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逐漸影響電商產業鏈“獨角獸”執御遭供應商催討貨款

疫情逐漸影響電商產業鏈“獨角獸”執御遭供應商催討貨款

疫情下部分跨境電商龍頭企業遭遇困境。近日,曾經的“獨角獸”電商——執御,遭供應商催討貨款引發業內熱議。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出口跨境電商可能要咬緊牙關。

曾經被稱為“獨角獸”

如今卻陷入爭議

日前,有執御員工發文字投訴稱公司變相裁員,引發外界關注和熱議。公開資料顯示,執御是一家電商平臺,曾經被稱為獨角獸。這是繼2019年社交電商“淘集集”因資金流斷裂,拖欠商戶貨款最終導致申請“破產”後,又一家拖欠供應商款項的電商獨角獸企業。

4月初,執御創始人兼CEO李海燕針對諸多供應商催問貨款問題發表公開信。對於沒有按期付清供應商的貨款,李海燕表示,願通過債轉股或分期付款辦法的方法,與供應商協商解決,並且會在4月10日前給有關方案細節。其在回應拖欠貨款時表示,拖欠供應商款項主要由於沙特疫情陡升,造成跨境物流通道受到擠壓,成本異常高企,當地戒嚴、封城,造成本地物流效率、簽收率降低,一些非生活必需品銷量下滑,這些因素都造成平臺運營出現一些困難,資金壓力相應增大。公司正在進行新一輪的戰略融資來輸血,目前已有積極進展。

截至目前執御已經獲得六輪融資,融資總額超14.6億元。在估值上,執御早在2018年獲C輪融資時估值就超10億美元,成為專注出海電商領域“獨角獸”企業。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對華商報記者分析,疫情對跨境電商企業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執御因自身資金鍊跟不上,造成拖欠供應商款項。

一季度互聯網投融資下探

部分電商企業面臨新問題

日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互聯網運行分析團隊發佈了《2020年一季度互聯網投融資運行情況》報告,一季度,國內與全球互聯網投融資均延續下探走勢,活躍度和總金額同比、環比呈現加速下滑的態勢。疫情對全球影響正逐漸顯現。3月份以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呈加速蔓延態勢,單月投融資案例數同比降幅擴大為1、2月份的兩倍,融資金額也呈現逐月遞減走勢。

“在疫情籠罩的當下,電商企業迎來大考,一些跨境電商可能面臨生死劫。”張周平對華商報記者分析,產業投融資情況不太樂觀,今年前一季度,出口跨境電商有一家獲得融資,資本市場對此也持謹慎態度。

從1月底起,新冠疫情對跨境電商企業的影響在工廠生產、物流運輸、供應鏈等各個環節體現出來。從公開新聞報道看,3月17日起,亞馬遜緊急宣佈暫停美國、意大利、法國等國FBA非生活必需品和醫療用品入庫。訂單下滑是跨境電商企業遭遇的另一個重創,對跨境電商企業來說,物流方面受到的影響是即刻顯現的,但人員、資金、貨源等方面的問題卻是逐漸凸顯的,這一環套一環的影響是比較深遠的。

那麼,受影響企業應該怎樣應對?張周平提出了三條建議,一是出口轉內銷。面對海外市場受疫情影響貨物難以送達等因素,跨境電商企業可根據企業自身經營產品特性擴大內銷的比例,減少損失。二是商業包機。物流受阻是影響跨境電商經營的重要因素,組團商業包機可一定程度上緩解物流難題。三是調整運營策略,例如:減少廣告預算,減少優惠券額度,分階段適度調高銷售價格等。

物流配送依舊是行業痛點

企業要兼顧內外

不少人喜歡通過進口跨境電商購物,帶動了跨境電商交易規模不斷攀升,但也出現一些新問題,有的運費收取高、商品質量問題多、訂單難取消、退款難。

根據此前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2019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跨境電商網購投訴佔網絡消費整體投訴的7.13%。其中,跨境商品真假難辨、流通信息不透明、物流慢、退換貨困難等一系列問題困擾著消費者,是跨境電商平臺在提升用戶體驗方面必須跨越的門檻。此外,跨境交易還存在部分跨境經銷商真假摻賣、不提供售後、私下交易、現金交易以逃避監管,以及侵犯知識產權等問題。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表示,跨境電商平臺用戶投訴的多少與其發展模式有直接關係。跨境網購消費糾紛頻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消費者認知問題,很多消費者剛開始接觸跨境網購,對於跨境網購不能提供國內意義上的發票,且難以判斷商品的真假,導致很多商家以提供正規發票等問題誘導消費,產生系列消費問題。

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建議,在這特殊的時刻,呼籲跨境電商產業鏈上下游抱團共渡難關。張周平表示,曾經的“獨角獸”電商執御遭供應商催討貨款事件也給其他企業提了個醒,一是要合理儲備企業的現金流;二是要認識到佈局海外倉的重要性並積極行動。 華商報記者 黃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