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竹籃九次空:山區魚塘拉網捕魚操作技術,告別光膀子撈魚

現在,養魚的人多了,不管是做專業養殖,還是個人養著吃吃玩玩,總能在各處看見那麼幾口魚塘。特別在一些山區、郊區,沒有幾口小魚塘好像少了些什麼。

小時候最喜歡過年了,一到大年三十,叔叔家的兩口魚塘就會放水捕魚,捕的魚既可以出售給同村人,又是年夜飯上少不了的菜餚。我和小夥伴最喜歡下魚塘了,追魚、抓魚、抓田雞、踩河蚌。那時候撈魚用竹籃或竹糞箕,還有用桶的,由於捕撈效率不行,還要請村裡人來抓魚,抓一下午,也就一起吃魚吃年夜飯了。連續好幾年,到叔叔家撈魚吃飯,似乎是約定俗成的事兒了。

其實,叔叔也有一個網,開始的時候是用網拉捕魚的,但網有點小,橫向里拉不過來,魚就往空出跑了。後來乾脆排幹水,甩開膀子撈魚,鄰里鄉間也得個樂呵,撈了魚也順便買了魚。

十次竹籃九次空:山區魚塘拉網捕魚操作技術,告別光膀子撈魚

現在想來,還是對拉網捕魚的技術沒有掌握。那麼,魚塘裡怎麼拉網捕魚呢。我們以山區小面積魚塘來作個討論。

一、選擇合適的網具

首先,漁網有長有短,要根據魚塘的寬窄來選擇。比如魚塘長15米,寬8米,那麼選擇11米左右的網就好。如果你的魚塘只有4米寬,10米長,那麼選擇6米長的漁網就好。太長了影響拉網操作,還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太短了會有漏網之魚。

其次,漁網有高有低,要根據水深來選擇。一般山區的魚塘水不會太深,多數在2米以下,而且拉網時為了好捕撈,都要先排出一部分水。所以網的高度在1.5米左右就可以。太低了魚會從上面越出。

最後,網眼有大有小,要根據魚的大小來選擇。漁網上的網洞稱為網眼或者網目。網眼的大小,可以決定拉魚的大小。比如網眼直徑在幾毫米的,可以用來拉魚苗魚種,網眼直徑在5釐米以上的,一般用來拉成魚。我們是要捕出成魚,選擇網眼在5釐米左右的漁網就好。如果選擇的漁網網眼太小,會拖動魚塘底下的淤泥,網會越拉越重,還可能損壞漁網;網眼太大則魚會鑽出去。

十次竹籃九次空:山區魚塘拉網捕魚操作技術,告別光膀子撈魚

這裡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我們山區的魚塘並不是規規則則、整整齊齊的長方形,有的呈橢圓,有的近似梯形,總之它們的邊是不規則的。這時候,網的長度就要根據魚塘最寬處來決定。一般,漁網的長度是魚塘最寬處的1.5-2倍即可。比如你的魚塘多數寬在4米左右,但最寬處達到7米,那麼你購買的漁網長度就要在11米到14米之間。

二、降低水位

提前把水排出,使塘水深1米左右。有的朋友問了,為什麼不直接排幹水呢。如果排幹了水,漁網基本上就不起作用了,漁網還是需要帶水操作。從另外一方面講,出於保護魚的目的,也不宜將水排幹。如果你需要乾塘,來年重新養殖,也可以先用網把魚拉捕得差不多時,再排幹水捕撈。

十次竹籃九次空:山區魚塘拉網捕魚操作技術,告別光膀子撈魚

三、拉網捕撈

首先,在魚塘邊把漁網整理好,打結、纏繞的地方要理順。

接著,一人抓住網的上端和下端,從魚塘的一頭下水,慢慢把漁網拖入魚塘。

然後,兩人用靠近池邊的腳踩住漁網下端,用手拉著漁網上端,同時緩慢前進。前進過程中要保證網始終被踩在腳下,並且緊緊挨著池邊。兩邊不能太鬆送,防止魚從低端逃走。

最後,到達魚塘的另一頭時,兩人一邊靠近,一邊用手握住網的上下端收網,並且始終踩住漁網下端,使下端儘量靠近池邊。當兩人靠近時及時收網,使網兜住魚即可。

四、注意事項

一是捕撈時多請幾個人幫忙,畢竟在水裡操作不方便,帶水操作也太重。

二是拉網捕撈一兩次最好,拉網太多容易造成魚受傷,或者攪動起底泥,使魚缺氧。

三是使用後的漁網要抖出雜物、清洗乾淨,晾曬乾後收好,以免造成損壞。

十次竹籃九次空:山區魚塘拉網捕魚操作技術,告別光膀子撈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