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讓你今年沒賺錢的“理財過度”思維,2019年千萬避開!

2018,你理財賺了多少錢?年初目標存5萬,目前還差10萬塊?

“蒼天為何如此待我,有沒有搞錯,沒日沒夜看消息面,買了N多的網絡理財課,倒騰來倒騰去,為何辛辛苦苦也沒賺到更多的收益?”

4種讓你今年沒賺錢的“理財過度”思維,2019年千萬避開!

睜開眼睛的時間都在思考賺錢的路上

不妨自我診斷一下,是不是不知不覺陷入了“理財過度思維”。

表現一:比交易員操心,頻繁交易,浪費生命。

4種讓你今年沒賺錢的“理財過度”思維,2019年千萬避開!

前陣子有個問題特別火,說如果將資金分配到國債逆回購、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當中,一年能賺多少錢,該怎麼配比。

問題一出,業內人都忍不住吐槽——明明用買銀行理財就能解決的事情,偏偏要自己繞道三路,多浪費80%的生命,把專業交易員要做的腦力勞動,變成自己的活,最後收益還跑不贏。

其實無非就是因為有一種說法,國債逆回購在一年當中的某幾天,收益可能會達到10%以上,有些股民可以趁著這個機會躺賺幾天“快錢”,但如果全年操作,收益也不過5%而已,代價是天天看行情,還影響自己的工作。

別人買一筆365天的銀行理財,到期就有收益了,你辛辛苦苦天天看盤,自己掙那5%,容易麼…

表現二:產品同質化配比,投資裡說“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於是有些朋友就找了很多“假籃子”…

4種讓你今年沒賺錢的“理財過度”思維,2019年千萬避開!

比如有些朋友,把自己的資金投到了七八個貨幣基金裡,這是放在了七八個籃子裡麼?這叫一個籃子好吧,貨幣基金的本質決定了它的年化表現一定只能在某個區間,你自己再怎麼配,能到3.5%不錯了。還不如去投一個貨幣基金組合類產品,該配哪些貨基,讓專業人士去操心吧。

還有一些朋友,基金買了十幾個,結果全是關聯A股的,這是放了10幾個籃子麼?那些岔開題材定投的朋友都掙錢了,你這邊全是綠的…(比如前陣子的美國消費類QDII,表現就和國內A股成反比,懂的。)

表現三:冒大險賺小錢。

4種讓你今年沒賺錢的“理財過度”思維,2019年千萬避開!

你甘願冒的風險,甘願付出的青春,總要和目標收益成正比吧?

於是之前在某知名投資論壇看到過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問題:有位朋友諮詢說,說為了保證4%的年化收益,正考慮把銀行裡的錢都取出來,去做基金定投。基金定投的風險,比銀行存款、銀行低風險等級理財高出了1-2個量級,為了4%就要去冒這個風險,值得麼?

至少我身邊的朋友,都起碼是為了博取10%-40%的年化收益,才會選擇基金,股票。

表現四:盲信“躺錢”,忽略自我提升。

股神巴菲特的故事看多了,總會有些躺錢的小夢想…

4種讓你今年沒賺錢的“理財過度”思維,2019年千萬避開!

或許別人並沒有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到研究投資理財,但他們可能已經在這一年中,學習了新的職業技能,提升了自我勞動價值,或許他們只需要加一次薪,跳一次槽,就可以在收入上跑贏你好多年。

我是米蟲,理財科普小作者,本文系參加今日頭條財經頻道女神理財大賽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