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燒了30億元 康方生物連虧三年後赴港上市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9日電(高曉鍈)近日,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康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已於4月6日通過港交所聆訊,計劃募資3億至4億美元,這意味著港股市場又將多一名生物醫藥板塊的新成員。

  其實,這已是康方生物的“二進宮”,就在四個月前,康方生物剛剛遞交的招股書,因數據準備不充足而被退回。此次在全球疫情爆發的情況下,連續三年虧損的康方生物依舊成功通過聆訊,這家成立僅8年的創新藥公司究竟價值在哪裡?。

  押注雙抗市場藍海

  4月6日公告顯示,康方生物科技已經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預計公司最快於4月內招股,計劃集資約2億至3億美元,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為康方生物科技聯席保薦人。

  康方生物表示,此次IPO募集所得資金的約75%將用於產品研發及商業化、15%將用於在廣州及中山發展生產及研發設施,其中大部分將用於購買新機器、儀器及設備以及擴展生產設施、另外10%將用於一般公司及營運資金用途。

8年燒了30億元 康方生物連虧三年後赴港上市

  康方生物臨床試驗產品 來源:公司公告

  公開資料顯示,康方生物科技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滿足腫瘤、免疫及其他治療領域在全球的未決醫療需求,運營主體為中山康方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主要專注於腫瘤學,免疫學和其他治療領域。目前,集團正研發創新抗體藥物涉及20多個藥物開發項目,其中12個抗體處於臨床階段。

  其中,腫瘤學是公司專注的治療領域之一,處於臨床開發後期階段的產品包括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PD-1抗體和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

  資料顯示,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雙特異性抗體(雙抗)的熱潮便席捲全球,也激發了國內資本對“雙抗”的追捧,多家雙抗公司宣佈完成新一輪融資。此外,羅氏、輝瑞、安進、賽諾菲和GSK等多家跨國藥企巨頭已經部署了大量資源用於開發雙特異性抗體,尤其是基於已獲批准的免疫檢查點的雙特異性抗體。

  早在2014年6月,調研機構Marketwatch發佈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23年,雙特異性抗體市場將達44億美元。截至2019年年中,全球已有20多種雙特異性抗體開發和生產的商業化技術平臺,而國內在研的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PD-(L)1雙抗藥物就有7款,但其中僅有康方生物的AK104和康寧傑瑞的KN046進入了II期臨床階段。可見,康方生物押注的雙抗市場是一片藍海。

  3年虧損4億元 尚未實現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康方生物暫未有研發產品上市,因而未有因產品銷售而帶來的銷售收入。

8年燒了30億元 康方生物連虧三年後赴港上市

  公司2019年財務報告

  財務方面,據招股書顯示,公司已經出現連續三年虧損。2017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分別虧損993.2萬元、1.54億元、1.45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2019年全年虧損擴大至3.46億元,收入則按年增至7087.9萬元,2018年同期收入錄282.6萬元。三年來,公司已累計虧損近4億元。

  對於疫情,公司披露,疫情爆發不會嚴重干擾公司營運,公司總部及主要供應商並非來自湖北省,海外業務整體上未受到疫情影響,目前公司的研發團隊已經復工。

  從目前的研發費用和公司現金流情況來看,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康方生物在研發上投入1.61億元、2.06億元,分別佔成本總額的87.4%及85.1%,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系源自藥物臨床試驗的發展。

  截至2019年,公司研發開支達到3.08億元,截至2020年2月29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67億元,大約還能支撐公司未來2年左右的研發投入。

  康方生物稱,此次融資用途大部分用於單抗靶向藥AK104的研發。而在單抗靶向藥領域,據不完全統計,默沙東旗下的單抗靶向藥Keytruda已於2018年7月獲准在國內上市;君實生物、信達生物、恆瑞醫藥和百濟神州的單抗靶向藥也分別在2018年、2019年上市。在此情況下,AK105顯然已落後於競爭對手。

  與此同時,信達生物旗下的達伯舒甚至已進入國家醫保,單品價格從7838元/100mg降為2843元/支。對於尚未上市的AK105也將面臨價格承壓,未來在單抗靶向藥領域究竟能搶得多大市場份額,還有待市場檢驗。

  資本青睞下8年燒掉30億元

  雖康方生物至今仍未實現盈利,但康方生物卻一直受到資本的青睞。成立至今,除去天使倫,康方生物共獲得了四輪融資。

8年燒了30億元 康方生物連虧三年後赴港上市

  天眼查信息顯示,2012年,康方生物完成了首次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上海建信資本;2015年完成深創投和上海建信資本的A輪融資1.3億元人民幣,2019年11月,在遞交上市招股書的前一個月,公司剛完成了近1.5億美元的D輪融資,此次投資方中,正心谷創新資本、中國生物製藥領投,深創投、清池資本、國新國信東吳海外基金、AIHC等10家投資機構跟投。在遞交招股書之前,康方生物累計融資金額近16億人民幣。

  再加上2015年期間,公司向全球領先的製藥公司默克集團(Merck)授權的CTLA-4抗體(AK107),獲得絕對價2億美元(約合14億人民幣),8年間康方生物共獲得了約30億元的資本“輸血”。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5年A輪融資後估值3.3億元人民幣,到2019年11月的D輪融資,估值升至8.36億美元,漲幅已達17.7倍。

  海通證券醫藥首席分析師余文心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雙抗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能夠彌補單抗的許多缺陷,但現在很多產品還在臨床階段,所以真正反映在二級市場上的股價飆升並不多,但不排除在一級市場存在市值的高估。

  “對於普通的投資者,投資創新藥的門檻還是比較高的,對於還沒有上市的公司需要解讀臨床結果以及競品是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因此投資相對風險較大的公司,還是建議選擇專業的投資人進行判斷。”余文心說,中國創新藥產業已初具規模,從政策、基礎建設、研發資源、研發成果和產品市場表現來看,創新藥產業投資價值愈發明顯,未來十年,這一行業將會持續發展。(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