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點買基金的人,後來賺了多少錢?

2800點買基金的人,後來賺了多少錢?

導讀:賺錢方式千百種,但賺的錢無非就是三種,一種是夜半挑燈的辛苦錢,一種是時代浪尖的風口錢,一種是“小藍杯”式的造假賺錢。對於我們來說,第三種肯定是要遠遠繞道。第一種,披星戴月的日子自然是不可缺少,但如若生活都是苦咖啡,未免太難以下嚥,所以啊,一定要和第二種錢結合一下,咖啡搭配著方糖,才足夠美味嘛。如今啊,上證指數跌破2800點,就是給我們的糖啦。

三次2800點之下

一季度,我們的上證指數下跌9.83%,滬深300跌幅高達10.02%。雖然4月2日拉昇了一波,但如今仍未回到2800點之上。

2800點買基金的人,後來賺了多少錢?

Bo姐不敢說後面沒有下跌空間了,但從過往的歷史來看,現在真的是一個在沙灘上撿貝殼的時候了。

從2015年6月高點之後算起,截至2019年底,上證指數一共有3次跌破2800點。我們選取中證偏股基金指數(代碼:930950)來看一看,如果我們在2800點之下進場,分別會發生什麼。第一次跌破2800點,是因為2016年年初的熔斷。當時證券從業者感慨:牛市賺錢多,熊市下班早。在這開門黑的帶動下,2016年1月26日,滬指跌破2750點,之後最低跌到2638點。不過啊,從3月開始,股市就開始大幅反彈,在2018你那1月29日,達到3587點的高點。

如果我們當時在2800點下買基金,截至今年3月23日,可以有25.76%的收益,期間最高收益49.18%。從2800點到2800點,雖然指數沒怎麼漲,但是基金還是有著不錯的收成。

2800點買基金的人,後來賺了多少錢?

數據來源:Wind, 博道基金,截至2020年3月23日(下同)
第二次是2018年,大家都知道的,太平洋對面那位搞事情,同時國內實行資管新規,融資收緊。2018年6月28日,滬指跌到2787點。

但在小幅下探後便快速回升。

如果我們買基金持有到今年3月23日,一共可以取得14.74%的收益,期間最高收益36.09%。

2800點買基金的人,後來賺了多少錢?

第三次是2019年8月6日,跌破2778點。

這次呢,還是那位,在5月6日再搞出爭端,疊加國內查配資,美股暴跌,A股又經歷了一段不愉快的歲月。不過,在8月6日之後,股市便震盪上行,到今年1月14日,最高到達3127.17。

同樣的,持有至今,可以取得8.38%的收益,期間最高收益28.55%。但和前面不同的是,如果定投的話,則是因為先漲後跌的走勢,遭遇了“哭喪曲線”。但定投就是貴在堅持,越是跌破2800點,越應該增加定投力度拿籌碼。如果小夥伴不幸遭遇了“哭喪曲線”,可得堅持住。

2800點買基金的人,後來賺了多少錢?

賺錢下的分化

當然,中證偏股基金指數,給我們呈現的是整體情況,買到好基金,收益會更高,大快朵頤;點背買到壞基金,可就是眾人皆醉我落淚了。

將時間拉長來看,2001年9月1日至2020年3月13日期間,在上證指數2000-2800點之間成立的權益基金,98%的年化收益為正,超過60%取得了10%以上的年化收益。

2800點買基金的人,後來賺了多少錢?

我們要做的,是成為那60%,避免成為那40%,甚至那2%。

這裡呢,教大家一個bo姐新學到的診斷基金的方法。

陸金所最近有個新動作,出了一個名為"陸pro"的app。這個app就是把原來陸金所裡關於基金、資管、股票什麼的投資板塊,單獨分出來,專門的權益類產品服務平臺。

大家知道bo姐最近在研究金牛獎,我們拿剛獲獎的中歐時代先鋒來講解下。在"陸pro"上搜索到該基金後,可以看到右上角有個“診斷”圖標,點開後,可以從三方面來給這隻基金把脈。

2800點買基金的人,後來賺了多少錢?

第一個是基金經理的任職回報,管理規模,基金和同類基金、指數的漲幅對比。這個大多數app都有,不細說了。

2800點買基金的人,後來賺了多少錢?

第二個是用戶的盈虧畫像,

這個bo姐覺得是超級有特色的。我們不僅可以看到近一年,持倉用戶的盈虧情況,比例分佈,還可以看到盈利或者虧損的原因。

讓bo姐驚訝的是,中歐時代先鋒過去一年的收益是17.53%,但是49%的陸基金用戶是虧損的。虧損的原因,主要就是追漲殺跌,持倉週期短。

2800點買基金的人,後來賺了多少錢?

而盈利10%以上的,就是做長線投資,堅持定投,不隨意調倉等等。

2800點買基金的人,後來賺了多少錢?

老鐵們啊,我們基民要做的是選到好的基金經理,擇時的事情交給他們就好啦。追漲殺跌,頻繁買賣,勞心費神不說,這遠不如人家躺著的收益好啊。

"陸pro"的第三個診斷,是行業前景。

先是分析出基金主要投資的行業,然後給出各機構的看法。

2800點買基金的人,後來賺了多少錢?

2800點買基金的人,後來賺了多少錢?

Bo姐自己深有體會,上漲和下跌時心裡沒底,主要原因就是看不懂行業。投資最大的風險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與其把時間浪費在頻繁操作上,不如花點心思,看懂這個行業到底怎麼回事。大家以為如何呢?

基金間的對比

除了“診斷”功能,bo姐還發現了"陸pro"的PK功能。

前幾天看到小夥伴留言說,把bo姐介紹的基金都定投了。要shi哦~

每個人風險偏好不一樣,不能所有都去投的。比如bo姐介紹一個科技基金,那你風險承受能力高的,可以去參與,保守的,虧個10%就肉疼的,你就該投“固收+”產品。哪能一鍋燉啊。。。

定投組合,五六個最多了。

如果同時心水兩隻基金,猶豫不定,我們就可以來個PK。不一定要分個高低優劣,重點是看懂每隻基金的特點對比。比如,bo姐把這次獲得金牛獎的交銀優勢行業混合和南方優選成長混合,都納入了自選,然後讓他們同臺對比了下。

2800點買基金的人,後來賺了多少錢?

可以看到,一個規模大,門檻較高,另一個規模小一些,門檻低。那喜歡大基金,走勢穩一些的,就可以選交銀優勢行業混合,那信奉“船小好掉頭”的,就可以選南方優選成長混合。

PS:這屆金牛獎獲獎的基金很多,"陸pro"上的好基金也很多,bo姐只是舉例做對比,不構成投資建議,大家自己去篩選甄別哈。

2800點買基金的人,後來賺了多少錢?

然後在持倉上,一個股票倉位較低,側重科技股,另一個股票倉位較高,配置了不少大消費、大金融。

2800點買基金的人,後來賺了多少錢?

覺得在疫情黑天鵝下,該保守一些,做資產配置的,看好科技股後續發展的,那交銀優勢行業就更合適。認為2800點下就該大舉進攻,希望科技和消費兩手抓的,那就後者更合適。

好啦,"陸pro"上的功能還有很多,產品也多樣,除了公募基金,也有私募基金、資管計劃、期限理財、零錢理財,bo姐就先介紹到這,大家自己去挖掘產品和功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