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有名的貪官,卻留下心繫百姓的千古佳句,至今仍被傳頌

這首古詩大家一定耳聽能熟:“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古詩在我們讀小學的時候就已經讀到過,它是有唐代詩人李紳在有一天傍晚外出散步,看到農民還在田裡進行耕作的時候,有感而發的作出的古詩《憫農》。

他是有名的貪官,卻留下心繫百姓的千古佳句,至今仍被傳頌

李紳出生於公元七七二年,是中書令李敬玄的曾孫,可以說家境還不錯。在李紳六歲的時候,他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而後跟隨著母親遷居到潤州無錫。小時候就是受父親及爺爺的教導,便立志要成為國家棟梁,所以他很刻骨學習,先後參加科舉考試十多次,但都是名落孫山,直到他三十五歲的時候,才考中進士,成為卜國子助教。

他是有名的貪官,卻留下心繫百姓的千古佳句,至今仍被傳頌

在青年的時候,由於看到農民在辛勤的勞作,便做下了《憫農》二首,其中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成為千古佳句,然後這樣如此傳頌不要浪費糧食的人,竟然被“泯入眾人矣”。這是為什麼呢?其一是他為官之後,並沒很多的大作品問世;其二是現在的人也不想在多提到他。究其原因會讓你想不到的,其實李紳是一位大貪官,我們全部都被他的外表給矇騙了。

那為什麼要說他是個貪官了。以下有六點可以說明。

一、官隱、官位、官面十足

根據《云溪友議》記載,在李紳還沒有為官的時候,有一個好朋友叫李元將的人非常要好 ,對他叔前叔後的,這個稱呼對李元將來說也很受用。經常會給予李紳一定的幫助。但是,李紳成為官員之後,一度到達宰相時候,他開始變樣了。李元將為了和李紳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開始主動巴結他,時不時還賄賂李紳,李紳也照單全收。隨後,有一次李元將要他幫忙一下事情,便降低自己的身份說:“李紳兄長,能否幫小弟做一件事情呢?”聽到兄弟之稱時候,李紳開始面容不悅:

“曾幾何時,我以你叔侄相稱,是因為你有錢有勢,但如今不同往日了。”李元將只好再次降低身份以“孫子”自居,這才讓李紳答案幫忙。

他是有名的貪官,卻留下心繫百姓的千古佳句,至今仍被傳頌

二、欺凌弱小、善怕強人

根據《唐語林》先關的記載:李紳升至禮部尚書之後,經常坐馬車上下朝政,迴歸途中,旁人必須為其讓路,否則就會被抓去審問,並且招到嚴厲的處罰。不過有一次,李紳卻栽了跟頭,那天他在迴歸的途中,與相向而行的馬車相距,而該馬車並沒有對李紳進行讓路,其手下就便大聲說道:“某勤政大人,正在歸途之中,此道這麼小,你還不快快讓路!”該馬車的車伕說道:

“在汴京之地會比帝都還要發達嗎?小小一個尚書,居然要讓天子來向你屈尊?”李紳聽到此話,連忙下車呵斥自己的車伕,並讓皇族車子先過去。隨後,李紳還攜手一大推金盈首飾上門道歉。

他是有名的貪官,卻留下心繫百姓的千古佳句,至今仍被傳頌

三、增收雜稅

李紳在淮南擔任節度使的時候,其地區的官員之間可以使官官相護,當地官員對老百姓進行了隨意性的徵收稅利,還對老百姓進行嚴刑拷打,民不聊生,百姓不得不離鄉背井。下面的官員便將此事告訴李紳,李紳卻說道:“沒有關係,只要麥子收成好,其他的事情不要來和我說。”

全然不把百姓當回事。

他是有名的貪官,卻留下心繫百姓的千古佳句,至今仍被傳頌

四、以公報私

當時,唐朝朝廷被分成兩個派別,一個是牛字黨,另一個就是李字黨,這個時候,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仕途所考慮,開始選擇黨派。李紳就選擇支持了李德裕,這也是為什麼李紳在為官之道上,得以快速上升職位的重要原因。

那個是有一個叫吳湘的的官員是支持牛字黨的,是一名揚州江都縣城的縣太爺。當時有人舉報縣太爺貪汙公款,魚肉百姓。李紳之後,立馬將其捉拿歸案,屈打成招吳湘,最後在刑場上殺死吳湘。隨後該事件被上報朝廷之後,朝廷令派人再次複查,發現到吳湘只有貪汙的行為,被沒有魚肉百姓,只需要將其革職,判三年的牢房之刑即可,而李紳卻執意要將其處死,無非就是因為他支持的牛字黨,與自己是敵人,所以李紳以公謀私。

他是有名的貪官,卻留下心繫百姓的千古佳句,至今仍被傳頌

不過,在最後吳湘的哥哥吳汝納,再度向朝廷請求要對吳湘進行第三次複查,最後發現到吳湘死得冤枉,吳湘並無貪汙,朝廷也對其平反。

李紳直至846年的時候去世,當時百姓都對其罵道:“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