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六旬退休教師建“共享圖書館”:我想任性地活著,任性地看書

一天不讀書就渾身不自在。

年均閱讀超過400本書,

家中藏書超過1.5萬冊,

捐贈了3000多本書後

家裡還是放不下,

乾脆利用自家車庫

建起一個“共享圖書館”……

蘇州這位60歲的“書痴”有什麼故事呢?

家有1.5萬本藏書沒處放

戴蕙打開車庫的那一刻,記者目光所及全是書。書架上早就擺滿,地上用紙箱子裝了一箱又一箱。再走進家裡,書房裡整整兩面牆的書格外惹眼。

“我差不多有1.5萬多本書。”用戴蕙自己的話說,愛看書是祖傳的。

苏州六旬退休教师建“共享图书馆”:我想任性地活着,任性地看书

戴蕙出生於蘇州一個書香世家,爺爺和爸爸都藏書眾多,自己耳濡目染,還沒學會認字就生活在“書海”裡了。

到了讀書寫字的年紀時,家裡卻遭遇變故,很多藏書被燒燬。

直到讀小學時,有一天在學校打掃衛生,她發現了一個被封存的圖書館,這才與書有了親密接觸。

苏州六旬退休教师建“共享图书馆”:我想任性地活着,任性地看书

因為這個“寶藏地方”,戴蕙總是主動申請打掃衛生。老師得知後,“偷偷”讓戴蕙配了一把圖書館的鑰匙,每次來義務勞動的時候,順便也能有看書的機會。

至今,戴蕙都記得自己看的第一本童話書叫《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夜裡躲在被子裡打著手電筒看完的。從此,她“走火入魔”,愛上了閱讀。

買書花了20多萬

一年要看400本

退休前,戴蕙是蘇州旅遊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英語老師,日常忙於教學工作,只能抽時間閱讀。等到退休後,她就全身心開始讀書。

苏州六旬退休教师建“共享图书馆”:我想任性地活着,任性地看书

戴蕙每天的固定動作就是泡一壺茶,挑一本書,在沙發上擺個最舒服的姿勢,沉浸在書的世界裡。去醫院、銀行辦事,也一定隨身帶本書。

“等待的時候看書,是消磨時間最好的方式。”

苏州六旬退休教师建“共享图书馆”:我想任性地活着,任性地看书

這幾年戴蕙每年平均要讀400本左右的書,涉獵廣泛,其中又偏愛科幻及推理小說。花在買書上的錢粗略統計也有20多萬元。

“如果問讀書對我有什麼好處,無非就是比別人的見識多了一些。”

3000本好書贈社區

車庫圖書館會書友

家裡的書越來越多,而戴蕙購書的腳步卻一直沒有停下。如果再不處理,她的這些“寶藏”不知該堆放在哪裡?

前幾年,戴蕙所住的新滄社區有捐書活動,她一下子向社區圖書館捐贈了2000多本書。後來父親過世,她又將留下的1000多本藏書捐了出去。

苏州六旬退休教师建“共享图书馆”:我想任性地活着,任性地看书

(新滄社區圖書館)

但社區圖書館也放不下更多的書了,戴蕙打起了自家車庫的主意。

她把近20平米的車庫收拾乾淨,買來書架,自己動手搭好,再從樓上一箱箱地把書搬下樓,一個頗具規模的車庫圖書館就出現了。

後來社區幫忙加了一塊“蕙”友公益書吧的牌子,開始對外開放,漸漸就有慕名來看書、借書的人。

苏州六旬退休教师建“共享图书馆”:我想任性地活着,任性地看书

來找戴蕙借書,沒有任何規矩或手續,她從不登記,全憑誠信。碰到聊得來的書友,戴蕙也會熱情地招呼人家喝杯茶,聊聊書裡的精彩。

這麼長時間以來,也只有一個人借書沒還。戴蕙還設身處地幫對方想:“我覺得他肯定是忘記了,絕對不是故意的。”

用戴蕙的話說:“愛看書的人,都壞不到哪兒去。”只要別人有借書看書的需求,自己會一直把這個公益書吧開著。

苏州六旬退休教师建“共享图书馆”:我想任性地活着,任性地看书

“我就想按照自己的想法,

這樣任性地活著,任性地看書。”

對於60歲的戴蕙來說,

這樣與書為伴的日子,

就是最好的時光。

明天(4月23日)就是世界讀書日了,

書是一縷陽光,

可以照亮每一個人。

無論生活多麼忙碌,

都要記得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