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縣:按下貧困消除鍵 繼續抒寫致富經


疫情讓今年的春天格外寒冷,然而,在商都縣順心小區內的脫貧車間裡,生產的熱火朝天成為商都縣一道動人的風景。脫貧戶趙二女,原居住在商都縣西井子鎮狼窩溝村,異地搬遷至順心小區,如今在脫貧車間內開始了新的生產生活。趙二女高興的介紹說,我和我老伴兒都有慢性病,之前也是貧困戶,異地搬遷後來順心小區居住,還能在小區裡的脫貧車間打工,一個月能掙兩千多塊錢呢。

商都縣:按下貧困消除鍵 繼續抒寫致富經

目前,商都縣通過幫扶單位對口援建、政府投資、合作共建等方式,共建起17個扶貧車間,遍佈商都縣各鄉鎮,扶貧車間涉及集裝箱編織、羊絨絮片服裝加工、和蘑菇種植等行業,吸納就業總人數29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87人,2019年帶動增收合計16800元。

商都縣:按下貧困消除鍵 繼續抒寫致富經

帶動就業,發展產業,始終是貧困地區發展的長足動力,商都縣依託其獨特的氣候和交通優勢,用心打好"綠色農業"牌,全縣78家農牧業龍頭企業和591家專業合作社,通過流轉聘用、訂單合同和服務協作等方式,構建起貧困戶與龍頭企業緊密的利益聯動機制,共帶動26352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增收。家住在商都縣小海子鎮六號村村民李清就是產業帶貧的受惠者。

李清說,"外面天氣冷,不能幹活,但我們從3月中旬就來村裡合作社的蔬菜種植大棚內打工了,4月份又開始在基地育苗、插秧子,接著我們再鋪菜板、移菜苗、砍菜、割菜,我們這10來個打工人,都是60多歲,越能掙錢,身體也越覺得強壯了。"

商都縣:按下貧困消除鍵 繼續抒寫致富經

同時,商都縣積極發揮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示範效應,因地制宜,找準路子,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通過"資源開發""興辦實體""土地流轉""資產盤活""服務創收""鄉村旅遊"等"抱團共贏""捆綁式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脫貧致富產業,推進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截至目前,全縣212個行政村集體經濟現金收入和集體資產達到3.92億元,有力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商都縣玻璃忽鏡鄉陽高村的集體經濟種植的果蔬大棚就是其中之一,該項目共有大棚30個,去年為村集體經濟創收4.5萬元,創收的部分又用於棚內經濟再生產,如今在該村駐村工作隊員精心照料下,棚內葡萄苗長勢良好,成為陽高村集體經濟增收的新活力。

商都縣玻璃忽鏡鄉陽高村的第一書記付道宏介紹說,"村內種植大棚所產生的的村集體經濟效益,一部分用於擴大再生產,一部分用於村內公益事業,2019年帶動貧困戶增收,他們其中收入高的有一萬餘元。"

商都縣:按下貧困消除鍵 繼續抒寫致富經

經過幾年不懈的努力,商都縣嚴格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工作要求,認真落實各項精準扶貧政策,2019年如期實現縣摘帽人脫貧的目標,使全縣19275戶42554人的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商都縣摘帽不摘責任和幫扶,商都縣繼續把脫貧攻堅責任扛在肩上,下好防貧繡花功夫,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審核:薛強

發佈:商都縣融媒體中心


商都縣:按下貧困消除鍵 繼續抒寫致富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