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5G貿易保護同盟計劃破產 華為依然任重道遠

亞太日報、亞時中文網特約評論員 胡麒牧

針對美國要求歐盟全面禁止華為進入歐盟市場的呼籲,歐盟近日表態,要求成員國共享5G網絡安全風險方面的數據,並在年底前制定相關舉措,同時對美國的呼籲選擇了不予回應。

美國借《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第889條對華為在美國市場實施禁入後,極力拉攏歐盟共築圍牆,試圖在歐美市場上對華為實施全面封堵。而歐盟的表態,宣告了5G貿易保護同盟的破產,美國企業未來在歐盟市場將面臨來自華為的更加激烈的競爭

美歐5G貿易保護同盟計劃破產 華為依然任重道遠
2018年8月13日,在美國紐約州一處軍事基地,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文本之後。新華社/美聯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歐盟拒絕美國封殺華為的呼籲還不能簡單解讀為歐盟歡迎華為進入歐盟市場。從目前情況來看,只能說明美歐沒有形成封殺華為的利益聯盟。一方面,歐盟不希望美國插手歐盟的內部事務,無論是經濟事務還是政治事務。歐盟希望擺脫唯美國馬首是瞻的形象,讓自身的決策更加有獨立性。另一方面,華為在歐盟市場的擴張,更多是搶佔美國企業的份額,而美國企業同樣是歐盟企業的競爭對手。更進一步說,歐盟憑藉自身的研發水平和製造業實力,也是有實力角逐5G“老大”的位置。而如果按照美國意願封殺華為,幫美國除掉競爭對手,扶持美國的5G上位,一是自身得不到實惠;二是可能還會造成中歐經貿摩擦,有失去中國市場的風險;三是美國的5G同樣存在信息安全問題,畢竟歐美之間的信息安全醜聞也是有先例的。所以,現在封殺華為不是歐盟的最佳選擇。

如果歐盟想保護自己的5G產業,或者說,歐盟如果想以華為進入歐盟市場作為籌碼來換取對華經貿利益,完全可以在接下來的網絡安全評估後出臺歐盟自己的對華為限制措施,然後單獨與中國討價還價。

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綜合國力相對下降的美國和歐盟都無法抑制通過貿易保護措施來保護本國市場,扶持本國產業的衝動。更何況5G的應用可能是未來衡量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在這種戰略利益和商業利益的雙重驅使下,華為未來在歐盟市場上面臨貿易摩擦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對於華為來說,既然貿易保護主義的限制措施無論如何都終將要到來,所以應當努力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如何讓自身的5G技術和產品服務更加有優勢,更加切合歐盟市場的需求。5G畢竟是新技術,在應用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而且歐盟的研發能力也很強,歐盟內部也有華為的強勁競爭對手,歐盟自己的企業更加了解歐盟市場的需求。只有把自己的技術和產品打造成市場的剛需,才有更多空間來應對貿易保護。

二是應當加強與歐盟監管部門的溝通,針對監管部門關注的信息安全問題,一定要加強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避免在歐洲市場出現信息安全事故,授人以柄。

三是應當加強與歐盟本地企業的合作,尤其是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利益共享,參與標準制定,形成依託華為產品和服務的商業生態,將阻力變為動力,則在歐洲市場發展的阻力會減少很多。


作者簡介:胡麒牧,亞太智庫研究員,高級經濟師。

亞太日報觀察專欄作者均為國際問題專家及資深新聞從業人員,長期從事國際研究和報道,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

美歐5G貿易保護同盟計劃破產 華為依然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