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看似是劉備獨斷專行之舉,其實背後另有深意

夷陵之戰,是歷史上三國時期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夷陵之戰中蜀國主動攻打吳國,最後蜀國慘敗,尤其是第二年主君劉備的死亡,都讓人唏噓不已。

夷陵之戰:看似是劉備獨斷專行之舉,其實背後另有深意

夷陵之戰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稱帝后驚聞陸遜偷襲荊州,導致關羽腹背受敵,被東吳擒殺,遂要出兵攻打吳國。趙雲站出來勸阻,劉備不聽,繼續下令練兵準備親征。於是朝中很多官員都去找丞相諸葛亮,希望諸葛亮帶頭去勸諫,諸葛亮苦諫劉備後稍微猶豫。這時候張飛來添油加醋了,堅持請大哥出兵為二哥關羽報仇。第二天,從事祭酒秦宓又勸諫,劉備非常生氣,把勸諫表扔在地上,說:“朕意已決,無須再勸。”

夷陵之戰:看似是劉備獨斷專行之舉,其實背後另有深意

劉備、關羽、張飛劇照

《三國演義》中說劉備發動這場戰役是為了給自己的二弟關羽報仇,似乎是意氣用事,聽不進任何人的勸阻,顯得獨斷專行。但筆者認為,結合當時具體的人物與環境,夷陵之戰,看似是劉備獨斷專行之舉,其實背後另有深意。

1.劉備志在統一天下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是在公元221年。當時的背景是劉備已於當年在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在此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220年,曹丕在北方已經登壇受禪稱帝,立國號為大魏,孫權尚未稱帝。劉備和孫權、曹丕的志向都不太一樣,劉備從一開始就抱著光復漢室,統一全國,天下太平的期許。因為有這一個遠大目標,所以劉備從來不滿足於只在成都稱帝。

夷陵之戰:看似是劉備獨斷專行之舉,其實背後另有深意

劉備稱帝劇照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給劉備擬定的統一天下的戰略是:佔據益州、漢中、荊州,待天下有變時,以漢中為一路進攻關中,以荊州為一路進攻許昌,這樣才能成大事。但在公元219年,關羽大意失荊州,破壞了統一天下的戰略,這對劉備來說是難以接受的。所以,劉備勢必要奪回荊州。

2.荊州地理位置舉足輕重

荊州居天下之正中,對蜀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一是可以進行物質供應,荊州地處江漢平原,歷來是魚米之鄉,經濟也比較發達。而反觀當時蜀國主要控制的益州(四川地區),地形複雜,糧食產量極為有限。南中地區又是蠻夷之地,尚未開化,賦稅入不敷出;其二是能夠作為兵員的來源地,根據資料顯示,當時荊州的人口已近百萬,這在三國實力最弱的蜀國人口比例中,分量是很大的,而在三國的戰亂時期,兵員是非常寶貴的;其三是可以成為蜀國禦敵的第一防線,荊州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作用,荊州以西就是益州之地,駐重兵於此就可以保護益州之地。

夷陵之戰:看似是劉備獨斷專行之舉,其實背後另有深意

三國時期荊州地理位置

3.穩定集團內部

此話怎講?荊州,不僅僅是那三郡之地和那三萬精卒,還有荊州派系的故土情結。荊州派系作為劉備集團最核心的組成部分,關羽敗亡,荊州喪失,這必然會讓身在蜀地的荊州派系心有不甘。劉備若不收復荊州,這些人又豈會置之不理?所以,為了穩固內部,團結人心,劉備也要出兵東吳以奪取荊州。

夷陵之戰:看似是劉備獨斷專行之舉,其實背後另有深意

劉備伐吳劇照

但在夷陵之戰中,劉備大意輕敵。把軍隊帶入難以展開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之中,同時在吳軍的頑強抵禦面前,又不能及時更改作戰部署,採取了處處結營的錯誤的辦法,終致陷入被動,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導致慘敗,最後自食“覆軍殺將”的惡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