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女子誤入洞天,卻因姿色平庸而被嫌棄

民國十年秋,風殘人寂,歲落半途。

皋豐女子陸氏歸途,乘一驢車,有一腳伕。待至山間,有急而著腳伕停駐,入樊叢解急。待其出時,腳伕與那驢車竟已不知所往。

故事:女子誤入洞天,卻因姿色平庸而被嫌棄


無奈之際,陸氏沿途往家歸,至夜乃行三里許。

夜至不安時,陸氏忽聞路側歌舞聲作。遂往以求度夜。

行得數步,得見數輛馬車。那馬車圍聚,內有歌舞聲四起。

陸氏不疑它作,上前叩問。

少頃方有一年輕男子出,著意陸氏何事。

陸氏忙言明原委,望能收其如此過夜。

那年輕男子甚是妖魅,渾不似尋常人家公子哥,倒有幾分戲伶作派。

見陸氏急切,也不便自作主,故使其稍等,便回身復入馬車。

彼時歌舞聲止,周遭靜寂。

繁夜星空,萬籟而俱寧。聲風如故,落葉無形。

陸氏久置不聞聲息,遂具膽往前,期與其主議。

挑簾而入,方知其內有洞天,全不似人間俗色。

陸氏年餘三十,姿色平常,日常亦多強橫。尤以民國之年,民風俱異。自是不懼塵囂,竟也大膽入其車內。

哪得車內香飄四處,歌舞未停。

久走山路,正是飢渴。遂陸氏逐味而往,漸入洞天深處。

不知行幾里許,便見數男女圍坐,正談笑間論歌舞。周有樂聲起,竟不得聞其源。

故事:女子誤入洞天,卻因姿色平庸而被嫌棄


陸氏上前,開言己之遭遇,望能捨其食裹腹。

不想一婦人行出,對陸氏評析而後,方言:色庸質平,年歲又長,不堪其憐。

陸氏大怒,心言如今多聞女子不以顏色,又何言依色取人。想她亦是強橫性子,故也不堪示弱,具膽反詰:時年新政,世間女子也得新尚。可入學堂,可讀洋學,可往洋人之地,學洋人之科學。又何聞以色取人,以年歲待憐。

婦人奇蹙,回首以徵同道。

遂又出一老叟,踱步於前,手捻長鬚,作聖人狀。稍作沉吟,方言:古以往之,女子無才方為德。爾等學之,盡取西洋之糟粕,而舍古賢之精粹。棄以東聖為賢,僅以西本為尊。長此既往,忘祖而背德,又何言新政新尚!

陸氏回敬:老先生怎可作此言,怎可不見新尚之確確,新學之實用。古以言無際用,雖使人明理,卻勿育人明義。新學析萬物於常理,解古往之惑,教萬民識天地。凡此種種,皆不曾以色取義。老先生雖明古禮,然慫俗念,仍乃不明禮、不明義,於天地間又有何可期?

老叟言阻,拽須而立。

那方遂又出一中年男子,顏面光潔。著長衫青袖,素潔而持。見陸氏後,先行一禮,繼而曰:聽君之言,已可登堂受某等款待。此前意有考校,因聽聞世間新變。然亦有一事未明,仍期解惑。

陸氏見來人持禮,忙謹言回禮,怕失其禮數。

男子繼而曰:新學析萬物,可曾解眾生俱惑?古義雖因時成舊,可曾失其本意?世間萬物,皆出細末其理。人得識天地,俱從古今所累!棄古而研新,舍義而究其表,又何堪明義?

故事:女子誤入洞天,卻因姿色平庸而被嫌棄


陸氏低蹙,良久言說:先生所問,皆出其理。新學亦未能解眾生惑,但道明其根本。古義其賢明,迄今仍為聖言。古往累萬世之識,方有今日之學著。小女子未敢盡棄,想來有識之人亦不會棄。學新而念古,遵賢而辟世。世間終為不以顏取賢,而以識論短長!

男子行禮,曰:高議!

遂迎陸氏入得席間,享那四溢美食。

席散之際,陸氏突聞有人呼其姓名,遂尋聲而往,不覺走出洞天。只見其家人正尋來,約有百人。

至此方知,那車伕久等不見,於是即往其家中告知。陸氏族親甚眾,方有此百人尋來。

陸氏忙說明原委,殊不知所出之處竟為竹林,又何曾有馬車,更不得見洞天。

其後方為怪談,再不得言起……


故事:女子誤入洞天,卻因姿色平庸而被嫌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