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爭做教育三者:"拍者"、"仁者"和"思者",

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爭做教育三者:

  • 摘要:
  • 魏勇老師從"千萬不要忘記自己曾是學生""好課的標準是什麼?"
  • "好教師擅於提出好問題"……等五個專輯,結合自身歷史教學實踐,給一線教師作了十分深入的解讀與剖析。
  • 爭做教育的"拍者"、"仁者"和"思者",讓學生喜歡上教師。

課堂是教師守望的麥田,每天期待驚喜的風景!"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是一個大眾化的教育話題。在著名特級教師魏勇老師眼中,這個大眾話題的教育風景又是怎樣的呢?

他在著作《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中,從"千萬不要忘記自己曾是學生""好課的標準是什麼?""好教師擅於提出好問題"……等五個專輯,結合自身歷史教學實踐,給一線教師作了十分深入的解讀與剖析。於從事鄉鎮小學語文教育的我來說,該書確是一本引人入勝,催人深思的好書,真是一場"及時雨"!

作為一名教師,你要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你的課堂,又憑什麼才能令學生喜歡甚至難忘?這是也我思索良久的問題。近拜讀魏勇老師的大作《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心靈遭遇一次強烈的震撼與洗禮,感觸頗深,確有心得。

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爭做教育三者:

一、有拍者之"驚":用驚喜拍醒課堂

學生最喜歡哪種老師講課呢?

  • 魏勇老師認為,第一,風趣幽默;第二,老師在課堂上能給學生一種新的東西,讓學生感到意外,讓學生們感覺腦袋被拍了一下。"哎,我怎麼沒有想到呢?"老師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某個道理或者觀點很妙、匪夷所思,但是又在情理之中。怎樣的課堂才能帶來驚喜呢?魏老師的觀點是,課程具有一定的"侵略性";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顛覆性";課堂對話也具有一定的"侵略性"。此外,魏勇老師還鼓勵學生髮現教科書中的矛盾,這往往能成為驚醒課堂的"拍者"。
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爭做教育三者:

這讓我情不自禁地聯想到了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上的一次"心有餘悸"的公開課——《一個降落傘包》,當講到周總理捨己為人時,學生們紛紛大膽質疑細節:為什麼在"飛機機翼和螺旋槳上都結了冰……機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飛機像凍僵了似的,沉甸甸往下墜,還失去了平衡"的前提下,周總理能幾步就從搖擺不定的機艙一頭,跨到小女孩面前?太不可思議了吧?小揚眉因為沒有降落傘包急哭了,周總理為什麼要解下自己的傘包給小揚眉啊,可以一起跳啊!

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爭做教育三者:

學生們的發言,令竇桂梅老師大吃一驚,心想,這下完了,全完了!等著挨批評吧!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堂公開課竟得到了領導的高度稱讚:好久沒有看到如此精彩的課堂了!魏勇的這句"對學生最大的尊重,應該是在課堂上給他驚喜;對學生最大的輕視,就是在課堂上表現平庸"在此得到了印證。

這是竇桂梅老師預設好了的?還是突發的生成?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學生的大膽質疑,超越教材的"異類"麥田風景,竟然一下子成了當時中國教改急先鋒的"拍者",看似"不可救藥"的課堂,也一下子被這個"驚雷"給猛然驚醒了。我們的課堂,若是能夠少些平淡,多些意外驚喜,多一些令學生和老師都能大吃一驚的"拍者",無論是中小學課堂,還是職教或是大學課堂,不都是一幅幅靚麗的風景嗎?

二、有仁者之"愛":用大愛澆灌童心

  •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章句下》)
  • 仁愛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道德的象徵,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特徵。仁愛之心不僅是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也是教師的基礎和前提。魏勇老師的著作雖然整個專輯大標題中沒有出現一個"愛"字,卻滿書蘊含了濃濃的熱愛學生之情,這就是大愛啊!
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爭做教育三者:

魏勇老師原本理想是當一名職業軍人,然而事與願違,不得不"十分別扭地選擇了一個不喜歡的職業——教師",然後隨波逐流地教書。而後慢慢地,他學會了從複雜的人際交往中解脫出來,讓教師生活變得簡單而又豐富,慢慢對課堂有了一些自己的見解並樂此不疲。

探索中他漸漸擁有了仁者之愛:如果不是擁有大愛,他就不會思索"怎樣上課學生才喜歡"這樣一個如此深邃的命題!如果不是擁有大愛,他也不會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其好奇心並與其進行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歷險!如果不是擁有大愛,他更不會呼籲帶著鐐銬的教育者們堅守那最後一釐米主權!

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爭做教育三者:

有思者之"樂":用思想指揮教鞭

  • "我覺得教書要想教得好,腦袋就不能閒著!"多簡潔!多精闢!"思者":隨時,隨地,隨情,樂之快哉也!如果說教師的課程設計教案准備是一條教鞭的話,那麼教師的靈魂,教師的思想,就是教鞭的指揮者,思想指向哪,教鞭點到哪。

魏勇老師在著作中多次提到:教育要追求"思"在場;讓學生有思考的慾望和能力;為了充滿思考的教室;把思考作為生活的習慣……魏勇追求的自豪是"我在魏勇的課堂上活過一把",要想活過一把,就要獲得存在感,每個人都有獲取存在感的心理需求,學生也一樣。而存在感又往往來源於安全感,讓學生覺得鬆弛,覺得課堂設計靈活不死板,一開始提問難度不要大,要簡單到每個學生都敢開口,都能找到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會真正快樂。

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爭做教育三者:

那麼,如何給學生"安全感"呢?

  • 最終在於教師課堂之外的積累與沉澱,思考與思索,從而有能力有智慧給學生有價值的思考機會,進而引導學生自我啟蒙,自由思考,自由表達。如魏勇老師對竇桂梅老師《晏子使楚》一課提出更多的思考:從政治、外交、做人的角度,你如何評價楚王?晏子反擊楚王的方式,在思維結構上有什麼特點?這些問題的設計,都體現了魏勇作為"思者"的魅力之所在。正是如此,魏勇筆耕不輟,樂此不疲,連發呆都在思考!
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爭做教育三者:

魏勇老師說,對一個學生來說,遇到一個好老師,是他終生的幸運,可能會影響一輩子。那麼,什麼是好老師?知道怎麼上課,學生就會喜歡甚至難忘的老師,是好老師,爭做教育的"拍者"、"仁者"和"思者"的老師,也是好老師。

讀罷此書,意猶未盡。若是著名特級教師魏勇老師能跳出歷史學科拘束,結合其它學科知識開局謀篇,再附上部分公開課的精彩片段,觀之,思之,意猶可盡矣!

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爭做教育三者:


參考文獻:

魏勇.《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小神手:80後的時代記錄者,跌跌撞撞寫實抒情!人,活著,即修行!深耕教育、投資、世故等領域。喜歡我的文字,就敬請在篇首點擊“關注”我哦,有話要說煩請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