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滋年味‖甜甜蜜蜜送灶君

灶君,就是灶王爺,我鄉稱作“灶界菩薩”。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是灶君上天述職的日子,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王爺上天。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灶君要把這家人一年裡的善惡之行報告給玉皇大帝。為了讓灶君在玉皇大帝面前說點好聽的話,這就有了臘月二十三送灶祭灶的習俗。中國幅員遼闊,祭灶的習俗各地會不一樣。但大多數地方有粘糖瓜的習俗。我們杭嘉湖地區的祭灶似乎還很特別,這天祭灶用的是南瓜糯米飯。我們叫廿三糯米飯。

年滋年味‖甜甜蜜蜜送灶君

臘月二十三一早起床,切好南瓜,淘好糯米,然後就放在鍋子裡燒。糯米沒有漲性,南瓜還有水分,所以燒糯米飯時水不要放太多,多了就成厚粥了。燒好飯,拿飯鏟把糯米飯和南瓜再攪拌下。攪拌時放糖,當然是白砂糖。我們小時候白砂糖金貴,都是憑票供應的。沒辦法,為了讓糯米飯甜一點,就放點糖精。當然,現在都放糖。

祭灶時,盛一碗南瓜糯米飯放在灶頭上。在燭臺上插倆根紅蠟燭,再點三支香。蠟燭火焰搖曳著光,三根香冒著縷縷青煙,霎時,室內瀰漫著檀香的味道。祭灶時,這蠟燭和香不可掐滅,燒完為止。這南瓜糯米飯和其它地方的粘糖瓜的意思一個樣。就是灶君吃了這甜甜的南瓜糯米飯,希望灶君菩薩在玉皇大帝那兒說點甜蜜的話,不足之處還請多多包涵。新的一年還會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工作生活,老年人身體健康,當家人勤儉持家,小孩子學好做人學會知識。一家人和和睦睦,家業興旺啊。

年滋年味‖甜甜蜜蜜送灶君

在杭嘉湖地區的農村,原先每家每戶都有一個灶頭。灶頭一般為兩眼灶或三眼灶。三眼灶靠裡面還有兩眼小灶。鍋子為尺四大小。三眼灶最外面的一口鍋為尺六大小,叫尺六鍋子,一般是炒菜用的。中間為尺八鍋子,是燒飯用的。最後,右手邊是隻兩尺鍋子。灶頭上還畫有圖案,寫上“火燭小心”等字樣。灶頭煙囪旁邊的灶牆上,貼上灶君的畫,有江南的特點。

現如今,農村還是有灶頭的,只是不常用,因為大家都用上液化氣灶了。城裡有廚房間,但沒有那種灶頭,有的就是煤氣灶電磁爐什麼的。我們在城裡二十年多了,也沒祭過灶,也沒那種儀式。祭灶鄉下現在還有,但現在鄉下農村不祭灶的人家也很多。

灶王爺臘月二十三上天去了,如果這天下雨,那他是溼著腳去的,來年大年初一他要回來的。我們這有“溼腳上天干腳落地”這麼一說。什麼意思呢?就是灶君二十三上天如果天下雨,那麼正月初一回來時就是晴天。這有什麼根據,誰也說不上來。不過,我曾留意過幾年,這話真的很靈驗。

臘月二十三,小年夜,過了農曆二十三,大家都準備過年的事了,這過年的味也越來越濃了。

年滋年味‖甜甜蜜蜜送灶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