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李明府墓誌》中的“慷慨”二字,品味魏碑結字的“勢”

分析《李明府墓誌》中的“慷慨”二字,品味魏碑結字的“勢”

安徽 韓德勝

近期在研讀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書論------《書苑菁華》。其中有一段耐人尋味:“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故曰: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惟筆軟則奇怪生焉。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

合書品味,拍案叫絕。此語揭示了書法美的哲學根據,形象地闡述了書法中“勢”的重要思想。

出於職業本能,我進一步探求“勢”內涵,查閱資料,《現代漢語詞典》對“勢”的解釋:1權力,威力(~力。權~。~利。~均力敵)。2. 表現出來的情況,樣子(姿~。氣~。山~。局~。虛張聲~。~必。~能。~不可擋。因~利導)。

顯然,書法中“勢”的含義是取第2個義項。

勢與“力”“節奏”密不可分。對勢的表現必須建立在自然的基礎上,是自然生髮之勢,而非矯揉造作之勢。“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惟筆軟則奇怪生焉,”主要強調了勢的貫通性,這是我們學書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是對勢來勢去的進一步解釋。

其中不可忽略處是“形勢”,應從兩方面看:一是形的映帶問題;二是勢的連通。在有的作品中,形在表面上是相連的,但勢是斷開的。所以,我們必須明白,在形與勢的問題上,作為一個詞來講,雖然形在前,勢在後,但勢是第一位的,形是第二位的,也就是說,只有在創作時具備了良好的“勢”態後,“形”才可能自然顯露。

結合近期臨摹的魏碑字帖《李明府墓誌》,選取其中典型有代表的“慷慨”二字,進一步分析“勢”的韻味。

分析《李明府墓誌》中的“慷慨”二字,品味魏碑結字的“勢”

錯落有致 勢和體均

分析《李明府墓誌》中的“慷慨”二字,品味魏碑結字的“勢”

因勢生形 “A”型

分析《李明府墓誌》中的“慷慨”二字,品味魏碑結字的“勢”

唐楷中和安靜

首先我們來觀察“慷”字,左右結構的兩部分,左高右低,上下錯落關係很明顯,左右偏旁的中心線並非是平行線,相互傾斜依靠的結勢。“結勢”一詞,書論中之“勢和體均”“異體同勢”等語,都是講字形結構的,如向與背,偃與仰,欹與正,縱與橫,這便是字形大勢。魏碑與唐楷的中正、法度謹嚴相比,有動態的勢能。


重心的變化與平衡。左邊的重心是上移的,而右邊的重心是下移的,但總體來看勢態還是比較平衡的。細看,為什麼相依相偎的兩部分取“A”型呢?原來右邊上收下放,左邊呼應配合,有欹有讓,穿插互補,和諧統一。勢強調的是潛蘊於書寫痕跡背後的那些陽陰、矛盾而中和的生命意向。

分析《李明府墓誌》中的“慷慨”二字,品味魏碑結字的“勢”

破勻

分析《李明府墓誌》中的“慷慨”二字,品味魏碑結字的“勢”

收放自如

分析《李明府墓誌》中的“慷慨”二字,品味魏碑結字的“勢”

凌空取勢,起筆有勢能和衝量

“康”字部裡有四橫筆,左右並非對稱,即為書論中的“破勻”。下部也體現左收右縱的呼應。我們逆向思維,為何不是左放右收呢?原來取勢是根據字形的需要,也就是古人所講的“因勢生形”。

再次看“慷”字每筆的起筆與收筆。如果毛筆落紙時希望產生更大的衝量,則要求觸紙的一瞬間要短,因此筆就不要癱軟在紙上,在落紙的一剎那要有所控制,劉熙載說“起筆欲鬥峻”,“力實紙空,透紙而能離紙”,便是此意。古代書論中又有“搖擲其筆”“凌空取勢”“破空弒紙”“老筆盤空”等說法,目的都是贏得更大的勢能和衝量。

分析《李明府墓誌》中的“慷慨”二字,品味魏碑結字的“勢”

重心起伏變化

第二個字“慨”的字形結構就很有意思,由左中右三部分組成,很接近隸書的寫法。劉熙載所謂“篆取隸合氣長,隸取勢險絕短,蓋運筆與奮筆之辯也”。也就是說,從筆的動力形態而言,運筆力合氣長,偏於水平運動;奮筆勢險絕短,偏於垂直運動。所以古人又有“含忍之力與奮迅之力”之辯。起止之跡用點法、隸法,奮筆迅速最為空靈有勢,神情流轉。

分析《李明府墓誌》中的“慷慨”二字,品味魏碑結字的“勢”

隸書

分析《李明府墓誌》中的“慷慨”二字,品味魏碑結字的“勢”

含忍之力

這三部分的重心有起伏變化,切不可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與其他的楷書對照,會有明顯的差異。

分析《李明府墓誌》中的“慷慨”二字,品味魏碑結字的“勢”

褚遂良

分析《李明府墓誌》中的“慷慨”二字,品味魏碑結字的“勢”

歐陽通

褚遂良的“慨”字取勢是高中低,恰恰相反,歐陽通的“慨”字取勢是低中高,但魏碑的搭配最為情趣,類似《文論》中強調的“文似看山不喜平”,追求跌宕起伏變化,方能給觀者以美感。

分析《李明府墓誌》中的“慷慨”二字,品味魏碑結字的“勢”

動態勢能

三部首的走勢並不是平行的關係,相互傾斜依附。有人把唐楷比喻為謙謙君子,正襟危坐,具有靜態的美;而魏碑好似矯健的運動員,或奔跑或跳躍,具有動態的美。

魏碑的勢是躍動的,是生機、是生命。讀帖時猶如觀蛇鬥、觀劍陣、觀夏雲奇峰、聽大江朝湧,自然造化,一切的情態,勢都可能體現出來。

分析《李明府墓誌》中的“慷慨”二字,品味魏碑結字的“勢”

古意古法空靈

中間的一點,空靈生動,長撇爽利而粗壯,吸收了漢簡的風格,與最後一筆形成粗細對比的效果。豎折彎鉤剛勁有力,很有古意的筆畫,起到支撐與平衡的作用,整體就和諧美觀了。

勢是力量,又是能量。勢是書法靈魂。勢也是結構情態間的顧盼關聯,神情流轉。魏碑書法的魅力在於得其勢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