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絕對,集四大文豪名句,其中一句被偉人毛澤東原文引用

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史上,發生數不清說不完的文人佳話。而關於對聯的精彩故事,佔有絕對的數量。對聯,俗稱對子,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中獨特的形式,只有漢語這種博大精深的語言,才好玩這種文化遊戲。

千古以來,文人雅士,智力超群者,無不玩得津津有味。關於對聯的故事,在官方和民間這兩條線上,無間斷地流傳,一直延伸到今天,也將延伸到未來。


一副絕對,集四大文豪名句,其中一句被偉人毛澤東原文引用


今天說的這副對聯,說千古絕對一點也不過分。但,這個絕對,不是像有些絕對那樣,用一些偏僻字繁體字來堆砌、拆解,如有人用武則天自己造的字“曌”,擬就上聯“日月明空曌”,玩拆字把戲,既無意境,更無詩意,這樣的玩意沒有什麼意思。

我們說的這副絕對,詩意盎然,意境深邃。因為這個對子,是集四個大文豪的詩句湊成的,但又沒有絲毫拼湊之嫌,渾然天成,完全是二次創作,直追原創。

下面就來跟朋友們一起欣賞這副對聯:

上聯:把酒問青天,天若有情天亦老;

下聯:舉杯邀明月,月如無恨月長圓。

這個對聯裡的各個分句,除了最後一句“月如長恨月長圓”外,是不是都似曾相識,很熟悉的味道?確實,這幾個分句,我們都很熟悉,初中文化的人都知道出自哪裡。


一副絕對,集四大文豪名句,其中一句被偉人毛澤東原文引用


把酒問青天,這句話太出名了。北宋文壇領袖蘇軾的代表作《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裡的第二句。這闕詞,開頭即突兀發問“明月幾時有”,這個問題人人都知道答案,又人人都不知道答案。蘇軾舉著酒杯,向老天發問,然後再問“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這個問,就沒有人知道答案了。

就是這首詞裡,有一句流傳千古的佳句,每逢月圓之夜,不知多少人吟詠著,對著天空喃喃訴說自己的願望: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上聯中的第二分句,那就更有名了,“天若有情天亦老”,這是唐代有詩鬼之稱的李賀的詩句。關於這李賀,少年天才,但終生不得志,因為其父叫李晉肅,被一些嫉妒他的小人抓住不放,所以他不能中進士。因為要避父諱,也實在是奇談怪論,當時很中庸的韓愈都怒了,專門寫了篇文章為李賀申辯。


一副絕對,集四大文豪名句,其中一句被偉人毛澤東原文引用


但是申辯無效,李賀鬱鬱而終,英年早逝。但是李賀的詩,在當時可是不得了的。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就出自他的《金銅仙人辭漢歌》,原句是“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什麼意思呢?

金銅仙人被拉走了,這是亡國的象徵,銅人都“潸然淚下”。在被拉走的路上,到處都是衰枯的蘭草,這些蘭草是在為銅人送行,看到這樣的場景,老天如果有情,也會因傷心而衰老,真夠悽慘的!

有的朋友熟悉這句詩,不是因為李賀,而是因為偉人毛澤東。確實,在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這首詩裡,就原原本本地用上了這句話,所以,很多朋友最先從偉人的詩句裡讀到。這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偉人這首詩,選在小學語文課本里,所以讀了小學的人都會背誦這首詩,也就很熟悉這首詩了。


一副絕對,集四大文豪名句,其中一句被偉人毛澤東原文引用


雖然是原原本本的引用,但到了偉人毛澤東這裡,這句詩被賦予了全新的含義,不再是李賀詩裡的悲哀,而是為了凸顯“人間正道是滄桑”,李賀哀嘆銅人被拉走,抒發亡國之嘆,偉人是在告知世界,中國已經發生了滄海桑田的鉅變,光明已經來到,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下聯的第一分句“舉杯邀明月”,又是一位超級大詩人的手筆,李白的《月下獨酌》裡的句子。當時李白太孤獨了,沒人跟其一起喝酒,所以舉起酒杯邀請明月跟他一起喝,還說“對影成三人”。哪裡來的三人呢?李白、李白在月下的影子,加上月亮,不正好是三人嗎?

集聯的人真的很有才思,蘇軾把酒問青天,李白舉杯邀明月,這對的也太工整了。而下聯的第二個分句,不少人眼生,不知道出自哪裡。確實,筆者開始也不知道,後來查了資料才知道,這句是一個叫石延年的人專門對“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句子。


一副絕對,集四大文豪名句,其中一句被偉人毛澤東原文引用


這石延年,在北宋時也是大大有名的,雖然跟蘇軾相比名氣要小得多,當在當時,也是文壇一個人物。據說他讀書特別快,就大略看一下,就是我們今天說的瀏覽。

李賀這句詩從唐朝開始,就被認為是絕對,無數文人想對出下聯,都對不出,或者說對出的,也無人認可,實在是太難了。直到北宋時候,有一天這石延年喝醉了酒,一班文人又開始對對子了,有人就想到了李賀的這個絕對。

一時沒人敢做聲了,因為從唐代以來,就沒有人對得出。這時候石延年看到天上的月亮還未滿月,缺了一些,不僅感從中來,一句下聯脫口而出:月如無恨月長圓。此言一出,震驚了眾人,隨後就是聲聲喝彩,千古絕對被石延年酒後對出來了。


一副絕對,集四大文豪名句,其中一句被偉人毛澤東原文引用


石延年對出絕對,傳到了司馬光的耳朵裡,當時拍案叫絕說了這麼一句話:李長吉歌“天若有晴天亦老”,人以為奇絕無對。曼卿對“月如無恨月常圓”,人以為勍敵。

李長吉,也就是李賀,曼卿,就是石延年。司馬光認為,這兩人堪稱對手,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了。就這個對子而言卻是如此,但就文學成就而言,石延年跟李賀無法相提並論。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隨便抓取一把,都是膾炙人口的佳話,名人雅士聚集,更有偉人點化,實在是太精彩了,朋友們對此不知有何感想,不妨留言置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