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潭鄉雨龍村:種玫瑰美了鄉村鼓了錢袋

在峨山縣大龍潭鄉雨龍村,250餘畝玫瑰花含苞欲放,即將進入採摘期。自2013年底種下金邊玫瑰以來,玫瑰種植成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產銷合作實現增收創收

循著花香,記者找到了準備烘烤玫瑰的花農方順旺。方順旺笑著告訴記者,他正準備烘烤的品種是墨紅,這個品種的玫瑰花苞大、顏色暗紅、味道香中帶甜,鋪滿三盤能烤出一公斤乾花,主要用於泡茶。遇上行情好的時候,可以賣到180元一公斤。2019年,方順旺的3畝玫瑰花收入達4萬多元。

據峨山縣雲翔玫瑰專業產銷合作社負責人鄭三軍介紹,2013年底,他與方順旺等10多戶種植戶在雨龍村培育金邊玫瑰,2014年初收穫了第一批花苞。從自然晾曬到使用烤箱烘乾,鄭三軍帶領種植戶進行了反覆試驗,現在鄭三軍能辨識植株健康狀況、烘烤技術疏漏,還教會了種植戶如何改進品種。不少村民看到了跟著鄭三軍種植食用玫瑰的廣闊前景,也開始種植玫瑰。2017年7月,鄭三軍與方順旺等60多人共同成立了峨山縣雲翔玫瑰專業產銷合作社,不僅帶動了大龍潭鄉及附近幾個鄉鎮的玫瑰種植產銷,還通過電商營銷,將業務擴展到了景洪、大理、紅河等地,增強了花農的種植信心。

技術幫扶助力脫貧致富

記者來到建檔立卡戶方順生家中。先天殘疾的方順生是家中唯一的勞動力。方順生告訴記者,2015年,行動不便的他跟著大家種起了食用玫瑰,以前種玉米等農作物收益在5000元上下的土地,如今收入近萬元。現在,方順生已實現脫貧,寬敞明亮的住房、紅色小轎車、乖巧懂事的女兒……這樣的日子讓方順生覺得有盼頭。

“食用玫瑰種植讓花農們體會到了種植輕鬆、產值可觀等優勢。”雨龍村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普長雲說,雨龍村有60餘戶220人,玫瑰種植面積從10餘畝擴展到250畝,種植人員從10餘人增加到了百餘人,人均收入也從2012年的6000多元增加到了現在的1萬餘元。食用玫瑰的種植讓花農們嚐到了甜頭,也讓全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沈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