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溼疹的寶寶,輔食堅持"三吃三不吃",疹子悄悄走

輔食餵養,是指當純母乳餵養不足以滿足嬰兒營養需求,除了母乳之外還需要其他食物和液體的階段。輔食餵養針對的月齡範圍一般是6至24個月,2016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特別指出:堅持6月齡內純母乳餵養,滿6月齡起添加輔食。如果寶寶的發育各個方面比較完善健全,而且挺舌反射消失,能夠自己維持坐姿,對大人的食物開始產生興趣,那麼早半個月一個月給寶寶添加輔食也是可以的。

醫生提醒:溼疹的寶寶,輔食堅持

對於寶寶第一口輔食,可以是鐵強化米粉也可以是紅肉泥,關鍵是"富鐵的泥糊狀"食物,當然鐵強化米粉對媽媽來說更為方便。當寶寶接受第一口輔食後,就應該儘快引入更多的食物,豐富寶寶的"輔食庫"。但也並不是說什麼有營養都給寶寶儘快喂上。李萱的寶寶在5個半月的時候開始添加輔食,就因為過早餵食了雞蛋和海鮮一類事物,導致過敏,還長了一身的疹子。後面李萱給寶寶停了這些易過敏的輔食以後,寶寶的疹子雖然是下去了,卻總會反反覆覆的發作。要說起來李萱對於寶寶過早餵了雞蛋和海鮮,不後悔那都是假的。

為什麼寶寶忌口了時候,溼疹還是會"捲土重來"呢?這是因為寶寶在長過溼疹之後,皮膚的環境就開始發生變化。溼疹會給寶寶的皮膚帶來物理變化以及化學變化:IgE抗體變高,嗜酸細胞偏高,皮膚更加容易出現發熱、乾燥、脫水的情況;更多的細菌尤其"噬肉菌"定植,破壞皮膚的磚牆結構並導致皮膚偏鹼性,讓寶寶更容易瘙癢,而且一經外部微小刺激都會引起溼疹的復發。

醫生提醒:溼疹的寶寶,輔食堅持

寶寶在長過溼疹後,就應當多注意皮膚的護理,注意重新修復皮膚環境,才能減少溼疹的復發。平時要用溫水給寶寶洗澡,避免用過熱的水和強鹼的香皂給寶寶洗澡。可以用含了桃油果脂的潤膚劑,給皮膚進行保溼,減少乾燥和脫水,而且能對皮膚PH值進行調節,使其慢慢恢復為健康的弱酸性,並形成油膜對外部的刺激進行隔離,以修復皮膚的狀況。穿衣最好也換透風一點的衣服,可以適當少穿點,幫助皮膚進行散熱,鎮緩瘙癢。再者,飲食同樣也要注意調養。

悄悄走

三吃:

1. 白扁豆:性平,味甘,亦藥亦食,能補脾胃、化溼熱。皮膚溼疹者食用,有藥療食療之效,有藥補食補之功。《藥品化義》載: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氣清香而不串,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皮膚溼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運而溼熱去,有利於治癒溼疹頑症。

醫生提醒:溼疹的寶寶,輔食堅持

2. 茯苓:甘淡性平,能滲溼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有些專家甚至稱之為孩子養生的首選。孕婦可以喝,小寶寶可以用茯苓煮粥,喝粥水。

3. 赤小豆:根據歷代醫家的經驗,赤小豆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清熱去溼、健脾止瀉的功用。

三不吃

1. 忌致敏食物:若寶寶在飲食方面有致敏的食物,如魚蝦、蟹、牛羊肉、雞、鴨、鵝、花粉等。這些食物就不要吃了。

2. 忌辛辣食物:在寶寶的飯裡,忌蔥、大蒜、生薑、辣椒、花椒等味辛、性溫食物,這些可使搔癢加劇,勢必惹起搔抓,這樣會變成惡性循環,使皮損難以康復。

醫生提醒:溼疹的寶寶,輔食堅持

3. 一些生吃的食品:如生蔥、生蒜、生西紅柿,生食的某些殼類果實,如杏仁、栗子、核桃以及某些水果,如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蘿、桂圓、芒果、草莓等;為了寶寶健康,暫時不要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