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德國使館配合國內馳援拉貝後代 千萬裡愛心接力

<article>
駐德國使館配合國內馳援拉貝後代 千萬裡愛心接力

中新網4月22日電 據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在歐洲疫情蔓延之際,德國醫療物資嚴重缺乏,駐德國使館每天都會接到德國各界大量求助電話和郵件,希望得到中國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中方也盡己所能,通過政府援助、企業採購和民間捐贈等多個渠道向德國“獻血”、“輸血”。

就在使館上下開足馬力圍繞疫情開展工作時,一通來自海德堡的電話迅速引起使館高度重視。電話的那頭,是約翰·拉貝之孫——托馬斯·拉貝。

約翰·拉貝是一位曾經旅居南京的德國商人。1937年11月他冒著生命危險,同其他國際友人自發成立國際安全區,並親自擔任安全區主席。據估計,他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區內,累計拯救了20多萬中國人的生命。其所著《拉貝日記》被公認為證明南京大屠殺的珍貴史料,拉貝也被譽為“南京好人”,其崇高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深受中國人民的敬佩。

駐德國使館配合國內馳援拉貝後代 千萬裡愛心接力
旅德僑胞捐贈的約翰·拉貝半身像(圖片來源: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微信公眾號)

80多年後的今天,約翰·拉貝之孫托馬斯·拉貝也繼承了祖父的傳統,同中國建立起了密切聯繫。他是海德堡大學醫院的教授,在濟世救人之外還積極投身於促進民族和解的人道主義事業,並在海德堡創立了約翰·拉貝交流中心。

托馬斯·拉貝告訴使館工作人員,他和家人疑似感染新冠肺炎,並伴有明顯症狀,但德國境內有效藥品已斷供,醫院的防護物資也出現緊缺。情急之下,他只能求助於中方。

得知此事後,吳懇大使高度重視,立即指示團隊與國內取得聯繫,想方設法協調到一批藥品於3月底送到其手中。同時,考慮到拉貝對於南京市的特殊意義,且托馬斯·拉貝所在的海德堡大學醫院也已正式提出物資援助請求,使館將有關情況與江蘇省和南京市政府進行了及時溝通。短時間內,南京市政府迅速籌集了30000只口罩、620瓶抗疫藥品和200套防護服,並通過江蘇省包機於上週五中午運抵柏林舍內菲爾德機場。

而在柏林的另一端,使館則加緊與海關對接清關和運送手續。與當地時間4月20日,這批物資就完成了全部清關手續,安全運抵使館。

駐德國使館配合國內馳援拉貝後代 千萬裡愛心接力
吳懇大使與南京市物資合影。(圖片來源: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微信公眾號)

第二天使館臨時工作組馬不停蹄地駛往距柏林700公里外的海德堡。下午2點,工作組順利抵達海德堡,將物資轉交給海德堡市政府和拉貝本人,並轉達南京人民的親切問候。

駐德國使館配合國內馳援拉貝後代 千萬裡愛心接力
托馬斯·拉貝夫婦接受物資捐贈。(圖片來源: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微信公眾號)

托馬斯·拉貝手捧物資,對中國政府和人民以及中國使館表示感謝。他說,我的家族傳承著對中國和中國人民誠摯的愛,我的祖父深愛著南京市和南京人民,他一生中最崇高的使命與南京這座城市緊緊相連,我的孩子們也十分珍視與中國的友誼,相信對中國的愛將會在家族中代代相傳。

/<artic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