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現的藝術

變現的藝術


昨天在看《美國的貧窮和暴利》一書,其中不乏一些中產階級由於失去房屋而墜入到了赤貧階級,貧窮的人百分之七八十的收入都是用來支付房租,再難有翻身之日。


這些中產階級註定就是要失去居住之地的嗎?


我想不是,而是他們的盲目樂觀的超前消費,沒有資產儲備,在收入減少時,無力支付各種貸款,於是掉入了消費陷阱,直至失去自己的住宅,流離失所。


昨晚我在和朋友聊天時說:不管什麼時候都要有一套房子是不貸款不抵押,甚至有可能是不在自己名下的。原因無它:在遇到挫折時,至少不會流離失所。


有些人房子賺錢了,就賣掉小房子,用所得錢作首付去換大房子,在行情向上的大週期來言,操作方法是對的,但一旦遇到風險,失去收入,房市下跌,無法出手的情況下,貸款的大房子就是一根要命的頸繩。


那是不是說,貸款買房不對呢?不,我始終認為,貸款買房是對的,中國沒有哪一個貸款比房貸更容易利息更低。但切忌讓貪婪衝暈了頭腦,保持一套全款的小房子作全家後備之路是必須的。


我在創業時,也是強調一點:變現。


很多創業企業有了投資有了收入,就全部再投入,等到項目不行時,就全部都又變成窮光蛋。


我在創業論壇演講時再三強調:創業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賺錢賺錢。



我強調在企業紅利階段一定要及時分紅變現,讓團隊成員、讓成員家庭得到分紅,看到金錢,而不是讓家人看著一群瘋子日夜加班,卻分文不見。


我是一個相對保守的人,也是一個低慾望的人。美國投資大師巴菲特說:我唯一的優點就是保守。李嘉誠也曾經說:我從不冒險。


任何影響生活根本穩定的冒險都是要杜絕的,那就讓我們從最基礎作起:一間全款的小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