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地图上,世界是如何变形的

浏览20世纪上半叶的军事宣传地图集,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经典隐喻:“法西斯章鱼唱起了它的天鹅之歌。”因为那些怪异的八角兽时常出现在你眼前。军事宣传地图必须提供大量信息,比如说在解释奥匈帝国在哪里的同时,插画家可能还需要展示其盟友,甚至还需要展示其军事实力以及外国公民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在转变人们对战争的态度上,这些精彩的地图比任何宣传文章都更加雄辩,比任何煽动性的语言都更有力量。一幅幅战争宣传地图,构成了一部心机重重、暧昧难言的平行世界地理学。

约翰牛和他的朋友们(1900),弗雷德里克·罗斯

在战争地图上,世界是如何变形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十年,英国还没有和德国成为敌人,相反,约翰牛(英国)的目光紧紧盯着沙皇尼古拉二世治下的俄罗斯帝国,画中的沙皇俄国像一条大章鱼,其触角遍布波兰、中国和芬兰。约翰牛的脚下是他的领地,被画成了弹药的形状。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化身成野猫抓挠着他的腿。图中的约翰牛还被化身为妇人的爱尔兰责骂。而传统强国西班牙和土耳其虚弱不堪。德国则在膨胀,渴望爆发。这张地图展现的紧张气氛显而易见,但是战争将以何种形式爆发尚不明确。

听!听! 狗在叫!(1914年),Z.齐默尔曼

在战争地图上,世界是如何变形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英国人不得不重新評估谁是敌人谁是盟友。在这种地图上,俄罗斯的章鱼形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开着压路机驶向欧洲大陆中部的形象(当时的人认为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对战争的胜负具有决定性的英国(这句话不通))。在地图的中央,法国贵宾犬和英国斗牛犬是一方,与代表多民族融合的奥匈帝国的杂种狗和德国腊肠犬相互对峙。战争一开始,“群狗之战”的看法反映出人们对战争的戏谑看法,但很快一切就改变了……

杀死那只鹰!(1914年),约翰·亨利·阿姆施维茨

在战争地图上,世界是如何变形的

最初这幅画是英国的商业地图制作商在伦敦印刷,英国领土上那句“一切照旧”是指温斯顿·丘吉尔的信念:尽管发生了战争,英国仍将保持其贸易大国的实力。不久后,这张地图就被德国汉堡一家出版商复制,文字和意象保持不变,但在德国人看来,“一切照旧”意味则完全不同,意思是战争是英国人的阴谋。至于德国鹰,它是在英勇攻击还是被残酷包围,就看观众自己的选择了。

协约国会剩下什么……(约1918年),F. 克里姆施

在战争地图上,世界是如何变形的

这幅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一年出现的德国宣传地图提出了疑问:“如果认真对待自决权并放开皮带,协约国还剩下什么?”在这张德国宣传图中,把同盟国描述为伪君子,他们拥有大量殖民地(用拴着皮带的动物表示),同时反对德国占领自己的殖民地。这张德国宣传图并不完全准确: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被描述为美国殖民地,其实它们是美国的领土。

真理飞向柏林(1939年),雷克斯·惠斯勒

在战争地图上,世界是如何变形的

雷克斯·惠斯勒是著名的英国画家。在这张图中,他把英国皇家空军描述成带着护目镜的小天使,在1939年10月1日突袭柏林,在柏林上空散发传单。在1940年5月之前,英国空军一直没有向德国的民用地区投掷炸弹,而是投放宣传单。图片的左上角是不列颠妮亚(英国的拟人化,以头戴钢盔手持盾牌及三叉戟的女子为象征)。在宣传画的右下角,希特勒、戈培尔和戈林正朝着英国空军挥拳呐喊,而冯·里宾特罗普则吓得躲在桌子底下。惠斯勒参军后,继续在坦克车中作画,直到1944年在军事行动中遇害,享年39岁。

英国——进攻的先锋(约1944年),弗雷德里克·唐纳德·布雷克

在战争地图上,世界是如何变形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变成了一场资源争夺战。在媒体上,战争初期较为简单的领土占领图,开始被更详细的物资供应图所取代。艺术家通过这些图画帮助普通百姓更加了解战争的实质。在这张图中,布雷克将信息与态度融合在一起。观众可以通过这张图更详尽地了解英国的资源和德国的目标,但力量对比很明显:英国一边食物、煤炭、坦克和电力都很充足。欧洲则是一片狼藉。德国的工业中心鲁尔(Ruhr)是一片火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