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 也許就在我們心中的一個角落

遠山不遠,那個角落卻還是被人遺忘------

夏去秋來,一陣初秋的雨帶走了夏日裡的灼熱,天空也變得格外湛藍,陽光透過潔白的雲朵灑向大地,同時也為之鑲上了一層金邊。涼風緩緩掠起人們的髮絲,讓這本是靜止的畫面變得靈動。

趁著這雨後天氣的爽朗,我同夥伴們來了一趟“自由行”,誤打誤撞轉進了那座山裡,滿目的荒草、雜亂的植被和嶙峋的怪石似乎要擋住我們的去路。好奇心作俑,使我們繼續前行。累得氣喘吁吁時,忽聞水流潺潺聲,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流淌,碰撞在岸邊的大石上發出“叮咚”聲響……原來,不遠處還藏著一個古樸的小村莊。

走近一看,溪流裡的水草裡隱約可見幾條小魚嬉戲,一會兒順流而下,一會兒逆流而上。在小溪的上游,一座長滿青苔的石橋橫於其上,將兩岸的景色相連。許是矗立在這的年月太長,石橋上印刻的名字早已是模糊不清。我與夥伴們走過石橋,大片的稻田便映入我們的眼簾。金黃與嫩綠的完美交融,在這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匯成一幅油畫,真正應了我們常說的那句繞口令兒“連綿不斷的青山,一望無際的田野,高壓電線通向天邊。”走在田間的小路上,許是因為剛下過雨,窄窄的小路上滿是泥濘,使我們寸步難行。雖然幾雙本是乾淨的球鞋瞬間沾滿泥土,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好心情。雨後的天空水洗一般,清澈著我們的眼睛。我們剛才的疲憊得以舒緩,興致高昂地前行著,邊走邊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一處處美好的瞬間。

迎面而來的是路邊黑狗與白狗互相追逐,田間有黃色的蝴蝶在飛舞,狗尾巴草在風中搖曳,天空中是幾隻不知名的鳥在盤旋。突然,鏡頭一轉,美麗的山川風景中隱約看見了一絲不同。在鏡頭的一角,一對老人互相扶持著在田裡勞作。旁邊的夥伴顯然也發現了這一與眾不同的景象,“要不我們去幫幫他們吧?這麼大把年紀還在地裡幹活,估計是孤寡老人。”我們中的一個同伴忽然提議。在大家的一致認同後,我們來到了他們身邊。聽說我們是來幫忙的,兩位老人笑著朝我們搖了搖頭說:“謝謝你們的好心,不過幫忙就算了,看你們也累了,坐在這歇歇腳吧。”原來還不覺得,經他們這一提還真覺有些累了,我們便坐在一旁看著二老在田間忙活。可是看著他們辛苦勞作,我們卻在一邊休息實在不好意思,便又生出幫忙的心思。可能是看我們太熱情不忍拒絕,老人便答應了。

一邊幫著做事兒,一邊與老人攀談,這才發現自己太過世俗。原來這兩位老人今年都六十二歲了,家中的兒子已經娶了媳婦兒,且有了一個乖巧的孫子,一家人都住進了城裡。老人說,前幾年兒子買了新房想接他們一起去城裡居住,但他們已經習慣了鄉下這種寧靜的生活。每天給自家田裡施施肥,澆澆水,再同鄉裡鄉親嘮嘮嗑兒,這樣的日子比城市裡那陌生的環境更適合他們。而且現在家裡兒子出息了,不時會回來看看二老,同時會帶給他們生活費,所以,現在在田間的勞作早已不是在養家餬口,只是人到暮年怡情養性而已。聽到這裡,我不禁與同伴對視一眼,為我們先前的猜想感到汗顏。不過眼前的情況倒是我們樂見其成的,於是聳聳肩相視一笑。

休息夠了,我們便再次踏上新的旅途。回首田間,兩位老人步履蹣跚的背影漸行漸遠,眼前卻劃過那兩雙蒼老卻不渾濁的眼睛,在提到兒子一家時所迸發出的光芒,那佈滿歲月留下溝壑的臉龐,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溫暖。我不禁有些慨嘆,在當下城市中,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使人心變得冷漠。見到最多的便是鄰里間的形同陌路,朋友間的假意逢迎,夫妻間的相見不如不見。雖然都是笑臉迎人,但在這一張張笑臉背後又有多少真心?但在這樣一個山的角落裡,相對落後的鄉村,卻讓我看到了世間最為質樸的溫情。

環顧四周,看著同伴和我一樣,還略顯稚嫩的臉上露出的真實笑容,我不禁有些慶幸。至少年輕的我們還不至那麼冷漠不是嗎?隨之,一絲笑意染上心頭。鏡頭定格,幾個男孩兒,幾個女孩兒,在這純淨的藍天白雲之下,繪成一幅名為“青春”的畫卷。

那座山離我們越來越遠,也許以後,我們不會再見那角落村莊的老人,但我們不會忘記,我們曾經來過,走在青春飛揚的歲月裡,那片雨後的晴空格外湛藍……

遠山 也許就在我們心中的一個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