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詢美國的實時疫情?

我鼓勵適當輸出情緒,畢竟牆外面有些人對我們也不是很友善,總不能光任憑他們顛倒黑白,我們這邊連個屁都不敢放,輿論戰很重要。

但我反對長期、持續輸出情緒,因為容易讓我們失去理性,長此以往,我們會變的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就跟現在的某些美國人似的,而且還容易對那些思想尚不成熟的年輕人造成不好的影響。

其實關於美國疫情的問題每天都能上熱榜,但至於底下的評論到底有多大價值,我個人是持觀望態度的。

我個人認為,想了解美國和紐約州的疫情最新情況以及未來發展形勢,與其在知乎上看那些缺乏傳染病防疫知識/格局不夠的知乎兒口嗨,還不如多看看牆外面美國醫學界是怎麼預測本國的疫情的。

而國外的權威網站是我們瞭解美國疫情實際情況/最新情況/未來情況最好的工具。這裡說明一點,想了解美國疫情的最新情況,國內的所有網站都不好用,更新速度慢如蛤——就跟美國那邊更新我們這邊的數據一樣。

在此,我給大家推薦三個網站——全部都是美國那邊查詢本國實時疫情的最好的網站。

第一個

是華人用的比較多的,由美國華人開發的“一畝三分地”網站,其對應的美國/加拿大疫情板塊網址是:

COVID-19/Coronavirus Real Time Updates With Credible Sources in US and Canada | 1Point3Acres​coronavirus.1point3acres.com

這個網站特別設立了中文/英文兩個版本,英語不好的可以選擇中文版查詢使用。這個網站牛逼的地方就在於它的精細程度和實時更新速度——在這裡你不但能看到美國各個州的最新數據,還能看到州下面的市/縣的最新疫情數據。

如何查詢美國的實時疫情?


第二個是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網站,據說是facebook技術大牛們做的網站,這個是美國人用的最多的。裡面有很多可視化的數據,非常強大,你點每一個數據圖都可以看到很多子內容。上這個網站不要用fq軟件,否則速度反而會變慢。

當然,我前面說了,美國這邊的網站也是對本國的疫情數據更新的很快,對其他國家的更新速度一般。

網址是:

COVID-19 Map​coronavirus.jhu.edu

如何查詢美國的實時疫情?


第三個是美國政府和醫療系統參考的數據模型網站,按照這個網站的預測,美國國內目前需要病床94249張(缺少15852張),其中IUC病房需要19438張(缺少9047張),多功能呼吸機需要16524臺(缺少數量未統計)。根據這個網站的數據模型顯示,當地時間2020年4月12日,美國將迎來單日死亡數量最高點——單日死亡人數將達到2212人,當然,這個數字只是模型給出的區間內的一個預估數字(區間為894-5115人,意思是這一天最多可能死5115人,最少894人)。按照網站的模型,美國單日死亡數字歸零的時間點應該是6月中下旬,那也是很多人預計的美國社會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時間。

如何查詢美國的實時疫情?

點擊看大圖

另外,網站還給出了對美國最終因疫情死亡人數的預測,同樣是個區間:31221人-126543人之間,60415人則是對具體死亡人數的預估。

如何查詢美國的實時疫情?

點擊看大圖

網站沒有對美國最終確診人數作預測,但是目前為止美國的死亡率是3.4%,考慮到還有4天迎來單日死亡人數的巔峰,我們可以按照3.5%的死亡率來倒推最終確診人數

:60415×100/3.5=172.6萬人。

當然,這個網站對最終結果的預測每一天都在隨著疫情的最新情況而更新,因此只是一個參考模型,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網址如下:

IHME | COVID-19 Projections​covid19.healthdata.org


我姐現在在紐約州的一家醫院工作(非一線崗),根據她的說法:目前情況很糟糕,但沒有某些人說的那麼糟糕。紐約州現在所有的醫院都在待命,一旦疫情需要,就必須馬上把床位空出來。

現在紐約州實行居家隔離策略,但他們的隔離不如我們這邊徹底——居民依然可以在小區裡散步遛狗,已經自由散漫慣了的美國人出來散步的反而比以往還要多,他們實在是在屋裡憋不住。

紐約的公共交通系統依然在運營,很多行業還在正常運行,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紐約寸土寸金,很多人買不起私家車,你不讓他們乘坐公共交通,他們就沒法工作、沒法生活,作為世界金融中心,讓這裡完全停產停業是不可能的——新冠固然可怕,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同樣可怕。

現在紐約的很多私企已經虧慘了,強制部分員工無薪休假,不然估計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了。

不僅是紐約——美國全國申請失業人口數量都在暴增。

今年的全球性經濟危機已經不可避免,像我們這樣政府如此堅挺強大的國家,今年的1000萬大學生如何就業、失業人口如何再就業都是個很大的難題,更別提那些私人資本主導的西方國家了。

2020年,註定是艱苦的一年,沒多少人能獨善其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