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王光之/一個有腔調的人文類解讀頭條號

末尾有投票

末尾鏈接為(武漢火神山醫院)相關文章

“民以食為天”。

要想滋養一個民族的“靈魂”,毫無疑問,首先得滋養它的“肉體”,糧食是第一剛需。其次才是書本、藝術、電影和音樂這類的附加產品。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五常大米。五常是黑龍江省下轄的一個縣級市,這裡出產著質量和數量都十分高的大米

捫心自問一下,你的家裡是否還存著某些特殊時期(如“非典”)時囤下的鹽巴、板藍根?中國人的基因裡是留存著“饑荒記憶”的,囤囤鹽巴這些東西還算無關緊要,其實大部分中國人每逢大災,最關注的仍然是主食——米、面和穀物。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生面條

近日以來,隨著疫情的發酵和國際局勢的變化,“糧食危機”又成了一個被熱議的話題。起因還是因為國際政策的變動:俄羅斯、越南和哈薩克斯坦在內的十二個主要的糧食出口國宣佈啟動限制糧食出口或者禁止出口的政策。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綠色部分為部分限制糧食出口的國家,其中越南的影響較大,因為越南是世界第三大稻米出口國

這個局勢變動為什麼會牽動了國人的心?因為中國正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

然而你們有所不知,中國也同時是世界上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

許多人想當然地認為:既然我們是最大的糧食進口國,那麼我們肯定最缺糧食,人家一限制進口,我們不得“捱餓”?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的,且聽我慢慢道來。

中國為什麼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人多唄

中國之所以成為第一大糧食進口國,其實更多是出於經濟原因,而非糧食需求。簡單說吧,也就是這些進口中國的糧食作物,大多是用來賺錢的,而非“填飽肚子”的。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泰國香米

怎麼說?用數據說話:進口大米常年其實只佔國民總消費量的1%,小麥只佔2%,之所以我們是最大的糧食進口國,還是因為我們的市場太大,我們14億張嘴的人口基數將這“1%”拉得太大(數量大)。

而如此低的佔比說明了一點:

國際糧食市場波動其實對於中國國內而言,微乎其微。

中國最主要的進口糧食產品只有兩種——大豆(用於榨油和做飼料)和玉米(用於工業乙醇的製造)。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位於美國中西部的玉米生產基地

其實,諸如泰國香米、越南小米、柬埔寨米之類的米種,哈薩克斯坦這類中亞國家的小麥和蔬菜,來自歐洲國家的食用油,來自美洲的大豆玉米,我們統統不依賴。而為什麼大量進口呢?無非都只是為了豐富糧食市場的多樣性,是補充性而已,為了提高商家的競爭力罷了。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的水稻田

哦,對了,有些糧食,中國倒是不能生產,比如製作西點蛋糕的高筋小麥。我國還沒有大規模的生產基地,然而蛋糕畢竟是蛋糕,怎麼樣也不需要去填滿14億張嘴。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蛋糕和麵包的主要原料是小麥和牛奶製品,其實中國人對西點的總體需求並不大

言下之意,就是這些外國的進口糧食真的是無關痛癢,東南亞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糧食出口基地的事實不假,但中國人的糧食生產能力其實一點都不亞於他們,只是我們的糧食一般都是內耗,而非出口。

2008年石油價格飆升,生物能源引起了關注,其中玉米可以被用作工業乙醇的原料,我國也是在那時候開始對於玉米的需求逐步上升,但遠遠談不上所謂“依賴”。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玉米乙醇工廠

中國人不喜歡出口糧食,同時還大量進口,久而久之就給了國際上一種假象:中國人隨時容易被餓著。

中國的“糧食仗”,我們的飯碗一直端在自己的手裡

世界上目前主要的糧食壟斷商業貿易公司巨頭是美國的ADM、邦吉、加吉和法國的達孚。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美國ADM公司世界上最大的油籽、玉米和小麥加工企業之一,其大約2/3的收入來自對大豆、花生及其他油類的加工

這四家公司掌握著世界上絕大部分的糧食基地,壟斷了國際糧食市場70%的貿易額,總計年銷售額達3000多億美元,可以說很多沒有自主糧食生產能力的小國的命脈是攥在它們手裡的。

然而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光主要糧食基地就有九個的大國而言,它們還不夠看。

14億人的吃飯問題,至始至終都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位於黑龍江的糧食生產基地,是中國乃至於世界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之一,

四大糧商可以對國際糧價進行直接的操縱,2008年的糧食危機之時,它們曾合力施壓,提高了糧價,間接導致了30多個國家爆發了內亂,而中國選擇自救,我國投放了500萬噸各類糧食產品成功穩定住了中國糧食市場。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梯田是一種依據地勢而修建的水稻田,廣泛分佈於我國西南地區

所以,國際糧價和產量的變動,真的“拿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有著“廣積糧”傳統的國家,我國古代就修有大量的糧倉用以防備荒年。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位於新疆民族自治區昌吉市的清代糧倉遺址

但是,中國畢竟人口巨大,吃飯問題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社會的頭等大事。古代時期的朝代沿革,說簡單點,其實中國歷史總結起來就是:

糧食多了,就是盛世;糧食少了,就是亂世。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明代關於江南耕田的畫作

到了近現代,由於動亂,糧食一度成為硬通貨。在解放戰爭到新中國剛成立的那會,粟米穀子甚至還短暫地成為“貨幣”過,沒錯,20世紀40、50年代的中國由於缺少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實行過“米本位”。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20世紀40年代後期的陝西解放區的農民

直到今天,三農問題(農民、農村和農業)依舊是我國的“一號文件”。

而政府也確確實實有能力穩定糧價,比如解放戰爭初期,上海的反動資本家曾經妄想用囤積“兩白一黑”(米、棉花和煤炭)和新政權打價格仗,而我們直接以充足的物資儲備瓦解了他們的“價格仗”。

在袁隆平院士發明出了極其高產的“雜交水稻”和糧食基地建設完成後,中國人已經徹底和“糧食危機”說了再見。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袁隆平院士在田地裡研究雜交水稻,正是通過雜交水稻,中國人完成了糧食的自給自足

2004年之後,中國的糧食市場一直在增長,2019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到了驚人的6.64億噸,其中大米和小麥甚至已經供大於求。

什麼概念?也就是14億中國人即使不種糧食,兩三年內靠著儲備糧食都餓不死。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攝影作品《農民》

清朝最全盛時期,全國耕地11.3億畝,4億人的糧食產量大約1.8億噸。而今人口增長了3.5倍,糧食產量卻增長了接近4倍,況且豐富的肉蛋奶早已將中國人的餐桌解放。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西方攝影師鏡頭裡的清末夫婦吃飯

其實,中國人的糧食總需求只有2億多噸而已,餘出來的大多都是被用在工業用途和儲入糧倉而已。而這正是國家戰略的體現,糧食是最後一道底線,6億多噸的中國糧食,出口量卻只有270萬多噸。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其實比起糧食,中國人更在乎的應該是肉類,中國也是世界上肉類消費最大的國家,其中豬肉當仁不讓地佔據了70%的消費額度。

中國人每年吃掉的豬肉,佔世界總量的一半。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紅燒肉,主料是豬肉,中國傳統的菜品之一

因此,中國對大豆和玉米的需求格外大,因為這兩樣糧食作物都是飼料的原料,而中國其實是出於肉類需求,而非消費大豆和玉米本身。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2017年度,世界上最要對中國出口大豆的國家和其佔比

但是除去豬肉,中國的雞肉、羊肉、牛肉等等肉類完完全全也不缺乏。

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老是被認為會“饑荒”呢?

燒雞

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有一個意思——中國人吃不吃得起飯,從來不需要看誰的臉色。

你最喜歡的肉類是什麼? (單選)
0人
0%
牛肉
0人
0%
羊肉
0人
0%
豬肉
0人
0%
雞肉
0人
0%
鴨肉
0人
0%
其他肉類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