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去過巴基斯坦,才知道“巴鐵”對中國有多“鐵”

早就聽說巴基斯坦是我國的“鐵桿”朋友,被譽為“巴鐵”。中巴友誼久經考驗,真摯感人,中巴兩國是“最好最堅實的兄弟和朋友關係”,也是“全天候戰略伙伴關係”。據說,在巴基斯坦,只要你是中國人,10個巴基斯坦人會有9個幫助你。

對於這些說法,以前我只是停留在文件上、書本里和新聞中,直到去年八月,我有幸參加了一次中巴友好訪問交流活動,才有機會到巴基斯坦並親身感受到中巴兩國的深厚友誼和巴國人民的熱情友好。

只有去過巴基斯坦,才知道“巴鐵”對中國有多“鐵”

中巴兩國國旗

從新疆乘機,經過三個多小時的飛行,上午十一時順利抵達伊斯蘭堡,一下飛機就立即感受到巴基斯坦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走出機場,我們乘坐巴方提供的考斯特汽車先到機場餐廳就餐。汽車剛一駛入餐廳院內,巴方軍樂隊立即奏起熱情洋溢的迎賓曲,我們下車列隊完畢,軍樂隊開始奏中巴兩國國歌。

在異國他鄉聆聽兄弟國家的軍樂隊奏響熟悉的國歌,一股暖流不禁在心頭湧動。

只有去過巴基斯坦,才知道“巴鐵”對中國有多“鐵”

巴基斯坦軍樂隊

為迎接我們的到來,巴方精心準備了美味可口的批薩和礦泉水、可樂、雪碧等飲料,雖然不想在中國擺上七個盤子八個碗,但批薩盡情吃,飲料放開喝。

吃過飯,大家準備登車繼續趕路,見餐桌上還有許多礦泉水,我便隨手拿了一瓶準備帶在路上喝。剛到餐廳門口,巴方一名身材高大的工作人員上前攔住我,我以為巴基斯坦的習俗是隻能在餐廳吃而不能往外帶,便歉意地笑了笑,準備把礦泉水放回原處。

那名工作人員連說“NO、NO”,並用不太熟練的漢族告訴我說:“你們要去的地方還有二百多公里的路程,而且還有很長的一段山路,一瓶水不夠喝,請你再拿一瓶。”說著從餐桌上又拿起一瓶塞到我手裡。

只有去過巴基斯坦,才知道“巴鐵”對中國有多“鐵”

巴基斯坦賓館

我們的車隊在巴基斯坦軍方的引導與護衛下,出了機場,駛入城區,經過鄉村,進入山區,又經過近三個小時的行駛,終於來到我們此行的目的地-位於白沙瓦地區一個小鎮的一所賓館。

走進賓館大門,迎面懸掛著一幅巨大的宣傳畫,上面用中英文兩種語言寫著“熱烈歡迎中國朋友!”,賓館門前的廣場上空飄揚著用中巴兩國的小國旗組成的綵帶。

汽車在賓館門前停了下來,我們把自己的行李放進客房以後,帶隊領導便帶領我們幾名訪問團成員到小鎮轉一轉,熟悉一下當地的地形、社情和生活環境。

只有去過巴基斯坦,才知道“巴鐵”對中國有多“鐵”

巴基斯坦小鎮的居民

這個小鎮不大,街道上人來人往,男人大都須著鬍子,婦女們則都蒙著長長的面紗。在路上,既有白髮蒼蒼的老人,也有活潑可愛的兒童,無論遇到誰,他們都向我們致以熱情友好的微笑,或者伸出寬大的手掌主動與我們握手、擁抱,或者頻頻向我們揮手致意,就連小朋友也怯生生地伸出小手,笑著與我們一一握手。

儘管中巴兩國信仰不同,種族各異,但他們對我們中國人好象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好感,雖然彼此從未謀面,但大家見面招呼就象遇見鄰居家的大叔、二哥一樣親切自然,在這裡我們才真正切身感受到中巴兩國的友誼不是空喊出來的,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是滲透在骨子裡、融化在血脈裡、銘刻在心頭上的。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也曾到達中亞的一些國家,雖然他們與我國也是友好關係國家,但與巴基斯坦相比,總讓人感到中巴的友誼要更深一些,更真一些,而且與其他國家的交往政治氛圍很濃,而感情交流較少,而巴基斯坦人民對我們的友好與熱情卻是真誠的,是發自內心的,是我們在其他國家所感受不到的。

只有去過巴基斯坦,才知道“巴鐵”對中國有多“鐵”

巴基斯坦兒童

中巴兩國1951年5月21日建交,六十多年來,在危難時刻兩國都給予了對方以無私的支持和幫助。我國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巴基斯坦拿出8000頂全國救災儲備帳篷第一時間運到災區。2010年巴基斯坦發生特大洪災,中方派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醫療救援隊。

今年新冠疫情期間,巴基斯坦傾其所有,幾乎拿出了國內所有的醫用物資,以最快速度用專機打包運往我國,共為我國捐贈口罩30萬隻、防護服800套、手套6800副。前期,巴基斯坦發生蝗災和疫情後,我國分四批向巴方提供了檢測試劑、醫用防護服、醫用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呼吸機等醫療物資和滅蟲設備及藥劑等。

只有去過巴基斯坦,才知道“巴鐵”對中國有多“鐵”

中國政府援助巴基斯坦的車隊

巴基斯坦前總統扎爾達里曾說過:“巴中兩國關係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據說,他們還將“破壞中巴友誼罪”列入本國憲法,並將“中國是巴基斯坦的堅定盟友”寫進小學課本,從孩子開始就培養對中國人民的深厚感情。

我們在小鎮裡轉一圈,回到賓館時,我訪問團工作人員捧著疊得整整齊齊的國旗去找巴方翻譯,請他為我方協調懸掛我國國旗的旗杆。巴方翻譯人員是一位十分乾練的中年人,他見到我國的國旗後,立即接過來捧在手裡,並低下頭在國旗上深情一吻。

只有去過巴基斯坦,才知道“巴鐵”對中國有多“鐵”

中巴友誼萬古長青

我笑著對他說:“看來你對我們中國的感情很深啊!”

他抬起頭用不太熟練的漢語說:“這是愛與尊重”!

“你去過中國嗎?”

“NO!沒去過,但我知道!”

“你知道什麼?”“你看――”

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我們住的賓館樓前剛剛掛好的一條橫幅上,紅底白字用中英兩種文字清晰地寫著“中巴友誼萬古長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