎮平江街、農貢村近兩年來脫貧摘帽的農戶家中走訪,瞭解他們脫貧摘帽後的生產生活情況。靖西市位於中越邊境,於2019年脫貧摘帽,摘帽不摘監督責任,市紀委監委持續加大監督力度,不斷鞏固脫貧成果。

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監委印發《2020年全區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責定位,對46個脫貧縣脫貧摘帽後“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的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監督,密切關注脫貧縣扶貧責任落實、扶貧投入力度、扶貧力量穩定、防止致貧返貧等情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結合各地統籌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監督,積極做好“四不摘”的督促檢查,確保中央政策落實落細。

河池市是廣西脫貧攻堅主戰場。該市紀委監委針對一些地方脫貧摘帽之後出現鬆勁懈怠等問題,與扶貧辦、脫貧攻堅指揮部成立聯合督查組,統籌運用蹲點調研、日常監督、專項監督等手段,採取“調研督導、明察暗訪、入戶走訪、查閱扶貧手冊、回頭看”等方式,對黨委政府主體責任、扶貧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幹部幫扶責任落實情況開展常態化監督檢查。1月以來,共蹲點106天,發現問題22個。運用約談、誡勉、談話提醒等方式督促91名黨員領導幹部落實責任,立案查處脫貧攻堅中失職失責、不擔當不作為等問題33件。

“救助金幫我解決了困難,太謝謝你們了。”近日,崇左市龍州縣下凍鎮兩莊村逐貴屯村民黃榮方,接過幫扶幹部送來的6000多元防貧救助金時,眼裡噙著淚花,連說謝謝。

龍州縣在2018年脫貧摘帽後,為防止群眾因病、因災等原因返貧致貧,2019年6月設立“精準防貧救助金”,採取購買服務的形式委託保險公司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救助工作。該縣紀委監委對落實“四不摘”加強監督,瞭解到黃榮方戶因病返貧的情況後,及時向兩莊村駐村工作隊和縣扶貧辦通報,並跟蹤督辦處理。該縣精準防貧機制正式啟動以來,已監測到存在返貧風險的農戶共173戶,共發放救助金80.81萬元。

賀州市昭平縣於2019年整縣脫貧摘帽,今年2月,縣紀委監委督查組到走馬鎮開展監督檢查時發現,受疫情影響,群眾種植的柑橘嚴重滯銷,眼看就要爛在地裡了。柑橘類產業是昭平縣的支柱產業,是全縣貧困戶脫貧摘帽的重要收入來源。柑橘滯銷,一些剛剛脫貧的果農面臨返貧風險。督查組立即將這一情況向縣委、縣政府反饋,並督促有關職能部門及時拿出解決方案。很快,縣政府採取“助農促銷、抗疫保收”“以購代扶”等愛心認購幫扶措施,共向貧困戶認購農產品金額達100多萬元。對口幫扶該縣的廣東省肇慶市鼎湖區也發動幹部職工參與愛心認購,共購買農戶砂糖橘、茶葉、蜂蜜等農產品11.4萬斤,銷售金額達180多萬元,及時化解了剛脫貧農戶的返貧風險。

“我們要通過精準有效監督,確保脫貧工作績效、脫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確保貧困縣脫貧摘帽後‘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堅決糾治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堅決整治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為廣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紀律保障。”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監委 || 責任編輯 楊雅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