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早春怒放的小花和夏季的青果,不光用於觀賞,藥用價值也挺高

早春時節,在料峭的寒意中,有一種花卻悄然綻放枝頭。它孤芳傲霜,清韻宜人,或紅或白,曾被稱為花中之魁,這就是廣受人們喜愛的梅。梅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有著綠色的花萼,叫白梅花,也稱綠萼梅。綠萼梅,就是薔薇科梅的花蕾。當一簇簇清香四溢的小花瓣掛滿枝頭,到來年春天,殘花飄落,才會生髮出嫩綠的葉芽。梅子樹夏天採收的青果,經烘悶處理後稱烏梅。因梅花的品種比較多,烏梅的產區相較綠萼梅也較多,加上烏梅屬於藥食兩用的品種,烏梅在醫療、保健及食品飲料等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


這種早春怒放的小花和夏季的青果,不光用於觀賞,藥用價值也挺高

綠萼梅


綠萼梅的藥用價值

1.綠萼梅味酸澀,聞起來有種獨特的香味,能疏肝理氣,和胃調中。對於肝鬱氣滯,心煩鬱悶,常用柴胡、梔子、白芍、鬱金等配伍使用。

2.用綠萼梅配伍陳皮、柴胡、枳殼、鬱金、延胡索、白芍等使用,常與來治療肝胃不和引起的胃部及兩肋脹痛、反酸等症。

3.將綠萼梅與柴胡、夏枯草、白芍、玄參、牡蠣等配伍,針對瘡瘍腫毒等病症有一定療效。

4.對於口鼻生瘡,將綠萼梅研末調敷,效果良好。

5.綠萼梅對於咽部異物感等梅核之氣及小兒痘疹、神經衰弱等也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這種早春怒放的小花和夏季的青果,不光用於觀賞,藥用價值也挺高

梅子樹


烏梅的藥用價值

1.烏梅有酸澀之味, 能收斂肺氣,治療肺虛氣逆引起的燥咳、久咳不止等。

2.烏梅味酸澀,有澀腸之力。常用於慢性腹瀉、痢疾等症,與黨參、茯苓、白朮等合用增強健脾止瀉的功效。

3.烏梅還有斂陰生津止渴之效,常于山藥、玉竹、生地、玄參、石斛、黃精等配伍用於糖尿病的治療。

4.治療雞眼:將烏梅肉搗成泥,外敷患處,用敷料塊固定,每日更換一次。

5.烏梅也常用於治療便血等一些出血性疾病,用於治療此類疾病時多用烏梅炭,烏梅經炒炭後增強了收斂止血的作用。

6.烏梅配伍糯稻根、浮小麥等可用來治療盜汗等症。

烏梅

這種早春怒放的小花和夏季的青果,不光用於觀賞,藥用價值也挺高

烏梅


烏梅的食療價值

先市面上流行的酸梅湯的主要原料就是烏梅,加上玫瑰茄、山楂、陳皮、甘草、桂花等原料,配比根據自己口味自行決定,有開胃消暑、降脂、止渴等保健功效;

烏梅乾含服,對口臭等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使用烏梅時需注意,烏梅味酸,有胃炎。胃潰瘍等消化道疾病者慎用。

您可能常見甚至常食用烏梅,但綠萼梅養生價值也很高,如您有好的用法可以在留言區留言,分享給大家嘍。


分享到:


相關文章: