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過來人說的這幾句話,千萬不要信

俗話說薑是老的辣,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些俗話都在告訴我們,一定要聽過來人的話。

  於是,很多職場新人把老人的話奉為聖經,遇到問題都用老人家的思維去解析一番。可老人說的話就一定對嗎?

  職場上人和人的差距之大,不是用智商或者環境就能解釋的,事實上,職場上人和人的身價之所以相差巨大,是由一個人的價值觀以及心態和境遇決定的。

  很多老人告訴你的話不一定全對,有些表面上看起來完全正確的道理,也許背後的邏輯大謬,有些建議聽起來符合常識,很中肯,但是細想之後漏洞很多。

  經過這些年的職場薰陶,小職總結出了以下幾句話,職場新人聽了之後一定要好好想一想,免得踩進了坑裡。

職場上過來人說的這幾句話,千萬不要信

  第一句話就是:老闆開多少工資,我就幹多少活。

  這句話小職相信很多職場人都聽過,而且有很多職場老人都會勸新人,不要給老闆當槍使,老闆開多少錢你就幹多少活。

  但事實上你幹多少活,才能拿多少錢。

  我認識一個女生叫小君,她在公司做行政。有時候同事找她幫忙,她心情不好就會給別人甩臉子,告訴別人我一個月就這點工資,還讓我幹這幹那。

  領導批評她,讓她不要太計較,她會特別不高興的說:我幹嘛不計較,公司給我發多少錢,我就幹多少活,憑什麼白幫忙。

  把領導搞得特別無奈。

  她還時不時把自己這些事蹟在公司四處傳播,宣傳自己的處世哲學。然而幾年過去了,她在公司依然拿著幾千塊錢的工資,租著房子,到現在依然買不起自己的房子。

  老闆都是要先看到你的付出和成長,才會考慮在你身上投資,不要指望老闆會主動給你升職加薪。你拿多少錢幹多少活,表面上看起來聰明,實際上是畫地為牢,阻止了自己成長的可能性。為了成長你必須先付出,就跟農民種地一樣,先澆水施肥,最後才能結出果實。

職場上過來人說的這幾句話,千萬不要信

  第二句話就是小心身邊的同事,他們是你的潛在對手。

  經常有一些職場雞湯告訴你,同事是你的潛在對手,不要和同事做朋友。

  這句話說對了一半,但是還有很重要的一半,那就是同事是一條船上的人。除了競爭,更多的時候是在合作。

  大家可以想一想,你有沒有接受過同事的幫助,我相信每個人腦袋裡都會跳出那麼幾件事,讓你一直沒有辦法忘記。

  尤其是年齡大了之後,同事之間的互助會體現得更加明顯,有些職場人年齡大了以後,都是靠同事互相推薦來謀取職位。

  同事除了競爭之外,更多時候是合作和互助。當然我們沒必要和所有人都親近,我們只需要和自己認同的人來往即可。職場上過來人說的這幾句話,千萬不要信

職場上過來人說的這幾句話,千萬不要信

  第三句話就是不要著急做職業規劃,時間到了自然會想明白。

  說這句話的用意,小職真的有點搞不明白。

  職業規劃為什麼不能著急呢?難道要等到肚子越來越大,體重越來越重,精力越來越差才開始做職場規劃嗎?那不就跟感冒了之後再預防感冒效果一樣。

  現在很多人到了三四十歲也沒搞明白自己的職業目標,倒是越活越沒有激情了,混一天是一天。

  職業規劃是你做了之後,才能找到目標,而不是找到目標之後再來規劃。

  作為一名職場人,最害怕的是看不清楚未來的道路。尤其是在這條路上,還一直有人放出各種煙霧彈來阻擾前路。聰明的人肯定能一眼看穿這些煙霧彈,找到了這些看似合理的建議,背後的邏輯漏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