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絲中的戰鬥機,朱元璋憑什麼成為笑到最後的人?

導語: 朱元璋是個極度務實之人。在《太祖實錄》裡記載了他說過的一句話:“吾平日為事,只要務實,不尚俘偽……不事虛誕。”

屌絲中的戰鬥機,朱元璋憑什麼成為笑到最後的人?

朱元璋畫像

元朝末世,天下大亂,郭子興、韓山童、陳友諒、張士誠……紛紛揭竿而起,反抗元朝統治。

為什麼在這麼多起義造反的人裡面,最後是朱元璋結束元朝統治,一統天下,開創了二百餘年的大明王朝?

一個連最低生活保障都無法實現的屌絲中屌絲,為什麼能夠笑到最後?

艱辛生活,造就務實性格

朱元璋,有五個兄弟姐妹,排名老四,因為出生於八月初八,因此根據元朝規定,他父親給他起名叫朱重八,後改名為朱元璋。他的父親叫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母親是陳氏。

正如他自己寫的《朱氏世德碑》碑文記載:本宗朱氏,出自西蜀之安漢。上世以來,服勤農桑。

朱元璋以上幾代人都以農業為生,家境十分貧寒。年幼的朱元璋經常吃不飽肚子,7歲就操起皮鞭,給地主家放牛。

至正三年(1343年),也就是朱元璋17歲那年,淮北發生了多年不遇的乾旱荒情,旱災引起了蝗災和瘟疫,廣大農民在飢餓與瘟疫的雙重摺磨下,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朱元璋一家也難逃厄運,先是64歲的父親朱世珍撒手人寰,緊接著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他的母親陳氏還有他的大哥、大侄子也隨之離開了人世。為此,朱元璋傷心欲絕,甚至厭倦了這個昏暗的世界。

走投無路之下,朱元璋狠下心剃光了自己的頭髮,走進了皇覺寺,當起了小和尚。

屌絲中的戰鬥機,朱元璋憑什麼成為笑到最後的人?

寺廟一角

其實,當時皇覺寺的日子也不好過。為了能夠混口飯吃,朱元璋只得忍氣吞聲、任勞任怨,每天掃地上香、打鐘擊鼓,擔水劈柴、燒飯洗衣,髒活累活幾乎無所不做。

可就是這樣的日子,也沒過幾天。當地旱情日發嚴重,作物顆粒無收,靠收租來度日的皇覺寺終於維持不下去了。

但是地主家(皇覺寺)也沒有餘糧啊!

於是,主持打發朱元璋去“雲遊”了。說是雲遊,其實就是流浪各地,向大戶人家化緣,求乞度日,說白了就是去當乞丐,這樣一去就是三年。

屌絲中的戰鬥機,朱元璋憑什麼成為笑到最後的人?

乞丐皇帝朱元璋是歷朝歷代開國皇帝出身最為低賤的。正是這種自幼家貧,又在飢寒中長大,過早地飽嘗了生活艱辛的磨礪,讓朱元璋養成了務實、堅韌,又有幾分偏執的性格。

採取務實策略,開創二百餘年基業

就當時群雄割據的天下大勢而言,朱元璋的根據地是最小的,兵力是最弱的。

從與元軍主力對峙這一點而言,朱元璋並不是元軍最為看重的對手。在朱元璋與元軍之間至少隔著三個割據政權,東面是張士誠,西面為徐壽輝,北面乃紅巾軍主力小明王。他們牽制了元軍的主力,拱衛著朱元璋的地盤。

屌絲中的戰鬥機,朱元璋憑什麼成為笑到最後的人?

這一客觀環境與有利條件為朱元璋在夾縫中求生存、求發展提供了可乘之機。

就在小明王率領的紅巾軍主力在北方與元軍進行著殊死搏鬥、處於兩敗俱傷的時候,朱元璋卻從中大獲其利,不斷向南面和東南發展,將應天周圍的戰略據點全數攻下,作為向外發展的堅固堡壘與前哨基地。

屌絲中的戰鬥機,朱元璋憑什麼成為笑到最後的人?

明孝陵

打下徽州後,儒士朱升向朱元璋獻上了極為重要的三句話:“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這三句話是要朱元璋暫時鞏固後方,發展生產,縮小目標,慢慢謀取天下。

朱元璋接受了這個建議,一方面將戰鬥力與生產力合二為一;另一方面又把地方武裝與正規部隊分開,不但擴大了生產力,還加強了戰鬥力,這也是朱元璋能在群雄割據的戰爭中“一枝獨秀”,並最終大獲全勝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朱元璋不是一個只唱高調的人,他的一生都在踐行“務實”二字。

郭子興死後,韓林兒政權只是將朱元璋任命為郭子興部的第三號人物。朱元璋很清醒地認識到,現在還不到稱王的時候。其實他早就有能力從韓林兒政權中脫離,可他一直沒有這麼做。

用朱元璋自己的話說就是:“建大事者,必勤遠略,不急近功,故泰山之高,非簣土可成;江湖之廣,由勺水所積;天下之大,豈一日可定也。自古帝王之興,皆上察天運,下順民心,從容待成,曷嘗急遽?”

當其他農民起義領袖帝王思想膨脹,忙著稱王稱帝時,只有朱元璋在那裡埋頭幹活,征討四方,成功地避開了天下人的注意,充分利用了這段時間,不斷髮展自己的實力。

朱元璋是各路造反者中最後一個稱帝的,也是真正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到汴梁坐鎮指揮,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在應天府稱帝,成為明朝第一位皇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終於,在他的帶領下,結束了元朝在中原的統治,平定了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建立了明朝。

屌絲中的戰鬥機,朱元璋憑什麼成為笑到最後的人?

皇帝上朝圖(蠟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