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庸·便民│龙陵象达:平安智慧标杆示范村揭牌

治庸·便民│龙陵象达:平安智慧标杆示范村揭牌

治庸·便民│龙陵象达:平安智慧标杆示范村揭牌

4月8日上午,龙陵县首个平安智慧标杆示范村在象达镇棠梨坪村委会举行揭牌仪式。象达镇党委书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保山分公司副总经理、镇村相关干部和自发前来的村民参加揭牌仪式。

治庸·便民│龙陵象达:平安智慧标杆示范村揭牌

参加揭牌仪式的人员参观了棠梨坪村委会综治监控平台,详细了解了棠梨坪村民通过“互联网+”模式对村寨平安建设进行自治共建共享的新模式,实地到安装了电子视频监控的农户家进行走访,实地查看电子监控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据悉,象达镇棠梨坪村委会有人口3287人,766户人家,26个村民小组。前些年,棠梨坪因经济发展滞后,年轻人在家游手好闲,吸毒、打架斗殴的事情时有发生,各类矛盾纠纷层出不穷,村民一有矛盾就来到村委会吵闹,村干部一次次调解也未能见明显成效,人力物力大量投入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村干部着急,群众更着急,直接影响了群众和村干部之间的关系。

后来,棠梨坪村委会干部开始转变思路,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走出去”学习经验谋发展,“引进来”资金人才发展本村产业,带动了一批致富带头人共同谋划经济发展。为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在龙陵县公安局象达派出所的配合下,棠梨坪村委会走出了一条村民自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01

村民自治共建 形成联防联控有效机制

以往村里两户人家有矛盾,都是进村委会“说理”,耗时长且部分群众还不相信村干部,很难达成一致意见,自从2019年底,象达派出所以棠梨坪村委会作为平安建设和“枫桥经验”创建示范村,全面加强社会面巡逻管控工作,严格落实3户至5户联防联控机制,每个村民小组以3至5户为成员,形成网格化管理,在日常生活中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一个网格为单位,全村共建成173个联防联控网格区,奠定了棠梨坪村委会平安建设工作根基。据统计,自实行3户至5户联防联控机制以来,村民自行解决纠纷60余起,在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工作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治庸·便民│龙陵象达:平安智慧标杆示范村揭牌

02

抗疫战疫 依靠群众自发力量

疫情期间,为防止辖区出现或者输入感染患者,象达派出所通过联防联控网格点,强化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特别是对缅籍人员聚集区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比起以往社区民警进村入户宣传,宣传效果更好。且网格成员互相监督,互相劝导,不做违法乱纪的行为,初步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03

“电子看家狗”跑进侨乡人家

今年2月,象达派出所联合中国电信龙陵分公司,推出了“互联网+”管理模式,通过给予大力度资金优惠,鼓励农户自筹资金在自家住宅区域安装摄像头的方式,对农户自己家及周边区域安全实现智能管理,村干部带头安装,用实际效果说服村里群众。截至目前,棠梨坪村已安装智能摄像头50户。就这样,“电子看家狗”跑进侨乡人家,守护起侨乡人民的平安。

治庸·便民│龙陵象达:平安智慧标杆示范村揭牌

04

平安共建助力脱贫攻坚

通过联防联控网格区建设,脱贫攻坚工作也得到了大力推进。以一个网格区为单位,先致富的带头人拉动贫困的网格成员一起发展经济,增创增收。有好的工作机会优先推荐给网格区的贫困户,大家互帮互助共谋发展。家住在棠梨坪村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小李,就是平安智慧建设的受益人。以前小李因为父亲常年患病在床,母亲又几乎没有劳动力,只能在家务农,靠微薄收入维持家庭运转。现在通过联防联控机制,家里安装了智能摄像头,就算离家在外也能通过摄像头实时查看老人在家的情况,还能与老人对话,发生意外时可以及时向联防联控网格成员寻求帮助,现在小李在保山一家企业上班,收入比以前翻了几倍。

05

认真践行“枫桥经验” 让百姓实实在在受益

“现在我们几户哪家有事另外几家都来帮忙,关系比以前好多了,像亲兄弟姊妹一样。哪家出门了人不在,我们另外几家肯定要帮他留意家里的情况,晚上我们没事也互相邀约绕着村里转转,像巡逻一样,反正如果真遇到什么事,大家都会出来帮忙的。我们寨子的治安比之前好太多了,做什么事大家也齐心,很少有矛盾,大家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家住在棠梨坪村大河边二组的老张兴高采烈地说到。

在社会治理方面,象达派出所深入学习总结“枫桥经验”,结合辖区实际情况,以象达镇棠梨坪村为示范点,全面依靠群众力量,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走出一条村民自治、共建共享的新路子。

治庸·便民│龙陵象达:平安智慧标杆示范村揭牌

审核:杨海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