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屌絲,你來什麼韓國-我是如何學好韓語,取得博士學位的

經常有人問我留學給我帶來最大好處是什麼?

開始我也想不明白,以我現在的認知,我想說,一個人,如果在一個大家都熟悉你的環境裡,別人會對你有一個固有的印象。在這種環境下,確實不好做出改變。因為不管你做什麼,別人都對你已經有一個判斷了。但是如果在陌生的環境下,你就完全是一個陌生的自己,別人對你的印象為零,那就是說可以有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所以我覺得留學給我帶來最大的好處就是,給人生一次選擇和改變的機會。


寫在前面

2005年9月,我從某地方三本高校畢業,就業那是比較辛苦的。即使找到了工作,試用期工資也是少的可憐,如此這般的我,嘗試了去賣電視,去賣地板,也甚是辛苦。當時在東北的韓國中小企業還算多,工資待遇也可以,但是身為朝鮮族的我一句朝鮮語(韓語)也不會(從小學一直讀的漢族學校)也是很尷尬的。現在經常有人說我韓語好,說是我朝鮮族的原因,懶得再解釋了。

對一個普通家庭出身,一個地方大學畢業的我,對於前途兩個字:迷茫。如果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典型的‘屌絲’一枚。那個時候的出國的人數也是很多的,條件好的基本去了歐美,再差也去個日本,韓國這個所謂的亞洲四小龍對於大家的吸引力還不是很大的,除了三星,LG, 感覺僅僅是朝鮮族一個可以去打工的地方而已。但是我是誰啊! 屌絲啊!看到韓國中小企業也能給到3,4K的工資,對於我這個‘屌絲’來說,如果能去韓國學學韓國語,學個碩士畢業,也許還有找到稍微好一點工作的機會。

當時我的表哥已經在韓國讀書(對於當時諮詢匱乏的時代,是一個很好的資源,現在大家都可以自己申請了),所以瞭解到韓國的獎學金制度很好(盛傳一句,研究生你居然花錢讀了?不能理解),就決定試一試。申請比想象的要容易很多,2006年,就坐船來到了韓國。

1. 韓國留學的注意事項(略)

2. 我是如何學韓語的(本文)

3. 一般大學研究生申請流程(略)


2. 我是如何學韓語的

個人認為本方法適合想使用韓語交流的學習者,不適合把韓語本身作為研究對象的讀者,或者說你是韓語專業的可能意義不大。我們都知道1+1等於2,但是沒幾個人知道1+1為什麼等於2。我不是研究數學的,我是用數學的,那研究這個為什麼的問題對我就沒有什麼意義。

等同到韓語,我只需要知道韓語怎麼聽說讀寫就行了,我並不需要知道韓語為什麼這麼發音,為什麼這麼拼寫,為什麼這個語法比那個語法好用。

我的韓語成績:08年左右(記不太清楚),通過的5級。 再後來,因為個人原因,需要韓語成績,兩年前又考了下,達到6級。成績單如下。我從來沒有痛苦的“學”過韓語。我只是想說,通過一個合理的方法,都能達到我的程度,我不聰明,否則也不會高考到一個地方院校。如果你真的想把韓語水平達到交流無障礙的

程度,又不是非常著急的話,用這個方法在3到6個月後,都有會很好的效果。

不是屌絲,你來什麼韓國-我是如何學好韓語,取得博士學位的

學不好韓語,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1.報了一個語言學習班, 上了幾節課就開始學習語法.弄的一節課筆記多多,成就感多多.然後通過幾個月的這種學習,依舊不會說韓國語和別人交流已經障礙多多. 大部分這時候就開始抱怨沒有語言環境,如果我在韓國,如果…

2.人在韓國,生活了好幾年,甚至讀了大學本科,或者國內大學畢業,韓國研究生畢業,只要一開口除了吃飯了嗎,你去哪?等簡單的日常用語以外,基本沒有什麼能說的了。稍微討論一下韓國的時政,經濟等成年人聊天的話題,聽不清楚,聽不懂,所以不是‘沉默是金’,就是‘車禍現場’。他們是沒有語言環境嗎?

孔子在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理解的就是‘學’與‘習’的關係. 個人理解為,學的過程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習的這一環節,那麼知識或者技巧的攝取就會存在障礙的.同理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更是如此, 更有甚者想要把語言當成’硬科學’來學習的比比皆是. 個人體會,語言學習,‘學’20%,‘習’80%是比較合理的。

首先,先說兩個學不好韓語的原因

第一,懶惰。而且我要說下懶惰的幾種情況。

1. 第一種懶,那是真懶,和葛優躺沒啥區別。幾個句子能說明他們的狀態。從來不學習,天天打遊戲,擼起來比誰都帶勁,作業論文說起來,一問九不知。待到畢業時,哭教授,磨前輩,發騷發嗲兄弟情,手段用盡。畢業後,韓語,論文,狗屁不通。這樣的人還能說什麼呢?

2. 第二種懶,資料蒐集狂。看起來還挺勤快。各種資料一電腦,從什麼韓語初級開始,一直到高級都有,學習第一天,就必須把所有的資料都弄齊了才能學習。延世大學韓語,首爾大學韓語,西江大學韓語,韓語900句,韓劇學韓語,手機APP更是一堆堆的,奈何就是不學,不練。就好像把資料蒐集到電腦了就完事了每天蒐集資料的時間,比看書學習的時間還多。這種人,也是不佔少數。就好像蒐集了資料,他們就已經把這些資料學過了一樣。也許未來在腦袋上插個USB,學語言這事兒真能實現,但是現在,這樣的做法,一點效果也不會有的。

第二,方法錯誤。學英語的時候,我們就聽老師說,聽說讀寫譯,從來沒有聽過寫讀說聽譯, 所以其實真正的語言傳授者,早就告訴你了,學習語言的順序是這個,但是我們成年人非要擰過來學,讓人無法理解,耍小聰明,最後永遠是處於,韓語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個人認為,這種錯誤的方法也造就了一種,勤快的懶。他們總是覺得,只要我掌握了語言的結構,就能說好語言。殊不知現在連AI都放棄了這種通過輸入語言結構進行翻譯的方法。因為這種方法是反人類的學習方法。可是就有人在沒有大量的聽,說,閱讀的(輸入)基礎上,就開始努力的學習語法,學習韓語的語言結構。試圖通過這個樣的結構,來組織語言,進行會話,交流(輸出)。個人認為也是不太現實的。這時候經常有人問我語法不重要嗎?非也。 再次強調,不是語法不重要,而是階段不對。

我舉箇中文的例子:一箇中國小學6年級優秀作文。

…… 那天,爸爸在接電話,我便百無聊賴的看著荷花。荷塘中大片大片的荷花亭亭玉立,千姿百態,綠色的莖託著一朵朵白裡透紅的荷花,那一朵朵荷花多種多樣,各不相同。…而雪白的荷花則令人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習習的涼風吹來令人心曠神怡,荷花也隨風起舞,亭子裡頓時暑氣全無。……好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我漸漸沉醉於其中……(原文來自網絡)

這篇文章寫的這麼好,試問是因為這個學生學習了很多語法嗎?當然不是,是因為她閱讀,模仿了大量文章後,表達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們在初中的時候才第一次真正去分析文章,去分析什麼主謂賓,定狀補等句子成份。但是中考的時候,除了‘的地得’,‘著了過’能分清楚以外,其他並沒有什麼印象,一點也沒有影響我聽說讀,甚至寫中考作文。

所以文法的學習因為我需要寫一些高級的文章的時候,是需要語法來明確我的想法的。但是一個前提是聽,說,讀,寫,

已經都到了很高的水平,這是一個錦上添花的過程。

小學生學語法的時候,老師就說這個是什麼語法,然後就會給出大量的句子,讓學生朗讀,體會,甚至弄一段文章,背誦。但是就有一些人,在學習的初級階段就語法為中心,去整理這個東西,而不是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聽,說,閱讀上,本末倒置。可以自測一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每天的學習時間分配,我見過很多人,都是在整理,背誦這些文法上用了很多時間。而在聽,說,讀上面,花的時間少的可憐。在我看來這也是一種懶惰。

那我是怎麼學韓語的

2006年,在我來到韓國的時候,當時讀研究生還不需要語言成績,所以我就直接申請了韓國的研究院進行學習。 雖然英文不好,也只能儘量選擇英文教材以及英文授課的課程. 還要研究生課程給成績還是很大方的(畢業論文除外)。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韓語的提高並不是很大,舉幾個例子:想買個電話,需要人陪著去;想去辦一張銀行卡,要人陪著去;想去市區買點東西,要人陪著去;想去便利店打個工,韓語不行,自然我想到了退學。和爸媽一商量,就說都去了半年了,堅持下說讀到碩士畢業吧。雖然內心一萬個不願意,可是想想自己選的路,自己裝過的x,還是儘量自己弄完吧。

偶然收穫的聽力練習

終於迎來了在韓國的第一個假期,為了賺取一些生活費,因為語言不好,就去找了夜班的工作,在中國人圈子裡叫’太白’也就是去卸物流的貨物. 因為工作都是在夜間...這裡發生的一些事情讓我意外的提高了韓語聽力。

(還沒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