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美好的孩子,不需要一對parents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對婚姻的理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感情的真諦。可惜仍然有九成的人覺得感情出問題,其中的八成的人會考慮離婚,裡面又有七成的人為了孩子不會離婚。

我們都太自以為是了,尤其是這種預測未來方式的自以為是,使得我們忽略已經存在的感受,覺得自己是為了某些未發生的好事情而活。

自以為是

父母生孩子,父母養孩子,父母教孩子。從因果論的角度,我們不吝於讚揚父母的偉大,我們不質疑父母愛的真心。

但是,那只是自然界賦予的繁衍生息的能力而已。老鷹生鷹崽,教崽飛翔;老虎生虎崽,教崽捕獵;猩猩生猩崽,教崽攀爬。如果那能定義偉大和真心,那麼人就要與動物共享這份榮耀。

一份被自然界所有物種共享的榮耀,就不再是榮耀了,它們丟失了想要定義的特殊意義。我們總把生命的特性,解讀為生命的意義,把“就是這樣”歸因為“為了這樣”,瞬間充滿了犧牲的感覺。犧牲讓我們覺得自己很偉大。

內心美好的孩子,不需要一對parents

妄自菲薄

如果說父母不偉大,那絕對是最差的自我否定。父母的偉大,不在於他們為了孩子犧牲多少,而在於他們用自然賦予的能力克服自然規律的壯舉。

父母也只是自然界普通的一個物種而已,他們無法拜託自然給生命賦予的開心、恐懼、生氣等情緒,卻可以利用邏輯思維能力,給孩子創造更優質的環境,讓他們展現美妙的生命力。

這個過程離不開父母滿足自己開心,避免自己恐懼等前提,而且這不是誰為了誰誰,生命本身就是這樣的過程。

內心美好的孩子,不需要一對parents

可恨的思維

我們不自以為是,也不用妄自菲薄。

父母要做的是讓自己的內心美好,不阻礙孩子內心純甄的美好。

內心美好的人,體驗美好的事,人和事在一連串的內在聯繫中組成美好的環境,不是因為“為了誰”這個目的建設得來的。

這要求父母在生活中減少“歸因”思維的使用。其一,自己的生命以及自己的意識永遠是做事的最底層動力;其二,孩子是個獨立的生命體,他所體驗的就是生命,而不需要任何原因。

父母自我思考的時候,不要太多“為了孩子…”要做什麼,而是要聽到自己內心的追求,為自己做什麼讓自己開心。與孩子互動時,不要太多“你為什麼…”和“因為…”,而是要看到孩子體驗了什麼,感受是怎樣的。

通過釋放自己的真,保持內心的美,父母就能多看到孩子的美好,從而保護孩子內心美好的思維方式。

所以說,這裡沒婚姻什麼事,也沒parents什麼事。

打臉的事實

我能列舉很多正反兩面的例子,佐證自己的觀點,來反擊那些毫無證據的因果關係——為了孩子好,要忍耐包容,不要離婚。

  • 勒布朗 詹姆斯

LBJ在籃球界是一個曠世奇才,高中時期就上了美國著名體育雜誌《體育畫報》的封面,成為歷史第一人。當大多數同齡人還一臉稚嫩,做著高中生都在做的事情時,他就生活在閃亮的聚光燈下,被媒體稱為“天選之子(The chosen one)”。當大多數同齡人還在向父母伸手要零花錢時,耐克公司就為他獻上了數千萬美元的代言合同,還被他拒絕了。

然後是進入NBA後兌現天賦、精彩絕倫的球場表現,一路打破各種記錄,收下MVP、總冠軍等等榮耀。不僅如此,他還沒有醜聞,家庭幸福。

然後我們習慣性地問自己:他到底出生在怎樣的家庭,有怎樣優秀的父母,可以這麼成功。

於是我們去網上翻出他的童年經歷,得到另一個讓我們失望的事實。LBJ出生開始就沒有父親的陪伴,也不知道父親是誰。5-8歲,搬了12次家,沒有上學。然後才是後面的動人故事。

內心美好的孩子,不需要一對parents
  • 史蒂芬 庫裡

庫裡則是NBA中,另一個版本的詹姆斯。他因為肉眼可見的身體天賦太過普通,一度無法申請到大學。即便後來成為黑馬,殺入NCAA決賽圈八強,一分飲恨,止步在四強之前,也不被太多球隊看好。

內心美好的孩子,不需要一對parents

然後是進入NBA後,經歷傷病差點報銷職業生涯,再到13年開始帶隊狂奔。五年五進總決賽,拿下全票MVP,打破各種三分記錄,獲得三個總冠軍。以自己的方式,改寫了籃球比賽的歷史進程,成為需求年輕人的榜樣。同時,他也沒有醜聞,家庭幸福甜蜜。

我們同樣會去找原因,是怎樣的家庭,怎樣的父母,造就了庫裡。

看過庫裡的歷史紀錄片,或者現在百度一下,我們這一次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庫裡的父母感情和諧,家庭幸福,經濟條件不俗。

內心美好的孩子,不需要一對parents
  • 楊瑞立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收到了消息推送:初三女孩中考前被父親殺害。多麼觸目驚心的標題,我甚至都不用看新聞的詳細內容,就知道它足夠佐證我的觀點。

如果可以,我不想要這個論據。可是生命沒有如果,我們所體驗的就是生命,不需要任何理由,無論好壞。

內心美好的孩子,不需要一對parents
  • 你身邊的人或你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很多例子,甚至我們自己就是故事的主人公。

父母是否雙全,有爹沒爹,有好爹壞爹,都不構成孩子幸福與否的決定因素。

怕什麼

說說我自己的故事。

我與妻子的婚姻關係前幾年一直不好,從她懷孕開始我們就小吵不斷,大吵相伴。女兒出生後,我們知道吵架對孩子不好,卻依然吵吵鬧鬧,甚至變本加厲。很多次我因為失去控制,在她面前摔打東西,嚇得她戰戰兢兢。事後,我們都很後悔,卻依然沒有改善。

記得有一次,我們夫妻兩個又在她面前大吵一架,把她嚇到被子裡面去了。我因為太難受,邊哭邊捶地板。這個時候我女兒居然跑過來抱著我,哭著說:“好了好了,爸爸不要哭。”然後又跑過她媽媽那裡:“好了好了,媽媽不要吵了。”我能感受到她的害怕,她當時才三歲八個月啊!她的行為真的讓我的心痛上加痛,淚水更是不斷湧出來。

內心美好的孩子,不需要一對parents

即便這樣,我們的關係也沒有改善太多。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覺得:自己終於在父親的付出上超過了員工的付出,感覺特別幸福。這種感悟來得很突然,也徹底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

現在我不再嘗試歸因總結,我的思維變得很簡單直接:做什麼讓自己內心覺得美好,我就直接去做;什麼事讓自己內心不舒服了,我就直接說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我的情緒不容易擴大負面影響,當時的情緒只留在當時。

內心美好的孩子,不需要一對parents

然後是最近一次吵架,妻子跟女兒說要和我離婚,隔天在飯桌上,女兒突然說:“你們吵架,我們還是一家人的。”我們兩個不約而同地驚訝對視,一個四歲半的娃兒,怎麼有這樣的認識。緊接著她又說出更讓我們驚訝和深思的話:“我覺得你們吵架離婚好搞笑,嘿嘿,好可憐。”嘴角上揚,一副奸笑的表情取笑我們。

她不會聽到我們離婚而害怕,即便她媽媽跟她解釋過只能跟著一個人。想起她那個笑臉,我就能感受到她的內心多麼美好。

幸福就是你不會害怕不知道怎麼辦,因為你已經知道怎麼做讓內心舒服。

內心美好的孩子不怕父母離婚!

真的真愛

真要為了孩子,那就停止自己所謂的教育,大部分教育只是父母的自以為是,效果僅僅是破壞了孩子內心的純甄之美。父母最偉大之處,在於找回自己內心的美好,同時保護好孩子的。

如果做不到,孩子寧願不要parents,更別說一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