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轉學?!從瞭解到決定,僅用了13天

轉學歌爾

從瞭解到決定 僅僅用了13天

初識德生老師,是在藍色智谷。

初三轉學?!從瞭解到決定,僅用了13天

那時雖然對歌爾學校有所瞭解,知道這裡有一批優秀的老師——諸如教語文的特級教師李波老師,教物理的省教學能手許春高老師,教地理的齊魯名師蘇國勇老師等,但因為時間倉促,始終還在猶豫是否為女兒轉學,畢竟初三是經不起折騰的關鍵時期。


然而女兒在瞭解歌爾學校的教學理念後,想嘗試一下新環境,我便陪著女兒一起,來到了當時歌爾學校的辦公處(藍色智谷)。


閒來無事在辦公區溜達,辦公室裡走出一位一米八幾大個子的老師,短暫交流後的第一印象:正直,沉穩,感覺很踏實。後來得知,此人正是德生老師。


初三轉學?!從瞭解到決定,僅用了13天

之前在公眾號也看過專門介紹德生老師的文章:18年高中教學經驗,14年高三畢業班班主任,平日裡和學生一塊吃飯、聊天、談學習方法;高考期間睡在男生宿舍,解決學生的考前焦慮;2005年,因所帶班級21人考入重點大學而引起轟動……


但文章中對我觸動最大的卻是他的一段話:“今天在歌爾,我即將遇到的每一名學生,都將是與我一起成長的關鍵人物。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傾其所有,得天下英才而育,化璞為瑅,培養國家和社會的棟樑之才。”


此時的我,心裡存了一份期盼,希望他能做女兒初三關鍵期的導師。當天我便下決心讓女兒做一次“小白鼠”,在初三的關鍵期轉學到歌爾。


從瞭解到決定,僅僅用了13天。


步入正軌

以老師付出為依託的幸福生活


歌爾學校中學部要求孩子們住校,開學一週的軍訓時光,讓多少家長忐忑、掛念。然而當德生老師發來照片,家長們看見——孩子們吃得好,餐廳每天換著花樣增加營養;孩子們睡得好,全是松木配置的宿舍間,配備一應俱全;上課的氛圍好,老師們用心,加上班額小,一切都很融洽;學校管理嚴格,剛開始耿帥校長和老師們一直輪番陪同孩子們適應學習和生活,他們的記錄裡時常出現深夜和清晨的校園影像。


初三轉學?!從瞭解到決定,僅用了13天

初三轉學?!從瞭解到決定,僅用了13天

軍訓結束後,一切都慢慢步入正軌,家長的心也逐漸放下,開啟了幸福的“養豬”生活:不用早起給孩子們做飯,送學校,不用晚上匆匆忙忙接孩子回家,不用催促孩子快點完成作業、早點休息……終於有時間培養點自己的愛好,享受美好生活。我明白家長的幸福生活都是以老師們的辛勤付出為依託。


打破常規

讓實驗和思維充斥著化學課堂


“化學是一門需要打破常規,從實驗中觀察、操作和培養興趣的學科。”德生老師之前一直在高中教化學,深知初中與高中的化學斷層來自於缺少了以實驗為載體的思維訓練。


初三轉學?!從瞭解到決定,僅用了13天

女兒回來說,開學前三週他們一直在做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通過實驗瞭解化學元素,化學反應。孩子們沒有經歷背元素週期表的過程,但對每種元素都很熟悉。化學作為新接觸的一門學科,已經完全打開了孩子們求知的大門。


初三轉學?!從瞭解到決定,僅用了13天


第五週,德生老師放手讓孩子們分組自制氧氣。從上網查資料、實驗設計到製出成品,女兒那個組在前三次都沒成功。下晚自習以後,在組員的要求下,德生老師一直陪著孩子把氧氣製取成功。那天晚上,空氣裡飄蕩的都是孩子們成功的喜悅與氧氣的清新。


緣,來如此

請記住他的名字--劉德生


德生老師還特別“護犢子”,這個班22個學生都是他的“犢子”。家長的焦慮,遇到德生老師的欣賞和明朗也逐漸敗下陣來。


在他眼裡,22個孩子都有閃光點,每個孩子都很努力。當然他並不慣著這些“犢子”。疫情期間,發現孩子們狀態不對,他會單獨找他們談心。也有家長實在束手無策,直接把孩子丟給德生老師。在家長和孩子們的心裡,德生老師已經是“萬能牌”的老師,承載了太多的信任和依賴。


初三轉學?!從瞭解到決定,僅用了13天


由於疫情原因,今年中考時間也許會延遲,可能是命中註定讓孩子們跟德生老師再多待一段時間。很遺憾歌爾學校還沒開辦高中,將來不知道哪個幸運兒和幸運的家長可以遇到如此優秀的老師。請記住他的名字--劉德生。


人生有無數次的機緣,也許一次機緣可以影響孩子很長時間甚至一生。而女兒初三的學習生活,正是因為遇到了一位位如德生老師般無私付出的歌爾老師們而閃爍光彩,我在心底釋然:緣,來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