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永遠不晚,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

開始永遠不晚,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

溧之道

很多人都說過:我沒有時間學習,我很忙的,我沒有時間讀書。諸如此類的話語隨處可以聽到。

中國有雷鋒的釘子精神,是說時間就像釘釘子一樣,是靠擠出來的。不管每天有多忙,你總能擠出一定的時間用來讀書,沒有時間讀書不過是一個藉口。小有名氣的青少年閱讀推廣人薛瑞萍老師,每天能擠出3個小時的時間讀書,這已經成為她的人生習慣。她是一個老師,每天做家務,照顧孩子,她的時間很緊張的,但她睡眠時間正常,讀書正常,這說明時間不是沒有,就看你會不會合理利用,心中有沒有讀書的情結和讀書習慣。

開始永遠不晚,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

每天看新聞聯播,每天看一集電視劇,每週看一部電影,每週需要爬爬山,看看風景,每天唱一首歌,每天畫一幅畫,每天進行體育鍛煉……這些正常的生活,不能減少,但這並不會影響你讀書的時間。

讀書,不一定有看得見的進步,是一個慢熱過程;不讀書,就沒有進步,沒有發展,這是人生的必然。很多人唉嘆:讀書的年齡,錯過了,那個時候沒有管得住自己,錯過了最好的學習時間,現在想讀書了,沒有時間了,太晚了。真的晚嗎?

摩西奶奶出生於農村,長大後,主要從事刺繡工作。76歲那年,她患了嚴重的關節炎,只能放下刺繡。摩西奶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婦,從來沒有學過藝術,也沒有得到名師的點撥,但她覺得該給自己一個追求,否則老年太寂寞。於是,在76歲那年,拿起畫筆,開始學習畫畫,畫自己喜愛的內容。她在有生之年,完成了1600多幅繪畫作品,在全世界進行了十幾次巡迴畫展。隨著繪畫的成功,為了激勵更多的年輕人追求進步,摩西奶奶拿起筆,開始寫作,她的作品《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給予很多年輕人心靈震撼。

開始永遠不晚,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

2020年的一場疫情,整個2月、3月,我們不能正常工作,不能正常生活,很多人躺在床上,頹廢地消磨時光。但卻有一群人,捧起書本,彌補當年讀書學習的不足;有些人拿起筆開始練字,走進了書法大門;有些人投身自媒體,開始屬於自己的創作道路,不求成名成家,只求人生有一個新的起點,疫情期間,寫出了200多篇文章。

只要你願意學習,只要你願意讀書,只要你願意進步,用摩西奶奶的話說: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學習學表明:人生最重要的學習是二次學習,職場的進步和潛能的發揮,主要源自於二次學習。從學校畢業後,在工作中針對工作的研發問題進行專業的學習和閱讀,就是二次學習。二次學習是促使勞動者成才的最重要的學習,是解決生產問題的學習。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員工,經過3到5年的邊工作邊學習,基本上能成長為企業核心員工。

摩西奶奶76歲了才開始學習繪畫,她的成功在於用心努力,吃苦耐勞,鍥而不捨,水滴石穿。對比摩西奶奶,我們有什麼理由說"現在努力太遲了"?

開始永遠不晚,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

《對自己狠一點,離成功近一點》書中說:"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如果我們真的能這樣拼,即使不能取得輝煌的成果,也能成為業界的內行。企業之間是合作的關係,我們需要別人的幫助,別人也需要我們的幫助,現在的職場,是"命運共同體",有需求,就要索取,就得付出,產業鏈就是這樣。你所努力的過程,是在積累,同時你也得到知識、經驗和能力,當你的能力得到發揮時,就是你的成功之時。什麼是盡力了?就是努力到無能為力,只要不是生命的盡頭,就不會是"無能為力"。為什麼我們沒有成功?說明我們的努力還沒有感動自己,當然不會感動到別人。

心動不如行動,趕緊拿起書,繼續閱讀和研究,現在努力還不算晚,生命的時光還很年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