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雲鵬vs阮經天:現代社會裡,最典型的思維差距


岳雲鵬vs阮經天:現代社會里,最典型的思維差距



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在《思維方式》一書中,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公式: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在他看來,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甚至比擁有智商、體魄等其他能力更為重要。

在綜藝《了不起的挑戰》第三期擺攤記中,嘉賓們收到了一個創業挑戰的任務:節目組要求他們在12個小時內,利用5000元的創業基金,賺取利潤。

在媳婦身上得到啟發的岳雲鵬,決定做美甲生意。

“每次去做指甲都要花很多錢,好幾百。”“這套工具用完了我還可以給媳婦,省得她出去花錢”


岳雲鵬vs阮經天:現代社會里,最典型的思維差距



然而,光是找美甲店鋪學習,購置美甲工具和擺攤的小車,還沒“開張”的岳雲鵬就花掉了4242元。

隨後,岳雲鵬的創業之路更是艱辛。

遭到學校保衛處的阻攔而無法擺攤,忽略了做美甲時必備的電源問題而無法營業,選擇了人流量少的學校偏門,還因為學藝不精做壞了顧客的指甲……

儘管媳婦的浪費錢讓岳雲鵬看到了商機,但他的思維裡卻沒有意識到,美甲這項工作所需要的專業技能和耗費的時間成本,以致於最後生意慘淡,創業失敗。

與岳雲鵬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選擇賣手工皂的嘉賓阮經天。

他不但選擇了一個製作時間短,耗費成本低的商品,還別出心裁地請了5位男模與自己一同銷售。

設抽獎、送擁抱,拍合影,阮經天充分利用了節目組和自身的優勢,在短短一上午的時間內就將準備的手工皂全部賣完。


岳雲鵬vs阮經天:現代社會里,最典型的思維差距



果不其然,在最後的資金清算中,岳雲鵬不但沒賺錢,還欠下了節目組1335元,成了此次創業榜單中的倒數第一,而阮經天則以9011元的利潤收入登頂榜首。


岳雲鵬vs阮經天:現代社會里,最典型的思維差距



回顧節目的開始,嘉賓們獲得的創業基金都是5000元,節目組限定的時間都是12小時,然而嘉賓們不同的思維方式,卻發展出了完全不同的結局。

常常有人問:

為什麼有些人很努力,卻還是不行?

為什麼有的人並不聰明,卻總能取得成功?

其實,許多情況下,思維方式,才是帶人跳出困境的首要因素。

1

思維方式的不同

決定了人的價值判斷


假如,現在給你45萬,你會怎麼用?

有人會說,拿45萬去買車;也有人會說,將45萬存進銀行......

而有人卻真的拿45萬買了3個小時。

2013年,山東商人陳雷以45萬元拍下華遠董事長——任志強的三小時,倆人吃了一頓火鍋,隻字未談房地產。

“沒有一句談及房地產,我不炒房不炒股,也不關心這個話題。

有意思的是和任志強談到讀書的話題。”

或許,有人覺得不值得,但陳雷消費完這筆鉅額3小時後,卻這樣對記者說。

“我覺得這很有意義,有意思的是和任志強談到讀書的話題。”

2

保持一個開放的頭腦

這是必備的生存技能


任志強是誰?

眾所周知,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1984年,剛加入華遠的“臨時工”任志強就能為公司賺30萬的鉅額收入。

在成為華遠的董事長後,他更帶領著公司成了中國第一個中外合資的股份制企業,中國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地產公司。

2001年,二次創業的他,在揹負著20萬借款的情況下,重新創立華遠地產,然而到2014年宣佈退休時,他又一次帶領華遠地產成為了市值達180億的大集團。


岳雲鵬vs阮經天:現代社會里,最典型的思維差距


在過往40餘年的從商經歷裡,他積攢了無數普通人不會知道的商業理論知識、實戰經驗和縱橫高層的人生感悟。

關於商學,他是頂級的商業大咖。

只是,單拿商業上的成功來定義任志強,是遠遠不夠的。

許多人以為他無非是個市儈商人,但事實上,他可能是中國企業家圈裡最會讀書也最能讀書的人。

而讀書很重要的作用是,開拓人的思維方式,鍛鍊反應速度、思維寬度和深度。

3

通過讀書你會改變自己的格局

任志強的父親曾教會他,“在閱讀中學習知識、獨立思考,不盲從,也不偏聽偏信。”

20餘年,堅持每日閱讀不少於6萬字書的任志強更直言:“所謂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讓人眼界更開闊,對自我有更清醒的認識,而不至於狂妄。”


岳雲鵬vs阮經天:現代社會里,最典型的思維差距



在剛剛任職華遠管理企業時,他瞄準管理、政治類的書籍,快速補充現需的知識技能。

時至今日,任志強的身份處境變了,他的書單也從原來的政治學、管理學相關變化到了社會類、經濟學類、歷史類和高科技互聯網等更多的類別。

他坦言,“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知識來武裝自己,而不是僅僅用我們眼前能得到的東西和看得見的東西來武裝自己,要把眼界無限開放。

因為如果不打開窗戶,陽光是進不來的。”


岳雲鵬vs阮經天:現代社會里,最典型的思維差距



其實,不僅僅是自己堅持讀書,在2011年,任志強還與好友王巍,一同成立了中國金融博物館書院,定期開展線下的公益讀書會活動。

他出資1000萬,按“央視標準”將華遠集團辦公樓的一層改造成了演播廳,用作讀書會的場地。

他將讀書會的宗旨定義為“啟蒙”,並鼓勵更多的普通人參與到閱讀中來,感受書籍帶給人們思維方式的改變。

儘管讀書會的會場只有350個座位,但從創辦以來,幾乎場場爆滿,最多一次的報名觀眾達9000餘人。

這其中有專門從深圳打“飛的”來北京的普通人,也有通過秘書報名參加讀書會的副省長……

而發展至今,任志強的讀書會早已成為中國近二十年來影響力最大的讀書會。

關於閱讀,他是博覽群書的內行人,也是志在靠閱讀“啟蒙”大眾的踐行者。

4

決定人生價值和地位的

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


年逾60的任志強常常感慨,“這個時代,書不再是匱乏之物,而讀書的意義仍然重大。”

書不僅是打通精英與社會大眾交流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幫助青年們去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做烏合之眾,能少走一些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