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思維CEO脫不花:關於工作和成長,這是我的具體建議

脫不花,本名李天田,羅輯思維的聯合創始人兼CEO,虎嗅等著名財經媒體專欄作者,中國軟實力研究中心創始合夥人、董事長,清華大學總裁班、國研斯坦福等企業家繼續教育機構客座教授,多家大企業決策顧問。

17歲創業,18歲給企業家上課,21歲就已經有了3年董事長的經歷。她的履歷和職場經驗可以說要比羅振宇漂亮太多。

從去年開始,脫不花每天在朋友圈匿名更新錘子便籤,內容犀利、好讀、有用,大受好評。經脫總授權,看準君精選這些,每一條都值得認真思考。

真誠推薦給你,希望你讀得過癮。

羅輯思維CEO脫不花:關於工作和成長,這是我的具體建議

關於面對批評

1. 沒有人對被批評感到高興。如果有,TA撒謊。

2. 面對批評,得體的第一反應是“不急於解釋,不反唇相譏”。

3. 每天,或者最長每週養成習慣,把自己存在的問題和造成的麻煩用最重的形容詞想一遍,誠實的對待自己。當被批評時,會覺得一切還在掌握之中。

4. 很多批評的發生是因為誤會。所以,首先建立情感層面的信任,其次澄清事實,然後才是消除誤會。這三步能解決大部分因批評帶來的關係問題。

5. 被批評時,思考的重點應該是“我應該從哪裡入手解決問題”,而不是“對不對”。

6. 對“評論”不理不睬,對“批評”高度重視。

7. 如果對批評有不同意見或者不明之處,直接問當事人的完整意見。別迴避。

關於單身生活

8. 單身過的不愉快,有伴侶之後也不會愉快。

9. 單身且愉快,一個重要前提是有較高收入且未來可期。

10. 單身時最值得花時間去做的是投資一切長本事長能耐的事兒:學習、進修、放縱好奇心。因為在有伴侶以後很難再有大塊時間可以自由支配。

11. 擁有聯繫非常緊密的至交好友,且能夠共同成長,兩個條件缺一不可。不夠緊密則對彼此生活缺少實際支持,不能同步成長則無法長期維持關係。

12. 建立自己的生活秩序,但要有彈性。彈性是指隨時可以接納一個因伴侶而帶來的新秩序。很多人被動長期單身的原因是因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過度缺乏彈性以至於無法接納別人。

13. 選擇偏保守的理財方式,給自己買足額的大病保險,小心對待自己的錢。

14. 和婚姻生活質量較高的人交朋友,人在面臨重大選擇時需要榜樣和示範。

15.不要上來就用長期關係的標準來要求對方,關係是遞進的:可見、可約、可睡、可長期交往,然後才是可固定長期關係。在不同階段,標準不一樣。

16. 多參加打球、逛街、飯局、旅行,少參加茶會、禪修、面壁,不要給自己機會沉浸在自怨自憐傷春悲秋的情緒裡。

17. 主動點。對一切事。

關於個人形象管理

18. 對普通人來說,“好看”的意思其實等同於“體面”。做到體面,完全是任何人能力範圍內的事情。並非苛求。

19. 認真看兩部《Suits》這樣的職場美劇,就知道形象管理的紅線在哪裡。

20. 清潔是最低標準。對於在現代化城市工作生活的職場人來說,清潔的定義就是每天洗澡每天換衣服擦皮鞋。

21. 把衣服的數量最小化,然後把單價提高到力所能及範圍內的最高。

22. 儘快找出自己的“基本形象”:任何人都會有一個最佳穿衣模式,固定下來。

23. 在職場露乳溝、露腋毛、露半拉屁股,都跟美醜無關,只是不體面。

24. 健身可以幫助你更好的認知自己的身體,再貴的衣服也糾正不了駝背彎腰的儀態。

25. 總體而言修身(不是緊身)的造型對男女來說都會顯得人更精神。

26. 一個人從裡到外讓人有“看起來好乾淨”的感覺,是一種極高的形象水平。這一條對老頭兒都適用。

27. 那些質疑個人形象管理重要性的人,從來都不會知道因為糟糕的形象而損失了什麼。

羅輯思維CEO脫不花:關於工作和成長,這是我的具體建議

關於重大選擇

面臨事業、婚姻等等改變人生軌跡的重大選擇時,我的心法,僅供參考。

28. 儘自己最大努力做到有錢、好看、有本事、受歡迎。手裡的牌多一些,做選擇的主動性就高一些。

29. 選擇大於能力。有人管這個就叫“命運”。其實是一種長期被忽略的能力:關鍵時刻快速做出最優選擇的能力。

30. 最優選擇就是對個人遠期價值最大化的選擇。過於關注當下利益往往是人生的大坑。那些抱著要給未來的孩子找個好爸爸的女生,在婚姻生活中往往過得比尋找最佳男朋友的女生要好,就是這個原理。

31. 掌握“概率權”。兩張牌,一張掀起來保證給你一百萬美金,另一張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有1個億美金,或者為零。想清楚,選哪張?怎麼選?

32. 可以徵求別人的意見。但是這個“別人”是特指那些你由衷佩服和學習的對象。

33.

無論別人給你什麼意見,都要記住決定是你自己的。不要依賴別人,更不要把後果歸罪於外。

34. 遠離顛倒夢想,樂於動手做具體事,少想,多幹。

35. 做選擇時不要只看自己,要看如果做了一個決定之後,你會和什麼樣的人混在一起。事業選擇這一點尤為重要。

關於人際關係

36. 良性的人際關係只有一種,叫做獨立自主、強強聯合。從來就沒有抱團取暖這回事。

37. 所有關係中最危險最有破壞力的,是純感情關係。

所以,一段關係要想良性發展,要有能力從純感情餵養,發展成“複合材料”:比如就婚姻而言,激情不長久,但是雙方可以成為共同成長的夥伴,或者某個具體目標的合作者。甚至就親子關係而言,也可以發展出協同學習的夥伴關係。

38. 不成為別人的負擔。這包括了不成為別人的心理和時間負擔,接受別人對自己的不接受。

39. 對自己負責。這包括了對自己的選擇和決定負責,承受由之而來的任何結果。

40. 定期梳理和剖析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親密關係。

適度學習一點幫助自我認知的方法,清楚認識並且正面接受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的短板和問題。大量的人際關係能力缺陷是在原生家庭中已經形成,無需自卑或者自責,因為正面接受自己是戰勝這一問題的開始。而且大部分人的大部分心理障礙是可以被消除的。

41. 人際關係不僅有交互頻率這一個維度,還有交互深度。熟人未必是知己。

42. 遠離巨嬰、遠離不具有建設性能力的人。

43. 人際關係是一個人真實自我的外在鏡像。

關於命中貴人

44. 貴人是那些在關鍵時刻給出關鍵點撥的人。他們有能力呈現世界的本來面目。路原來就在那裡,但是沒有他們的指路你就看不見。

45. 對他們最好的回報是努力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

46. 貴人不是等到的,是尋到的和求到的。前提是對他們而言至少你不是減分項。

47. 舉手之勞、錦上添花,才是良性關係。不要求人雪中送炭。跟世態炎涼沒關係,有則感謝珍惜,無則檢討自己。

48. 不要黏著對方,不要成為別人的負擔。要讓對方感覺掌握關係的主動權。人家幫過你,但最怕被要求幫你一輩子。

49. 有機會幫別人的時候,姿態放低再放低,儘量不讓對方有心理壓力。幫完之後,對方不提,自己不提。

50. 也許終有一天你會超越那些你生命中曾經那麼重要的人,往前看,別害怕。既往不戀。

羅輯思維CEO脫不花:關於工作和成長,這是我的具體建議

關於壓力管理

51. 職場壓力和生活壓力無法互換消解。因此不要把壓力釋放錯了地方。

52. 壓力無法被替代,注意力可以被轉移。到難以承受之際,刷一小時消消樂,劇烈運動兩小時,都可以回血。問題依然還在。但不妨緩口氣再來。

53. 有無話不說且旗鼓相當的朋友。說出來可能是最有效的減壓之道,並非有人可以安慰你,而是因為站在別人的視角重新看一遍問題會簡單很多。

54. 永遠用最直接的方式面對壓力源。拖延和迂迴只會讓壓力變大。

55. 永遠不做任何不能讓別人知道的決定和交易,無論好處有多大。

56. 不要用血拼、喝酒、嗑藥、饕餮、濫交來緩解壓力,否則一覺醒來你會面對壓力2.0。

關於工作習慣

57. 當日事當日畢能提升工作中的幸福感。

58. 有關人的問題,都不可拖延,不要心存僥倖,認為可以避免直面衝突或對方可以心領神會。越晚著手,問題會惡化的越嚴重。難聽話必須當面說、儘早說、直接說。

59. 個人行動養成彩排的習慣。打腹稿、做預案。認真準備,就能發現達到一個目標的N種途徑,行動中靈活不糾結。

60. 如果工作性質與人打交道比較多,儘量把會議、會面集中安排在一週中的某幾天,這樣總時間會縮短。可以留下自己書面作業和從事內部事務的時間。

61. 與人面對面交流時不刷手機。

62. 開會時敢於並善於終結無實質意義的對話,直切主題。致力於達成行動共識。

63. 做粗略的工作計劃比做詳細的計劃更接近實際情況,更容易被執行。

64. 出席別人的活動,認真做事前準備,不可一套說辭走世界。準備全套的個人公開資料及時提供給主辦方。儘早提交講稿。

65. 睜大雙眼找個好搭檔,和聰明人一起工作。

關於自我成長

66. 早晚你會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別人。你所看到的都是,你自己的認知模式創造的鏡像。

67. 與此同時你會知道,這個世界上全是別人。所謂反覆追尋的“真我”實在是小到不能再小的東西。

68. 同時知道並接受上述兩點,自我成長這件事才真正開始。

69. 最難的在於不斷建立更高的標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最有效的方式是,不斷結識更好的榜樣。

70. 既往不戀,不回頭,不懷舊,不惋惜。

71. 以真實的、認識的人為榜樣,而不是“傳說”中的。因為真人會在每天的交往中給你真實的壓力。

72. 要尋找和接收那種叫做“Calling”的東西。克服“如何怎樣就很好了”的小地主心態。

73. 每天獨處時問問自己,今天有什麼是比前一天做的好的。哪怕是對快遞更認真的說謝謝。

74. 不做負面表達,負面包括諷刺、抱怨、指責、爭論、批評、牢騷、大話、評價議論。凡事從建設性出發。

關於機會和陷阱

75. 世界上最大的陷阱,叫做“機會型陷阱”。

76. 評估一下這件事對多少人有利?越是多贏的局面,越可能是個機會,反之如果只有你佔盡便宜,那肯定不是機會。

77. 想想這件事是不是很容易做到?有兩種事。一種是機靈事:開頭就炸,但是越來越沒勁。另一種是苦逼事:開頭特難,但是越幹門檻越高。前者是陷阱,後者是機會。結硬寨、打呆仗是不變的真理,很容易實現的事情,是機巧,不是機會。

78. 看忽悠你幹這個事的人跟這事的關係。如果對他在精力上只是業餘兼職,在財富上只是錦上添花,而你要付出全部精力,搭上全部身家。那麼,要警惕是個陷阱。

79. 攤在桌上打明牌也能幹的事兒,機會。必須遮遮掩掩唯恐別人知道的事兒,陷阱。

80. 你孩子長大了為你驕傲的事,機會。反之,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