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社保新老系統轉換“陣痛”依舊,市民邊排隊邊發愁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付雨涵/文圖

2019年12月下旬起,鄭州啟動全省統一社會保險信息系統上線切換工作,並於1月13日正式上線啟用。

今年3月23日起,鄭州社保大廳線下業務逐步開放,在疫情“限流”和前期擠壓大量業務的影響下,鄭州社保各分局門口排起長隊,效率低、預約不上。

時間過去近仨月,新老系統轉換“陣痛”依舊,問題到底出在哪?有沒有有效解決辦法?排長隊的現象何時才能結束?4月16至17日,記者對各分局進行了走訪調查。

鄭州社保新老系統轉換“陣痛”依舊,市民邊排隊邊發愁

【打探】 市民不買賬 窗口人員也很“受傷”

“打三份單子,快10分鐘了,還沒好。”小楊電話裡跟領導抱怨道。

“咦,這咋是黑章啊,以前打出來的都是紅章,這能用麼?”帶著疑問,老張加入到排隊大軍中,他要去窗口重新給單子蓋個紅章。

“以前能批量處理,現在不行了,得一個一個拍照,上傳,處理,想想都可崩潰啊。”拿著單位一沓子業務辦理材料的小高邊玩手機邊跟同事聊天,一臉的“生無可戀”。

……

4月16日早上9點,記者在鄭州市社保中心金水分局發現,前來辦理業務的人員已經排隊到了關虎屯小區北門處,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經開、二七、鄭東新區、管城等區,排隊的人員很焦急,抱怨不停,在自助機上打印的人也不順心。

新系統上線,效能不高,辦事效率低,市民體驗不好,老百姓不買賬,這是目前窗口工作人員集體遇到的共性問題。

記者在管城分局採訪時發現,原本10秒就可以在自助機上打印完成的繳費記錄、權益單等事項,實際操作時,經常會遇到“網卡”“反應慢”等現實狀況,打印一份單子等待三四分鐘是常事兒。針對這個問題,工作人員很無奈,“系統上的問題,我們也解決不了,只能反饋上報。”

採訪中,新系統和以前“五險合一”老系統存在較大差異,帶來的業務辦理效率低也是一個大問題,記者瞭解到,以前五項社保業務可一口辦理,一次辦成,現在新系統只能辦理養老、工傷、失業保險業務,醫療和生育仍需通過老系統辦理,“經常在兩個系統之間切換,有時候需要在兩臺電腦上完成業務辦理,再遇上卡殼、死機,所需時間是平時的兩三倍不止。”工作人員表示,能不能把醫保系統融入進來,至少能提高一倍效率。

為啥市民老反映“電話預約不上”?走訪中發現,各分局的預約電話幾乎滿爆,一直處在“通話中”,記者在金水分局電話預約處看到,工作人員一直在不停的接電話,在安排預約的同時,也要回答對方提出的業務諮詢問題。“每一通電話都兼有諮詢和解釋作用,確實耗時,而且預約效率低。”鄭州市社會保險局金水分局副局長姬淑亞說,他們現在電話預約和現場排號,每天超負荷能辦理六七百人,遠遠滿足不了實際需求,“我們也很無奈,郵箱業務和線下業務同時開展,人員提前上班,延後下班,週六周天不休,依然滿足不了。”

【梳理】新老轉換遭遇“卡脖子” 這些問題亟需解決

鄭州社保新老系統轉換“陣痛”依舊,市民邊排隊邊發愁

1月14日,新系統上線第二天,記者曾去鄭州社保各分局打探,當時各個分局人滿為患,UKEY集中升級、打印社保單、減員和新增等各項業務窗口前均排起長隊。

仨月過去了,“上新”後的種種問題似乎並未得到有效解決,在疫情影響下,受到前期積攢的業務量影響,如今又有各種新問題出現,市民不買賬,窗口人員壓力大,問題到底出在哪了?

“全省統一的社保信息系統在數據管理模塊、經辦流程設置上和市裡原有的‘五險合一’信息系統有較大差異。”走訪中,多位窗口一線受理經辦人員、業務能手及鄭州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

具體來說,鄭州原有社保信息系統已全面實現與公安、民政、扶貧等職能部門的互聯互通,市民辦理業務時,只需提供身份證號,便能直接完成校驗,目前,這些接口尚未開發連接到位,市民辦理業務時,需要提交身份證原件、掃描件等,且無法實現校驗。“比如企業辦理職工新增參保業務,可批量處理,無論是1名還是100名職工,1分鐘左右可辦結,現在辦理1名就需要10分鐘左右的時間。”一工作人員表示,這就造成了市民辦事的體驗感極差。

在經辦流程上,新系統設置繁複,也被老百姓詬病。“以前憑藉身份證或者個人承諾就行了,現在新系統上線了,辦事資料不減反增,也非常影響效率。”一工作人員給記者解釋,比如退休待遇申領業務,在完成行政部門審批等前置條件後,原先1個崗位即可同時受理並辦結養老、以聊退休待遇核算工作,次月將待遇發放到位,現在僅辦理養老退休待遇就需要經過6個崗位流轉方可辦結。“而且,任何一個崗位發現問題,必須全程回退,重頭再來。”

因新系統的網廳功能尚不健全,網上經辦途徑不暢,“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郵寄辦”等服務模式總體效能不高,以往群眾通過企業客戶端、手機端即可“不見面辦理”的業務,也不得不到現場申辦。“按照慣例,4月份應正常開展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申報工作,但由於原有的手機端功能無法使用,造成全市20多萬靈活就業人員只能到現場申辦。”工作人員說,4月份以來,全市各社保辦事大廳日均業務量均在700筆以上,其中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申報業務佔比超過三分之一,這一現象是歷年來少有的。

另外,記者在鄭州市政務服務中心社保大廳也看到,日均800的業務量,整個大廳只有1臺自助設備可用,硬件設備的配備不足也導致大量可自助業務向窗口轉移。農民工工傷模塊優化、UK升級“上網”等也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同時,也有不少市民提出,可否實行“電子預約”,節省時間還安全。

【舉措】精簡流程、上線小程序 緩解市民“排長隊”現象

鄭州社保新老系統轉換“陣痛”依舊,市民邊排隊邊發愁

4月16日下午,針對新系統上線來出現的種種情況,記者也向省市社保中心諮詢解決辦法。

目前,省市主管部門初步做出以下舉措,緩解“擁堵”現狀:

1、對業務需求量較大的企業職工新增、減少業務,簡化前置環節,開放前臺批處理功能。據記者瞭解,該項業務調整已列入開發日程,省社保中心明確,將在4月中旬上線應用。

2、鼓勵企業通過Ukey實現不見面辦理,參保企業可通過“鄭州社會保險網”免費申領Ukey。

3、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和“免減緩補”優惠政策。對相關業務實行暫時緩辦、事後補辦等舉措,不加收滯納金、不影響待遇。

4、落實“雙休日開放”、延時辦公等舉措,增加前臺受理崗,提升業務承載量。

5、組織技術力量,開發全市社保業務預約系統,方便群眾預約辦理,並對預約和諮詢電話進一步擴容。

“小程序鄭州社保小秘書計劃4月18日上線,涵蓋有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申報和生育待遇報銷2項業務,上線後,市民可以通過小程序辦理,能對排長隊現狀起到較大緩解作用。”鄭州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員說。

這些應對措施效果怎麼樣?我們拭目以待。如果您在社保業務辦理中,出現了一些“疑難雜症”難以解決,也歡迎向東方今報猛獁新聞65830000爆料,我們將陪您一起去辦事!

【手記】

2013年,鄭州社保剛“五險合一”時,也遭遇了“陣痛”,窗口工作人員各種不適應,水土不服。磨合期過後,辦事效率的提升,肉眼可見。

2019年,鄭州作為全省最後一個城市,實行新系統上線,“水土不服”預料之中。

每一次換新、調整,都是為有更好的體驗,讓群眾更滿意,讓辦事更方便。這個初衷和目的,相信老百姓不會懷疑。

然而,新系統上線帶來的各種問題,甚至一些很基礎、容易解決的問題,春節後並沒得到有效解決。

“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新老系統過渡時期,體驗效果差、辦事效率低,大家可以理解,可以給時間緩解,也請主管部門心中有數,制定有效舉措,不要讓老百姓等太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