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漢字:如何習得《禮器碑》,學會以下三點即可

《禮器碑》,全稱《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又稱《修孔子廟器碑》,原碑現存山東曲阜孔廟。碑高1.5米,寬0.73米,四面皆刻以隸書,記述了魯相韓敕修飾孔廟、增置禮器,吏民捐資立石以頌其德事。

大美漢字:如何習得《禮器碑》,學會以下三點即可

《禮器碑》碑文中正典雅,法度森嚴,書風細勁雄健,端嚴峻逸,方整秀麗。因為它較《曹全碑》更俊挺勁準,比《張遷碑》更瘦勁飄逸,所以很多書家對此碑的評價頗高,明郭宗昌《金石史》評之雲:“漢隸當以《孔廟禮器碑》為第一,……可望不可即也。”清翁方綱也誇此碑為漢隸第一。

所以如此備受推崇的碑帖,自然成為大家學習的重點。做到以下幾點,包你能夠獲其筋骨,得其精髓。

  • 首先,要學會讀帖。
大美漢字:如何習得《禮器碑》,學會以下三點即可

讀帖就是要通讀瀏覽全篇碑文,在瞭解碑文的基礎上領會其神韻及風格特點。在讀帖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每個字點畫的長短、粗細、輕重、向背、轉折及結構的疏密、參差等,耐心細緻中得其法度與精髓,抓住碑文特點,寫出其韻味。

通過讀帖我們知道《禮器碑》結字上下緊湊,左右開張,逆入平出,多波磔,呈“蟬頭燕尾”狀,有著鮮明的特點,掌握了這些再下手就比較容易了。

  • 其次,著重練習筆力。
大美漢字:如何習得《禮器碑》,學會以下三點即可

從筆法上看,《禮器碑》筆法豐富,方圓並用,虛實相間。其筆畫以方筆為主,但有的細若鐵畫銀鋼,挺有力;有的粗如刷帚,卻又韻格靈動,這就要求書寫的過程中,毛筆既要提得起,又能壓的下,使線條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也就使得整個碑文瘦勁有力的同時姿態優美,疏朗有致,古意盎然。掌握好書寫的筆力,就相當於習得該帖的筋骨,不可忽視。

  • 再次,從一而終,持之以恆。
大美漢字:如何習得《禮器碑》,學會以下三點即可

“從一而終”是指臨帖需要從碑文的第一個字到最後一個字都一字不落的通篇臨下來。這不僅是為了杜絕遺漏某些字的而使得臨帖效果驟減的現象,還是為了培養初學者書寫的節奏感與連貫性。就像是“草聖”張旭醉酒作書,一揮而就,筆勢連綿,酣暢淋漓中有著極強的節奏感。在臨帖的過程中,建議初學者有意識的多摹寫幾遍其中較難掌握的字,但整體的臨帖過程需要從一而終,通篇臨帖。

“持之以恆”是學書的前提。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因為學書臨帖是一個枯燥而繁複的事情,尤其是對初學者來說很難堅持,這就需要我們確立堅定的信念,每天堅持,持之以恆,終能學有所成。

大美漢字:如何習得《禮器碑》,學會以下三點即可


如果你已經下定決心開始學習《禮器碑》,請從現在開始,學會讀帖,著重鍛鍊筆力,並持之以恆,終會有所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