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德国疫情下的日常和各种应对


亲历:德国疫情下的日常和应对

文/枭帆

亲历:德国疫情下的日常和各种应对

我们错过了春暖的花开,希望我们能赶上初夏的盛情

德国自从总理默克尔发表了电视讲话,通告德国面临着继二战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后,大家都开始真正的严肃对待这次疫情了,尤其孩子们停课在家5周,全民都开始认真执行防疫措施并严密监守每日疫情报告!


德国是个相对比较遵守规则的民族,一般定了规则的事情,全民执行的会很好!尤其看到邻居意大利很多伤亡很多市长崩溃,大家都感受到了恐慌,从而也都能按照要求禁足。


德国人相对来讲都比较镇静,但是随着形势越来越严重,大家也有惊慌。老公上次在超市里看到一幕:超市里刚刚卸下一托板的面条,一位男士迅速的全部推过去结账,边上有位女士很生气,直接从他那里拿走两袋, 两人在现场吵了起来!那位男士说我们要在家里隔离,我以后不要出来购物了!女士说你太自私了,我们都一样要隔离啊,你一人都买光了,我们吃什么!


隔壁DM超市里贴出来的告示:

我们的洗手液包括厕所纸,还有大家居家隔离需要的一应物品,都有足够的存货,大家不要惊慌,按需购买即可,恳请给我们一点运输时间,谢谢!


前天在一闺蜜在超市里被人尾随,她很警觉的发现一个男士推着购物车一直跟着她,最后她大胆问了对方,男士有些不好意思,说看您应该是个中国人吧,中国人现在对新冠病毒最有经验,所以我看您买什么,我也买什么,而且我都买了双份,我们也要减少外出了!


昨天晚上,老公和隔壁好友,两位德国大叔,就在家门口喝啤酒聊天,我出去打个招呼,邀请那位先生到家里来喝酒,他和我老公异口同声:“现在新冠肆虐,尽量和人保持距离,不要一起呆在封闭空间里”!


想到白天去山上遛狗,遇到一个独居的老奶奶,就问她需不需要帮忙,如果购物啥的我可以帮您,她说多谢了,教堂里的姐妹有组织,可以帮她带生活必需品,她关心的说:你家俩孩子憋家里肯定很困难吧,实在憋不住了可以让他们来山上,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亲历:德国疫情下的日常和各种应对

找人少的地方,拉连

1,防疫措施:

我们家的自觉隔离其实是从武汉封城开始的,妈妈基本从那时就开始自动减少外出,上学尽量老公送孩子们过去,放学时关照孩子们尽量少接触人群,有次女儿放学时,在公交车上听到有老人说她的意大利儿子也被新冠感染时,她迅速的努力的挤到门口离开老人,从那以后,放学我们都开始接孩子放学。


我们这里的家庭医生关照了很多防护措施,而且呼吁大家不要惊慌,有情况及时问诊,但是不要自己吓自己。昨天女儿的牙套必须更换,到了诊室就被提醒去洗手消毒,人和人隔开1米半,医生护士都戴了口罩和手套。


居家大家也都有了勤洗手勤通风的意识和习惯,在外面尤其去超市购物,大家都戴上了一次性手套,自觉和人保持距离,大家只有一起努力,才能最快的结束这次疫情。

亲历:德国疫情下的日常和各种应对

森林边上,各种樱花树在盛开

2,大家都明白,健康最重要


我家兄妹俩现在14岁12岁,他们基本从学校和新闻包括网络上,都得到了足够多的信息,例如上两周刚刚禁足在家时,迪哥还和他那些朋友们觉得年轻人不要怕,即便感染也能很快恢复,可是当法国一个16岁女生感染新冠去世后,迪哥明显的被教育了,他也不再要求外出了。

这次疫情给每个人都上了一堂最严峻的健康课,就是每个人的免疫力才是核心竞争力,大家原来想着病毒都距离自己很远,但是这次疫情让每个人明白,病毒随时都有可能摧毁我们的健康和生命!

加强锻炼,健康饮食,科学防疫,真的不应该只是疫情期间的口号,而应该是毕生都应该严格遵循的生活守则!


亲历:德国疫情下的日常和各种应对

少帅,加油,

3,禁足在家:正常上课,运动,小心隔离,共克时艰


在家上网课,老师通过whatsapp 发作业,发课程,每天早上孩子们在自己房间上课,和平时去学校一样,迪哥的法语老师是开视频上课,孩子们也需要打开视频,全程和在教室一样。


值得表扬的一件事是12岁的甜妞,疫情期间,她比妈妈和哥哥都更加的自律,例如她会给自己弄早餐吃,中午饭也不凑合,晚饭坚决不吃碳水化合物,两餐之间不再吃东西,每天下午出去遛狗一小时,晚上和妈妈写篆书半小时,她都一丝不苟,这一个月,她自己减重了5kg,脸都小了两圈!


禁足期间,老公每天下班时采购食物,他每次都戴上一次性手套去超市,而且和人永远保持一两米的距离,他说不仅是他小心,大家也都很小心,超市也会加强管理和提醒。


社区的游乐场也全部关闭,孩子们都呆在家里,那天看到隔壁爸爸带着两个女儿在花园里,用一些棍子和瓶子做球门,姐姐5岁妹妹3岁,阳光下格格笑个不停,和爸爸一起玩球。


我们居住的小区背山面水,原来遛狗还老想给狗狗找玩伴儿,现在大家都自觉的错开人多的时候,水边人多狗多就不去了,时间我们也选择在晚饭后才带狗上山!


也是从3月1日开始,大侠开始和女儿每天半小时的跳操运动,妈妈想要马甲线更结实些,甜妞是想减肥减肚子,两人一起互相提醒,老公看我们天天一身汗,也坐不住了,上周订了个椭圆机,说他也要开始健身了,而迪哥,昨天我们都在称体重,他说他怎么能和妈妈妹妹差不多一样重呢,

他也得锻炼,他最少得比两个女宾多20斤肌肉啊!


亲历:德国疫情下的日常和各种应对

两个孩子和老师一起画画,写字,运动


亲历:德国疫情下的日常和各种应对

每天写字一小时,进步看得见


亲历:德国疫情下的日常和各种应对


四:最后分享一个居家带娃神器:


疫情期间,我们设计了一个篆书课,妈妈孩子从零开始,拿起毛笔,站着写大字,是最好运动和专注课,

每个班级一个月4次大课,现在2班课程也要告一断落了,陪跑的迪哥和甜妞也都全程跟了下来,不仅练了毛笔字,还顺便认识了几个汉字,同时保证了每天半小时的专注运动!


这只是我们家,其实2个班级都有近200个家庭参与了,妈妈和孩子一起写,老人和孩子一起写,有厉害的一家交三份作业,真的是每天的进步看得见,亲子关系转好了,夫妻关系转好了,连家里的俩娃都少打架了!


现在,我们在网课平台的合作下,会马上推出一个“硬笔书法课”,专治“小学生的字写不好,妈妈的字写不好,大老板的字写不好”,是的,一个月共4次课,每个人都能写一手好字,只要你用对方法!


亲历:德国疫情下的日常和各种应对

兄妹俩,就是在大自然里摸爬滚打长大的。。。

五:最最后附上德国比较好的经验,我们接下来可以身体力行带孩子一起跟上的:


和大自然好好相处,德国人身体力行


德国孩子从小就对户外有着天然的好感,这和父母包括社会对孩子传递的自然观念有很大关系。


1,户外很健康。


新出生第一天的健康婴儿,医生就会鼓励新妈妈带新宝宝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让小婴儿的呼吸和皮肤都能尽快适应户外环境!

记得大侠第一次在德国生娃,赖了三天被医生赶出医院,回到家第一天,老公就遵照医生要求给太太准备了外套,给孩子全副武装后,要踹我们出门。当时德国深冬零下好几度,大侠又急又气又怕,当场飙出眼泪,老公和婆婆两个大人给大侠各种鼓励和保证,说生好宝宝越早出门你的身体就会恢复的越快,宝宝也能更健康的成长。


德国人不仅觉得妈妈生宝宝很是很正常的事,而且根本没有坐月子这一说。后来听说北欧的妈妈们会在孩子睡觉时,把婴儿车放在户外或阳台上,好让婴儿有更强壮的体魄时,我这个中国妈妈倒吸一口冷气,感情还有更硬核的!。


2,善待大自然和周围生物

夏天我们原来喜欢用灭害灵喷蟑螂,喷苍蝇蚊子,或者厨房里的小飞虫,在德国,发现苍蝇蚊子和蜜蜂,都可以在房间里自由出入,老公说不要用化学药品,首先会污染空气,另外就是这些昆虫它们也有权利在大自然谋生,我们不能为了自己舒服方便就要了它们的命!


很多面包房,夏天室内好多小蜜蜂就趴在面包上,还有在德国餐厅的室外花园用餐时,也会有小蜜蜂来盯你的啤酒杯,每次老公都是挥手赶走,也不气恼也不讨厌,说“哪怕它们不小心蛰人,它们也不是故意的,我们可以保护自己,但是不用剥夺它们的生命”。


孩子小时候,几乎每天混在户外或多瑙河边,下午和周末还经常带孩子们进森林!每一次,老公除了会给孩子们讲很多森林知识,采一两个可以吃的小蘑菇,其他的,一片叶子也不准破坏,更不准采野花,采野果!首先是各种不安全,例如有的花朵有毒,有的果子有毒,即便果实没毒,狐狸的尿液或者其他动物粪便也可能有病毒,所以森林里的果实坚决不要碰。最后老公还会补一句:“你为了自己高兴去采它们,它们就会死,太不该了”!


3,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每个生物都和我们人类一样有感情,包括一棵树一朵花,你爱它就要好好照顾它。记得迪哥甜妞小时候,花园里的每棵树都有他们的名字,苹果树叫Leo,樱桃树叫Sophie, 有名字就可以和他们说话,孩子们觉得它们和我们都一样,都有生命和感情。


花园里有小刺猬,小蜗牛,还有小青蛙和很多小鸟,它们都是孩子们的成长伙伴,但坚决不是赶走,抓住,或者当作玩具。记得大侠尝试在花园里种过几次色拉,一晚上基本被蜗牛吃光,爸爸马上去买了气味球,说撒在色拉边上,蜗牛讨厌这个味道就不过来了!后来他害怕太太气急下毒手伤害蜗牛们,他撅着屁股在菜地里找半天,把蜗牛们都迁移到邻居家的大树下,说那里对蜗牛来讲又有吃的又安全。


亲历:德国疫情下的日常和各种应对


枭帆(外号大侠):亲子育儿导师,原上海电视台资深媒体人,中德自然教育推动人。德国写画时光创始人。定居德国养儿育女13年,已经出版创意育儿畅销书《妈妈请在童年这样爱我》《遇见孩子就是遇见更好的自己》《走出家门就是最好的旅行》 新浪微博育儿大V@德国小兄妹。公众号《德国育儿》,常年开设课程有画画,写作,个人IP成长,壕妈训练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