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國散文:漢江春曉

三月的一個週末,溫暖明媚的春光招引著我和家人走出家門,上漢陽七里廟赫山路,過琴臺大道,來到漢江邊,進入一幅漢江春曉畫卷。

遠遠望去,漢江彷彿一條巨龍,自西向東蜿蜒而去。兩岸尤其是漢陽這邊,滿目是嫩綠與嬌紅,空氣格外清新,將陣陣花草的芬芳送入遊人的心脾。與江岸平行有一整潔的步道,兩側植滿垂柳,走近細看,這些柳樹的每一枝條上都吐出米粒般大小的嫩綠葉芽和柳絮,微風拂過,柳絲飄飄,極像美女的秀髮,而這一江春水便是梳妝的明鏡;從遠處看柳,那是一抹嫩嫩的鵝黃新綠,宛如溼潤潤的水彩畫,讓人心生愛憐。我擇一長凳坐了,且來欣賞這愜意的春光。

這個季節的江水最是清澈,碧藍碧藍的,與天光一色,波光粼粼,只是兩岸的樓宇與樹木以及江中的船隻倒映在水中,使得水色變得深暗且朦朧起來。我知道這一江春水是一路奔騰,從陝南而來,其間匯入了不少溪流、小河與江水,流過美麗靜潔的鄂西,流經丹江時還形成南水北調的水源。這一路過來,沐浴著春風,漢江所過之處,必定滋潤著每一寸土地,必定催醒著冬眠的萬物。

岸邊的大堤兩側,小草已返青,宛如覆蓋了綠色地毯。離水近處,有一大片濃綠的沿階草正茂盛生長著,它們獲得江水的恩惠最多最快。不遠處,還有幾叢金黃枯敗的蘆葦,人們沒有收割它們,任其自由生長,它們就要在春風春水的撫慰浸潤中萌發新杆新葉了,待到夏秋必有一幅新的江湖風景。

在春風春光裡,石縫和沙土裡冒出了野草和野菜。在綠色的背景上,有小蘭花小白花開於其間,好似閃耀著的小星星;野菜是散在草中的寶貝,有苜蓿、野胡蘿蔔、蒲公英等等,它們被江水浸潤得格外肥壯;有心的人在彎腰尋覓掐拔,它們可以變成餐桌上的美味,譬如或炒或涼拌或製成春捲包子餃子,這是春天的味道。

梅花尚在,留戀這絕佳的春光。桃花搶著開放了,粉紅且嬌嫩,煞是惹人注目。櫻花也開了,一簇簇雪白的小花朵掛滿一樹又一樹,奪人眼目,動人心魄,高雅華貴,美得不行。一叢叢的石楠肆意地萌發著紅紫色的新枝與新葉,那嫩葉一律朝上朝陽光,就象伸出了無數雙小手在迎接和歡呼這個春天。小巧可愛的紫葉李樹名副其實,長著紫色的葉子,卻又開出一樹雪白的小花,似梨花又似櫻花。

春水奔騰,必有魚兒嬉戲,不過並未吸引蠻多的水鳥,水鳥們愛去的是湖泊。但鳥還是有的,否則太對不起這春景了。瞧,一隻羽毛烏黑的大鳥在不遠處的草地上蹦蹦跳跳著覓食,我猜它不是烏鴉就是烏鶇。還是人類辦法多,看,早有人坐在江邊,支起魚竿,他們期盼著這春江的美味。不遠處,呼啦水響,循聲望去,只見一釣者抬手一提,一條大魚躍出水面,呵,收穫了,引得看客一陣喝彩。

看客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身著豔麗衣裳的小孩們在岸邊沙地上玩耍,那沙白而細且淨,是漢江的造化,是幼童的最愛。這時,迎面走來一家三口,年輕的媽媽抱著小孩,後面跟著老人,老人或許是奶奶或是外婆;那小孩有一張紅撲撲嬌嫩嫩的小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我立時想到,這小小的孩童不正如眼前這春天的嫩芽?!人人都愛春天,不僅愛這暖暖的春光、亮亮的春水,更愛一切嬌嫩而充滿生機的小生靈。昔日,我也無數次攜妻牽子,流連於漢江畔,看江水春去春回,看兩岸花開花落、樓宇鱗次櫛比;而今看水中已映出白髮,自我人生的春天一去不復返了,一襲惆悵湧上心頭......

我抬頭向江的上游望去,隱約可見知音橋的蹤跡,那是我們中鐵大橋局建設的工程。再看眼前,江面上有船舶往來穿梭,機動的小船快速地向下遊駛去,尾巴激起浪花,形成兩道長長的漣漪。下游不遠處就是漢陽鐵路橋,我慢慢地走過去,接近這個漢陽區域漢江上的第一座橋樑;它已逾六十餘載,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霜雪雨,其容顏漸老,但鋼鐵筋骨尚強健,不時有列車駛過,那車上的乘客也必定能觀賞到這春江兩岸的美景。此橋是中鐵大橋局在江城的首秀,為建設萬里長江第一橋所建的輔助橋樑,它目睹了漢江漢水的春去秋來,其姊妹兄弟愈來愈多,江水愈來愈清,兩岸愈來愈美。繼續往下游,江水流過斜拉型的月湖橋,最後流過晴川橋。這晴川橋全身紅色,是下承式鋼管混凝土系杆拱橋,一跨過江,遠遠望去就象一道彩虹,也是中鐵大橋局奉獻給這江上的靚麗風景。

永遠的漢江、澎湃的春水就這樣一瀉千里,不捨晝夜,流過寂寞,進入繁華,在漢陽晴川的南岸嘴匯入了浩蕩的長江;長江的水卻沒有漢江那麼清澈,似有涇渭分明之感。如果說浩蕩的長江是胸懷博大的母親,那麼漢江這個長江最大的支流可說是文靜乖巧的女兒。

願這長江的女兒永遠靚麗秀美,願這漢江的春水滋潤著更多的生靈。

2019年3月2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