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购物成瘾,你为什么比别人更容易“剁手”?

双十一的包裹都收到了吗,你的购物喜悦还剩多少?

即便是心理医生,我们也不可避免的在跟风,毕竟这些“更便宜”,“满减”的策略,实在让人难以战胜本能。

但这则新闻的出现,让人又不得不警惕:如今的消费态度,真的在合理范围之内吗?

彭旭:购物成瘾,你为什么比别人更容易“剁手”?

医生诊断其患有“重度强迫性购物障碍”,是病,得治。

这样疯狂购物的行径,在我们精神心理科并不少见,冲动消费,购物成瘾,剁手党,吃土族在生活中更是处处可见。

你的钱究竟花到哪里了?只有快递盒心知肚明。作为生活中处处存在消费“陷阱”的现代人,我们太难了!

疯狂购物仅仅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更好了或者商家的引导太难以拒绝了吗?并非如此。

多了解一些“购物成瘾”,也许能让你在明年六月的大促销时,理智一点。

彭旭:购物成瘾,你为什么比别人更容易“剁手”?

上个世纪英国妇女艾米莉在经济萧条时期仍是购物狂人

彭旭:购物成瘾,你为什么比别人更容易“剁手”?

购物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标志,它同时具有娱乐及犒赏价值,在营销的推动下甚至能够演变为一场场狂欢。

根据一项匈牙利学者的调查研究,在成年群体中,强迫性购物的总患病率为4.9%,大学生群体相对较高,为8.3%。

注意!

这只是强迫性购物的患者比例,蛰伏在我们生活中的,还有许多未达到患病标准的“剁手族”。

DSM-5尚未将强迫性购物行为(CBB)单独列入诊断条目,而是置于“未特定的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名下。

但无论是轻度的“购物成瘾”,还是重度的“强迫性购物行为”,这一状况的确对一部分人的功能及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经济能力被破坏,家庭矛盾、法律问题等等…

无论你承认与否,疯狂购物的背后,不仅是商家的营销,它与我们对购物行为本身的迷恋有极大的联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成瘾”。

彭旭:购物成瘾,你为什么比别人更容易“剁手”?

彭旭:购物成瘾,你为什么比别人更容易“剁手”?

购物成瘾的人,往往具有一些易成瘾的特质 ——“成瘾人格”。

《神经精神病学辞典》中对成瘾人格的定义为:“易成瘾的人格。”

首先强调:这并不是一个明确的精神病学或者心理学概念,是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上瘾?并没有确定的定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成瘾往往与一个人的人格高度相关——除此之外还与“自由意志”、“自控力”和“社会风气”等有关。

这种成瘾魔咒可不仅仅会作用于你的购物行为上!!

  • 废寝忘食的追剧,看综艺,不看到结局不罢休;
  • 游戏一上手就控制不住自己,通宵达旦;
  • 对美食毫无抵抗力,撑到身体受不了;
  • 烟瘾、酒瘾一应俱全;
  • 性瘾频繁发作,身心俱疲。
  • 运动、小说、打牌......一旦爱上,就停不下来。
彭旭:购物成瘾,你为什么比别人更容易“剁手”?

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成瘾呢?

一、具有强迫倾向

强迫与成瘾的“脑回路”是相似的,都可以表现为对某种行为的重复上。

两者的主要差别在感受上——强迫的目的更多是降低焦虑感,成瘾则是为了追求快感。

二、孤独

从生物本能和心理上来讲,人是社会型动物,需要陪伴。

而当被陪伴感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就会下意识的寻找替代品,并尽力去“沉迷”其中,用以回避“空虚、寂寞、冷”的困境。

三、经历过心理创伤(尤其是童年时期)

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经历过重大心理创伤的人,成年后容易出现成瘾行为——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美国士兵,三份之一有较严重的酒精依赖。

四、 对愉快的感受力较低

可能正是因为对愉快的感受力比较低,所以更需求重复的、大量的刺激去获得满足感,研究表明,这部分人群往往更喜欢追求新鲜刺激和冒险。

我们再从疾病的角度看成瘾障碍。

过度成瘾会导致成瘾相关的精神障碍,例如:烟草使用障碍、酒精使用障碍、药物依赖、赌博障碍等等。

根据精神障碍与统计手册(DSM-5)各类成瘾障碍的诊断标准,成瘾障碍患者通常存在明显的共同点。

彭旭:购物成瘾,你为什么比别人更容易“剁手”?

如果你的购物行为符合以上的描述,例如说:买的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不能购物时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因为购物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等等。

你要警惕自己的购物成瘾是否已经到达了病态的程度。

当然,我相信大部分人并未达到诊断标准。

彭旭:购物成瘾,你为什么比别人更容易“剁手”?

购物成瘾带来的早期麻烦虽然仅限于钱包,但这也同样让人困扰。

如果你是一个对购物上瘾的人,你一定会发现,花钱变成一件越来越容易的事情,但尽管你买的越来越多,快乐却并没有成比例的增加。

这种现象被学者称为“多巴胺诱因易感化”。

简单点说,成瘾的人,并不是被购物车“绑架”,而是被自己身体里的多巴胺给“劫持”了。

彭旭:购物成瘾,你为什么比别人更容易“剁手”?

在我们的印象里,多巴胺是我们快乐的源泉,是幸福感的创造者,这其实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而简化的描述。

实际上,多巴胺并不会直接在脑海里直接制造出快乐,它会通过一种中间商来控制我们的情感,这个中间商名字叫做“欲望”。

脑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多巴胺作用于奖赏系统,让我们产生追求某个事物的想法,并指导我们的行为。

多巴胺分泌的峰值,通常出现在我们做一件想做的事之前,它的作用是提高我们做某一件事情的动机。

也就是说:在你买东西的过程中,多巴胺并不是让你用购物的结果产生了满足感,而是控制了你的购物过程,满足的是“购物欲望”,是那种获得前的“饥渴感”。

为什么网购过程中最爽的瞬间是下单的那一刻?

因为在你拿到买的东西之前,多巴胺的使命就完成了。

彭旭:购物成瘾,你为什么比别人更容易“剁手”?

有“烟瘾”的人也许更容易理解这样的感受,所谓的“饭后一支烟”,很可能只是一种心理预期,一种“仪式”,而不是一种需求。

在你抽这支烟之前,你会觉得它是必要的,如果你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抽到烟,则会非常痛苦。而你抽烟的过程中直到抽烟之后,都似乎并没有感受到任何“应得”的愉悦。

所以,购物成瘾的你需求好好思考一下:将要下的这一单,到底是非买不可,还是“望梅止渴”?

彭旭:购物成瘾,你为什么比别人更容易“剁手”?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对自己几天之前的疯狂购物行为产生了担忧?

不用过分担心,以正确的“姿势”面对,可能“成瘾“这件事还会给你带来一定的好处。

第一步:区分你的“想要”和“需求”。

  • 想要是指我现在就想买这件东西。
  • 需求是指我需要买这件东西来满足我的某种客观需要,并且我有能力支付它。

想要是多巴胺带给你的渴望感;需求才是理智的真实的满足了自己

怎样区分病态的渴望和真实的需求呢?

粗略的讲:判断这种方式的结果是否会对你造成伤害。

或者你可以这样去理解:

  • 需求是当你接受购买后的事实时,你是快乐的。
  • 成瘾是当你接受购买后的事实时,你是痛苦的。

回想一下,你的购物成果,给你带来的快乐更多,还是痛苦更多?

彭旭:购物成瘾,你为什么比别人更容易“剁手”?

第二步:不要因成瘾而感到羞耻

羞耻、懊悔(shame)是“伤害”身心的一种情绪。

如果你因为自身的自控力不强而过分懊悔、责怪自己,很可能会陷入情绪的崩盘。

要知道,成瘾也并非十恶不赦,这也是你身心的一部分。

感性的“成瘾行为”是我们对美好的一种期待,这是一种本能,我们要做的是接纳它、调整它,而非一味的苛责自己。

另外,有研究者发现成瘾者身上经常发现的“愿意承担风险”和“强迫性的人格特质”在领导者身上也经常出现。

也就是说,某些通俗意义上的消极特质也会给人带来积极的一面。

把消费的欲望转化成生活的动力,不断通过自己的进步获得与之匹配的商品,这才是我们与“瘾”共生的最佳模式。

第三步:驯化你的“瘾”。

培养一个好的习惯,去替代你的强迫性购物吧。

当然这很难,比如说:读书。

大家尝试读书时很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注意力,例如:综艺节目、网络游戏。这是因为我们将读书的期待放的太高,我们都希望通过读书迅速变成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或者获得一个丰富的自己。

但当你坚持两天之后,发现自己并没有任何的改变,收获不到任何成就感,自然会从其他地方寻求满足。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去“驯化”多巴胺这个劫匪

彭旭:购物成瘾,你为什么比别人更容易“剁手”?

多巴胺作用于的奖赏系统会根据你的期待值和现实来调整分泌。

当你的期待和收获相差太远,收获的快乐奖赏也就越小,所以你翻开书的动力就会一次比一次小。

想要去驯化对“读书“上瘾,就要学会降低自己的期待,让你的目标比现实情况,只高一点点,而且你需要量化你的期待,不要将它变成一个幻想。

例如:每天看10页书;而不是:今天我要变得博学。

用这种通俗意义上“好的成瘾行为”去逐渐的替换掉不健康的成瘾行为,你会逐渐学会“驯化”自己的欲望,为自己的目标进行服务。

当然,选择求助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医生的帮助,是当自我改善求而不得时,可以尝试的方法。

彭旭:购物成瘾,你为什么比别人更容易“剁手”?

最后,我想强调本文所讨论的“成瘾”,绝大部分为非疾病状态的成瘾,尚且在可接受范围内。

达到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成瘾切勿强行粗暴戒断(可以简单理解为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严重的身心困扰,失去社会功能的成瘾),否则如若出现戒断反应,可能会威胁生命安全。

正如上文所说,任何通俗意义上的“消极”,都有可能转变为或者被驯化为一种积极的特质。

黑暗是光明存在的意义。

没有“错误”,“正确”就毫无价值。

不羞耻,不自责,耐心的接纳和帮助自己,你就能收获一个特别的、与众不同的美好自我。

彭旭:购物成瘾,你为什么比别人更容易“剁手”?

插画:李大姑娘

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适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案,如有需求请您及时就医。作为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现极限词,为医生临床经验中的个人认识或学界共识,是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其客观重要性的表述,主观上无任何营销性。对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议,请发邮件至安忻品牌部:[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