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輔導參加哈佛中國教育論壇 分享中國科技教育創新成果

<article>

中新網4月23日電 北京時間4月18日至20日,2020哈佛中國教育論壇正式舉行。猿輔導在線教育成為本屆哈佛中國教育論壇唯一戰略合作伙伴。

猿輔導參加哈佛中國教育論壇 分享中國科技教育創新成果
2019年哈佛中國教育論壇 哈佛大學會議現場

本屆論壇主題為“打破壁壘,深度對話,中國教育的契機和展望”,猿輔導公司旗下四位資深教育工作者與30餘位世界頂尖學者一起深入開展學術分享。

小猿搜題和猿題庫負責人Annie Chen在哈佛中國教育論壇發表了題為“科技重塑中國課後輔導市場”的演講。

Annie Chen本科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15年加入騰訊投資併購團隊,自18年起加入猿輔導。她首先向中外學者分享了疫情之下中國中小學生的在線學習熱潮,以及以猿輔導為代表的在線教育企業,為學生提供免費直播課、在線模考等學習幫助的公益舉措。

猿輔導參加哈佛中國教育論壇 分享中國科技教育創新成果
受疫情影響,哈佛中國教育論壇首次推出線上論壇;Annie Chen向世界專家學者分享中國經驗

在演講中,她強調學習並非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是需要自律的、是反“人性”的。藉助科技的力量,我們可以用人機互動全部或部分替代人人互動,帶來更加個性化的學習體驗,並讓學生獲得更多實時反饋,提升學習的效果。

在猿輔導網課APP,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實時與老師視頻連麥,及時解決學習問題,還可以通過拖曳、連線等互動操作來完成習題作答,增強了學習的沉浸感。老師能夠隨時發起隨堂測驗,及時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另外,虛擬金幣鼓勵可以讓孩子在整個課上都能持續保持很高的活躍度和積極性。

通過小猿搜題APP和猿題庫APP等在線學習產品,超過百億條形式多樣的學習數據被反饋到猿輔導網課APP。這些數據更好地幫助老師瞭解學生、改善教學,根據學生的個人需求調整課程設置和內容,並嘗試優化學生的學習路徑。

Annie進一步介紹道:“我們相信傳遞好的內容和服務仍然是教育的核心,科技在其中實現了增強效果,而非取代它們。並非每位學生的家庭都能負擔得起線下課後一對一輔導,但他們卻隨時隨地用得起我們提供的產品和內容。這樣一來,無論他們來自什麼地區、家庭、背景、社會階層,都能夠根據每個學生的需求定製課程並跟進他們的知識掌握情況。”

對於“猿輔導”的名字,她也做了生動的闡釋:“我們之所以叫‘猿’輔導,是因為我們堅信人類正是因為學習的能力才能進化到今天的模樣。如果書寫和印刷的廣泛應用帶來了教育的第一次科技革命,那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將會是第二次教育科技革命的催化劑。實現大規模‘個性教學’不再是空中樓閣。我們期待和國內外學術界及教育屆的朋友一同努力,攜手探索更多可能。”

猿輔導參加哈佛中國教育論壇 分享中國科技教育創新成果
猿輔導資深高三英語主講老師王大鵬

此外,猿輔導高三英語主講老師王大鵬、猿輔導小學輔導老師魏藝軒兩位一線資深老師也在論壇上分享了他們的在線教育故事。

王大鵬老師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任教20年,在2009年被北京市教委評為“北京市海淀區優秀教師”,2010年成為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問學者,2014年被北京市教委評為“北京市師德教師”。

在論壇上,王大鵬老師分享道:“在猿輔導,課前的研究是基於數據的;課上教學是基於數據的;學生上課的反饋同樣也是基於數據的。”“曾經,我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準備課程的內容,但現在,我可以利用小猿搜題的數據來為這門課做準備,根據學生搜索最多的重難點,來確定講課的重點是什麼。此外,猿輔導還可以讓授課老師在一秒鐘內收集並整合近萬名學生的測試題答案。這種方式增加了老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瞭解,也幫助學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結合自己線上和線下的豐富工作經驗,王老師介紹。

猿輔導在線教育不僅持續在個性化學習體驗的方向上持續探索,同時也為學生提供更溫情的陪伴與服務。

魏藝軒老師認為:“教師不僅是傳授知識給學生的職業,也是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橋樑。在疫情期間,許多武漢學生無法外出上學,在線課程成為他們的重要學習方式。作為猿輔導的輔導老師,我們可以突破地理限制陪伴孩子度過這段時期,不僅要教他們知識,也要讓他們感到陪伴和安慰,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此外,猿輔導劍橋英語體系主講老師莫天慧在哈佛中國教育論壇的招聘宣講會上,為聆聽講座的中外學生們直播分享了大量的職場乾貨。莫天慧本科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碩士畢業於哈佛大學國際教育政策專業。此次她分享的內容涵蓋畢業時職業選擇的困惑,選擇在線教育的原因以及職業規劃等。

哈佛中國教育論壇是北美高校中關於中國教育享譽盛名的年度大會,旨在連接中美教育實踐者、學者、政策制定者及各界人士,促進與中國教育相關的討論並展示成果。

猿輔導在線教育始終關注與國際頂尖教育學者交流,探索通過“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教育的溫度,讓學生真正地愛上學習。

/<artic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