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把“質量管理”劃分了幾個等級,來,對號入個座!

世界著名的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公司,對167家日本、歐洲和美國的企業進行了一項跟蹤調查,考察質量管理對企業經營成敗的影響。

麥肯錫把“質量管理”劃分了幾個等級,來,對號入個座!

京特·隆美爾在《質量爍金》一書中對調查結果進行了總結,按照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及其對應的質量績效水平,將質量管理分為四個等級,即質量檢驗級質量保證級質量預防級質量卓越級


第一級 質量檢驗


麥肯錫把“質量管理”劃分了幾個等級,來,對號入個座!

質量檢驗級企業通過檢驗等程序保證產品質量,產品生產出來以後,由檢驗員根據既定的規範核查產品是否滿足規格要求。該級別沒有質量管理,產品質量優劣只有檢驗後才知道。


❖管理特徵


1、通過檢驗保證上道工序質量、出廠產品質量;


2、缺乏質量意識和專業知識;


3、對質量的要求僅限於廢品率和返工率;


4、高層管理者不參與質量活動,通常只介入重要顧客意見的處理過程;


5、質量管理職能與其他職能分離,幾乎由質量檢驗部獨立負責產品質量。


❖質量與可靠性技術應用


1、主要應用檢驗技術;


2、在生產過程中應用了有限的預防措施,只佔質量成本的13%;


3、不瞭解使生產過程穩定的措施方法。


❖質量業績水平


1. 平均缺陷率:≈4800ppm(即0.48%注:ppm—百萬分之缺陷率)

2. 廢品率:>5%

3. 返工率:>3%

4. 過程能力指數Cpk:沒有測定


❖其他具體表現


1、處於這一級的企業保證質量的主要方式是進行臨時性和最後階段檢查,然後消除次品。


2、質量功能與其他功能分離,幾乎由獨立部門負責產品質量。


3、這些企業的最終產品容易出現重大缺陷。


4、研究開發工作同生產幾乎相互完全脫節。


第二級 質量保證


麥肯錫把“質量管理”劃分了幾個等級,來,對號入個座!

質量保證級企業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就已經開始注意保證產品質量,質量目標由生產部門來實現,在生產過程中就開始關注工藝和流程,質量管理的重點轉移至製造領域,質量管理水平較低。


❖管理特徵


1、注重在生產過程中保證質量;


2、設定質量目標,並主要通過生產製造部門實現;


3、開始測量生產和製造工藝流程的穩定性;


4、高層管理者不深入參與質量活動;


5、沒有考慮產品設計與生產工藝之間的影響。


❖質量與可靠性技術應用


1、使用了基於數據的分析技術,如:Pareto圖、因果圖、SPC、生產過程的風險分析等,但僅一般性地用於提高生產過程的質量;


2、應用QFD、田口方法、實驗設計等“質量設計”方法,但沒有系統地被採用。


❖質量業績水平


1.平均缺陷率:≈900ppm

2.廢品率:≈3.1%

3.返工率:≈2.7%

4.過程能力指數Cpk:<1.33


❖其他具體表現


1、質量目標主要通過生產部門實現,通過生產部門進行生產工藝的優化和穩定化。


2、Cpk(工序能力指數)通常低於1.33。


3、服務質量已經明確,設計質量的測定標準還沒有確定。


4、企業處於質量保證級的比例最高。


第三級 質量預防


麥肯錫把“質量管理”劃分了幾個等級,來,對號入個座!

質量預防級的企業在產品設計時,就已經考慮到設計對生產的影響,出現了面向客戶的工作特徵。企業由於加強了工序控制,生產過程處於受控狀態,因而能相應地大幅度降低質量成本並提高產品的質量,質量管理水平較高。


❖管理特徵


1、管理層認識到“設計”對質量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注重開發階段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提高設計質量,採用了“質量設計”和“預防措施”,以保證質量問題在“源頭”得到根本解決;


2、不僅生產和採購部門,而且包括開發部門都制定了高標準的質量目標;


3、將質量職責授權到所有職能領域,中央質量保證部門轉化為質量顧問的角色;


4、引入“並行工程”的“跨職能工作組”方法,各個職能部門參與開發過程,使質量問題在源頭得以解決。


❖質量與可靠性技術應用


1、大量地應用了質量設計的方法,如:QFD、田口方法、質量損失函數分析、實驗設計、DFMEA、PFMEA、FTA、過程能力分析等;


2、大量應用了預防性質量措施,如防錯措施(Poka-Yoke)等。


❖質量業績水平


1.平均缺陷率:≈900ppm

2.廢品率:≈3.1%

3.返工率:≈2.7%

4.過程能力指數Cpk:>1.33


❖其他具體表現


1、產品設計與生產工藝相互影響,而且在此階段產品首次出現面向顧客的特徵。


2、生產過程Cpk達到1.67,極為穩定。


3、與供應商密切協作。


4、約1/4的企業處於這質量預防級別


第四級 質量卓越


麥肯錫把“質量管理”劃分了幾個等級,來,對號入個座!


質量卓越級的企業對質量給予極大地關注。質量是每一位員工的責任,每位員工都在主動探尋提升質量水平的途徑,並且產品始終如一地面向外部客戶,最大限度地優化了產品生產的各個流程,質量管理水平很高。


❖管理特徵


1、高層管理者設定了極其嚴苛的質量目標,如:“零缺陷”。質量問題不可或缺地被列入高層管理者的議事日程;


2、每一個職能部門和層次都制定了各自具體的質量目標,如果這些目標實現的話,產品即可達到“零缺陷”質量;


3、70—80%的員工,包括最高管理者,參與“質量改進”活動。質量改進活動成為日常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質量改進不僅針對設計、生產等一線部門,而且擴展到所有部門;  


4、創造一種有助於質量提高的企業文化氛圍,每一位員工都意識到“質量”對企業的重要性,併為之努力。這種企業文化氛圍形成了對每一位員工的無形的激勵機制;


5、形成了跨職能的團隊協作,以達到質量目標;


6、形成核心流程:零缺陷生產與質量設計。


❖質量與可靠性技術應用


質量與可靠性工程技術以及實現高質量的方法最大程度地被應用。


❖質量業績水平


1.平均缺陷率:<100 ppm

2.廢品率:<0.8%

3.返工率:<0.8%

4.過程能力指數Cpk:≈2.0


❖其他具體表現


1、頂尖的“優質企業”——用今天的標準看。


2、有內在的文化氛圍,方方面面都有助於質量的提高。


3、員工意識到質量的重要性,都在尋求提高質量的途徑。


4、始終如一地面向外部顧客,最大限度地優化從供應商到顧客這個流程中所有重要程序。


5、Cpk達到2.0。


綜上所述,質量管理等級揭示了一個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質量管理等級為企業衡量質量管理水平提供了判斷依據,也為持續改進質量管理工作提供了方向。每個企業都應該追求質量的完美卓越,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質量檢驗這麼初級的階段。


來源 | 品質人生質量開講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作學習交流,侵刪

更多內容,關注卡爾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