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進入下半場,我需要擔心“無症狀感染者”嗎?

疫情進入下半場,我需要擔心“無症狀感染者”嗎?

圖自:Unsplash

截止到4月2日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60例,其中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7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1027例(境外輸入221例)。[1]

最近,國內的疫情防控已進入“下半場”,日常生活正逐步恢復正軌,春天也開始出現在大家的朋友圈裡。另一邊,我們在關心全球疫情防控的同時,對於“無症狀感染者”的討論,又在此刻激起一層浪。


現在還不到摘下口罩的時候!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佈的資料,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者。

無症狀感染者有兩種情形:


1. 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的觀察,始終為無症狀感染狀態;

2. 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採樣時無任何症狀與體徵,但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

這也就意味著,感染者自身攜帶新冠病毒,但可能會一直未表現出任何症狀,並且可發生傳播

這一現實彷彿讓人群中多了些隱性威脅,讓大家感到不安。面對這一新考驗,我們也會暗暗擔心防控態勢是否會發生逆轉,我們身邊是否有無症狀感染者?自己會不會就是其中一個?


不要恐慌,“中國還沒有大量無症狀感染者”

在國家衛健委發佈全國接受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為1027例消息前,鍾南山院士也在採訪中給出過個人判斷:“目前中國各地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在0.9%-1%,我認為這是合理的,由此我也認為

在中國無症狀感染者數量並不高。”

疫情進入下半場,我需要擔心“無症狀感染者”嗎?

圖自:Unsplash

天津和睦家夏海濤老師在採訪中也講到,以傳染病的流行病學趨勢來講,國內的無症狀感染人群應該是不多的


首先“無症狀感染者”一定是接觸到感染者之後,自己才會被感染。而在自身感染後,也會傳播給其他人,但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國內新確診人數是在下降的,多地連續0新增,也可以說明中國還沒有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


我和家人,會中招嗎?

首先大家要了解,我們需要關注的無症狀感染者,是那些與確診病例有過密切接觸的人群,在感染病毒後未出現症狀。不是每一個無症狀的人,都需要懷疑自己或家人已被感染。

疫情進入下半場,我需要擔心“無症狀感染者”嗎?

圖自:Unsplash

在國家衛健委發佈的通報中顯示,目前國內正在通過一些途徑去主動發現無症狀感染者。

1. 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開展醫學觀察期間的主動檢測;


2. 在聚集性疫情調查中開展的主動檢測;


3.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主動檢測;


4. 對部分有境內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員開展主動檢測。

在3月30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中,也提出“突出做好無症狀感染者的篩查、檢測工作”。


夏老師也想告訴大家:恐慌不會帶來任何幫助,更理性的面對,才能用學到的有用常識來保護自己和家人


不能放鬆警惕,我們需要再堅持一下!


在復工復產之後,大家的緊張程度也逐漸在降低。但目前來看,“無症狀感染者”也是給我們的一則提醒,不能鬆勁兒,“戰疫”還未打完。再堅持一下,繼續做好防護,不要讓病毒在此刻趁虛而入。

新冠病毒的狡黠程度我們有目共睹,應對“無症狀感染者”情況,每個人都把自己保護好,不給大局添亂,就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五一假期將至,再次提醒大家:

· 公眾場合依然要戴好口罩、勤洗手;

· 保持一米線,注意咳嗽禮儀;

· 家裡勤開窗通風,做好清潔消毒;

· 建議分餐制,不去人員聚集場所。


參考文獻:

[1] http://www.nhc.gov.cn/yjb/s7860/202004/4786774c1fd84e16b29d872f95241561.shtml


◆ ◆ ◆ ◆ ◆

本文專業內容指導

疫情進入下半場,我需要擔心“無症狀感染者”嗎?

夏海濤

護理總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