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優酷等11家知名平臺,因違規被約談

昨日,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根據調查發現,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B站等九大視頻平臺,以及喜馬拉雅,蜻蜓FM存在違規行為,隨後平臺被約談並對其提出整改意見。


愛奇藝優酷等11家知名平臺,因違規被約談

上述平臺違規的理由主要有,廣告特權描述不清,涉嫌虛假宣傳;自動續費扣款未提醒;默認勾選自動續費,開通容易取消難;隨意增設收費項目;信息收集授權形同虛設;部分平臺對安卓,iOS系統消費者同片不同價,涉嫌價格歧視等。

根據媒體消費者體驗調查數據表明,在廣告特權描述不清、默認勾選自動續費、增設收費項目、其它四個選項中,消費者最反感的是默認勾選自動續費和增設收費項目,其次是廣告特權描述不清,其它選項。


愛奇藝優酷等11家知名平臺,因違規被約談

看到這個新聞,我們很容易會聯想到,數月前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因為增設VVIP特權超前點播,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引起許多人的吐槽。

隨後,騰訊旗下公眾號新聞哥推送了一篇《中國人不配擁有精神生活!不配!》文章,將此事件推向高潮,一天後,該文因為言論不當被刪除。


愛奇藝優酷等11家知名平臺,因違規被約談

看過此文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一篇完全表達個人不滿情緒的文章,具有很明顯的主觀性。在文章中,作者把網友不願意多花錢購買視頻特權,以及觀看盜版視頻的行為,完全怪罪於廣大中國人,可以說是一篇完全失敗的公關文章。因此,激怒了很多網友。

此外,文章以賣慘的口吻,並以此說成為公司發聲,為了同行們發聲,企圖以這樣的方式獲得網友的同情心。卻不知道,消費者並不買賬,道德綁架也是沒有用的。視頻平臺的虧損,也不能把賬算在消費者頭上,消費者不該為無理的消費買單。

在文章中,作者還舉出了幾個不恰當的例子。例如,用戶們寧願排隊1小時花30塊錢購買網紅奶茶;女性朋友們會花費200塊購買口紅,1分鐘秒掉幾萬支,覺得值,覺得爽,但是卻不想花費10塊錢購買視頻會員,甚至借賬號觀看,將其看成一種畸形的消費觀。


愛奇藝優酷等11家知名平臺,因違規被約談

消費者購買什麼東西,不購買什麼東西,都是經過自己深思熟慮後的選擇,也是自己的自由選擇。當然,消費者不願意多花錢購買增設的VVIP特權,也是個人選擇,不應該被道德綁架,甚至強買強賣。因為不合理的決策,視頻平臺們就要為自己的不當違規行為買單。

所謂店大欺客,視頻平臺也一樣,相信很多網友都會有這樣的切身感受。對於視頻平臺們,要想讓用戶購買會員,就要努力把服務做好,而不是讓消費者寒心,不然最後註定被所拋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