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打了,我不買了”,6歲女兒哭著求饒,失控的家長有多可怕!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父母頭疼的事,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形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每個家長的教育方式也不同,有些善於溝通疏導,而有些性格比較暴躁的父母遇到孩子不聽話時,就容易用暴力來解決。


“別打了,我不買了”,6歲女兒哭著求饒,失控的家長有多可怕!


案例:“別打了,我不買了”,6歲女兒哭著求饒,失控的家長有多可怕

小麗有一天帶著自己女兒去買菜,在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家商店,商店外面擺放著一些玩具,女兒看到後哭著鬧著要買。小麗平時給女兒買的玩具也不少,她不想縱容孩子,所以提出以做家務的形式換取玩具。

小麗的女兒聽後,並不買賬,還是自顧自的哭鬧著,她的哭聲引起了周圍人的注意,店員向小麗投來了異樣的眼光,好像在職責小麗,沒有把孩子教育好。這讓小麗頓時覺得尷尬萬分,她惱羞成怒,大力的拽女兒回家,誰知女兒手緊緊握著玩具,這樣的慣性下,把玩具攤拖到了地上。


“別打了,我不買了”,6歲女兒哭著求饒,失控的家長有多可怕!


這個舉動徹底讓小麗失去了理智,小麗嘴裡罵著,上去就對著孩子一頓毒打,越打女兒哭聲越大,小麗女兒被打的渾身是傷,女兒害怕極了,連忙喊道:“媽媽,我錯了,我不買了。”

聽到女兒的這句話,小麗逐漸恢復了理智,知道自己有些過火了,這個時候店員也趕緊出來制止了小麗。

其實毆打孩子這件事時有發生,這件事並不算特例,毆打孩子會很容易給孩子的童年造成心理陰影。

暴打孩子會引發哪些不良的效應呢?


“別打了,我不買了”,6歲女兒哭著求饒,失控的家長有多可怕!


1.缺乏安全感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他們唯一可以信賴和依靠的人。如果家長經常對他們拳打腳踢,可能讓孩子對於父母的印象發生改觀。孩子會覺得父母不再是自己依靠的人,從而變得沒有安全感,患得患失,這種性格讓孩子長大以後很難快速融入新的群體。

2.造成心理疾病

孩子的第一任導師就是父母,父母的行為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如果作為家長經常毆打自己的孩子,會讓孩子小的時候就產生心理陰影,或許會引發心理疾病。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教育孩,最好能把握住尺度。

3.導致信任危機

穩定的親子關係,源自於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相信任。可如果作為父母,經常性的暴打孩子,可能就把親子之間的互相信任給葬送了,從而導致信任危機。一旦孩子對父母不再信任,那麼再好的教育也起不到作用,連自己的父母都不相信的人,對其他人就更加懷疑。可見情緒失控暴打孩子,對孩子的心理影響有多大。


“別打了,我不買了”,6歲女兒哭著求饒,失控的家長有多可怕!


彥彥有話說:我懷疑曹操的生性多疑就是從小被父母打出來的。作為父母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如果與孩子出現意見分歧時,先做到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一下問題。教育孩,與孩子多做交流溝通是很重要的,管控自己的情緒,掌握教育技巧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