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超預期,臺積電擬擴大5納米芯片產能

(觀察者網訊)

9月23日,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在蘋果、海思、超威、比特大陸和賽靈思五大客戶都決定採用5納米作為下一代主力芯片製程的情況下,臺積電5納米需求超預期。

因此,臺積電已大幅上調產能佈局,由原定每月5.1萬片大增至7萬片,增幅近四成,同時加速量產腳步,提前明年3月量產。

今年7月,臺積電在季度財報會議上曾表示,其新的5納米(Nm)芯片製造工藝將於2020年上半年開始批量生產,使首批5納米芯片在明年第三季度上市。

但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上週在臺北國際半導體展科技智庫領袖高峰會中,宣佈臺積電5納米已走出研發階段,預定明年第1季末正式量產,而且明年會是產能快速擴增且創下新紀錄的一年。

臺媒稱,臺積電在7納米已取得業界領先優勢,加上5納米需求超預期,臺積電先進製程將持續領先晶圓代工業,並擴大與三星、英特爾等對手的差距。

需求超預期,臺積電擬擴大5納米芯片產能

圖自臺媒

據報道,受貿易摩擦影響,臺積電5納米產能佈局一度停滯,隨著各方相繼加速5G佈局腳步,同步帶動人工智能(AI)和高速運算芯片需求,使臺積電恢復5納米產能布建動能。

臺積電供應鏈稱,臺積電主要客戶導入5納米腳步加速,不僅蘋果恢復原建置產能之外,海思也因華為加速5G基站和手機推出時程,開始與臺積電在5納米有深度合作。

此外,超威通過與臺積電7納米合作,旗下中央處理器和繪圖芯片銷售可觀,加上比特大陸為搶進AI商機,也都同步採用5納米,促使臺積電5納米制程需求超預期。為應對客戶需求,臺積電已決定必要時5納米產能可再擴增至8萬片。

據瞭解,除了物理體積上比之前的7納米芯片更小外,5納米芯片還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效率、更多的處理能力,這取決於芯片設計者的需求。預計5納米工藝將使以前適合智能手機的CPU縮小為適合可穿戴設備使用,如AR眼鏡和耳機,同時使用更小的電池並提供以前無法實現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